親子溝通,千萬別成為這七種家長

孩子:媽媽,我累了。媽媽:你剛睡過午覺,不可能累。孩子:(大聲)我就是累了!媽媽:你不累,就是有點愛犯困,趕快換衣服吧!孩子:(哭鬧)不,我累了!

看出問題了嗎?媽媽在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孩子不要相信他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大人的判斷。簡單的對話過後,親子溝通演變為不愉快的爭吵。

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尤其面對孩子傷心、難過、沮喪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常常採取了不必要的,或者錯誤的應對方法。

本來想對父母傾訴的孩子,被這些錯誤的對待方式堵了回來,感覺沒有被接納,久而久之,關閉了和父母溝通的大門。

作為父母,我們想要讓孩子能夠真實地表達他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首先要儘量避免成為以下七種傳統父母的角色。

01指揮官

指揮官通常就是命令、指揮的方式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去把鞋穿起來”、“去洗澡”、“去吃飯”、“趕緊給我回來”“不準哭”......相信很多父母經常說這樣的話。

父母通常會認為孩子還小,自身沒有正確的認知能力,自己更有經驗,想要指導孩子,這樣孩子才能迅速、有效的完成事情。

或者認為如果不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就彷彿沒有大人的威嚴,會被孩子牽著走。

指揮、命令都是一種不平等不尊重的方式,會讓孩子深深的感受到強迫。而強迫感就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讓人從內心產生牴觸情緒。

這種做法,雖然能暫時減少孩子的錯誤行為,但是他們卻被限制在一個框框內,同時也扼殺了孩子自己探索和發現的能力。

02老師

老師型父母常常用這種應該、必須來要求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比如,“你都這麼大了,應該自己穿衣服了”“你作為一個學生,就應該上課認真聽講”“你作為一個哥哥,就應該讓著弟弟”等。

有個小女孩,她有個小妹妹。媽媽經常告訴她應該讓著妹妹,凡事都要照顧著妹妹,姐姐心裡非常不服氣,覺得不公平。有時候媽媽不在的時候她會偷偷地掐妹妹一把。所以媽媽經常發現妹妹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其實媽媽不知道,她的這種應該/必須的想法,讓姐姐覺得被忽視,內心產生了很多憤怒,這種憤怒總是要找渠道發洩出去的。如果沒有正常的情緒宣洩途徑,就會用扭曲的方式,如掐妹妹來表達。

老師型的父母,本意是好的,出於讓寶寶明白事理,讓寶寶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但是父母強行讓孩子接受大人的意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否定了,父母的說教和干涉就會演變為壓抑和控制。

03全能王

全能型父母總是告訴孩子我什麼都行,什麼都會。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可能說:“想當年我小時候,數學語文都是考一百分。”“你看你,學了這麼多,報了這麼多補習班,花了那麼多錢,怎麼還考成這樣呀?”

或者,陪孩子玩遊戲時,也總是扮演”十項全能“的角色,什麼都不怕,事事都能做好……全能型父母時刻告訴孩子我比你強,我什麼都行,你什麼都不行。

這類強勢的父母,他們帶給孩子的往往是壓力多過動力,貶損孩子的自信心,若孩子長期在這種壓力之下,他們的自我認同度就會降低。

04大法官

法官型父母就是沒有問清事情的緣由,理所當然地判斷都是孩子的錯。比如,“成績這麼差,一定是你不用功”“不要再說了,照我說的去做就不會錯”“一定是你先動手打人的。”

大法官父母往往帶著自己錯誤的認識去評判孩子,去主觀臆斷,沒有給孩子解釋得機會,也不接納和傾聽孩子。

長期被不科學合理的批評,會導致孩子嚴重逆反和反抗(頂嘴、發脾氣等都是在抗爭);當孩子的抗爭沒有成效的時候,就會嚴重不自信,不再抗爭,就進入破罐子破摔階段了。

05批評家

批評家父母總是用特別高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經常用諷刺、挖苦、挑剔的語氣,“你怎麼這麼笨?”,“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你傻了,怎麼不說話了”……用挑剔、挑釁的方式來否定孩子。

而且大部分家長批評孩子時總是帶有很大的情緒,聲音語調也會高上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內心是不大容易接受批評的。尤其在孩子失敗的時候批評孩子,只會讓孩子在負面情緒裡越陷越深。

這樣的批評往往是造成孩子批評敏感性人格:一聽到批評,第一反應是拒絕、辯解、撒謊,哪怕是別人善意的批評、甚至合理的建議,都會遭到條件反射般地過激回應。

06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型的父母就緩和多了,他以心理諮詢師的角色來幫助孩子分析原因。

比如,“你這次考試沒考好,是因為你沒有好好複習,沒關係的,下一次好好複習就行了”“你不敢舉手,就是因為你自信心不足”“你不想去是因為還不適應跟爸爸媽媽分開,還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小朋友你都還不認識,你覺得害怕是不是?”……

這樣的父母就像心理學家,貼心地幫助孩子分析她的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暗示孩子他的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另一方面容易讓孩子心安理得地安於現狀。

07安慰者

安慰者就是用簡單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直接告訴孩子,你這些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如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說:“沒關係的,下次我們努力就行了”“天塌下來有大個兒頂著呢,你不用想這麼多”“媽媽知道你不想去,不用害怕,別的小朋友也不想去的”。

這些話看起來似乎很溫暖,也是很多父母都在說的,實際上跟其他幾種傳統的父母角色一樣,都是錯誤的。

安慰者角色讓大家很困惑,很多父母說難道這樣說也不對嗎?我們試想一下,你的孩子考試沒有考好,他覺得很傷心,很難過。可是你卻告訴他沒事,孩子就很困惑了,難道父母不愛我嗎?我這麼難過、傷心、痛苦,他們卻覺得是小事一樁,是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我這樣沮喪,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從而懷疑自己的感覺和父母的愛。

安慰者其實是一種很隱蔽的錯誤應對方式,常常被父母忽略,覺得我已經很好地對待孩子了,實際上它起到的作用同樣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


親子溝通,千萬別成為這七種家長


無論父母是多麼有意識地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著父母和他們的關係是“平等”的,而不是在扮演者一個高高在上的角色。

當我們扮演這七種傳統父母角色時,都在告訴孩子,你錯了,你不行,你有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必然導致孩子關閉了跟父母溝通的大門。

如果我們能耐心傾聽孩子,真正接納孩子的情緒,與他產生共情,那麼也有助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作為父母,要不斷學習和修煉,先從學習不做這七種傳統的父母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