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量血压,做好5件事才会准!可惜,很多人都白量了

血压是反映心脏的供血情况,是心脏功能的及时反映,因此,血压的稳定十分重要有不少情况下,人会有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有时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几次血压不稳的现象,这种就可以称为血压波动。这种波动不仅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甚至一些年轻人都会出现。

在家量血压,做好5件事才会准!可惜,很多人都白量了

血压波动的原因:

1.疾病影响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会引起血压波动,一些人因为疾病或者年龄原因,身体机能不断下降,也会发生血压波动频繁。如果是年轻人出现血压波动频繁,一定要警惕,可能疾病正在侵害你的身体健康。

2.情绪状态

临床实验证明,人身体的不良情绪也与血压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长期沉浸在焦虑、抑郁的情绪中,或者是身体经常出现营养不良等消极状态,血压也很难维持稳定。

3.药物作用

患者本身服用的一些药物也会影响自身的血压状态。比如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虽然主要是为了降血压,但是同时也会出现血压波动的状态,这时候就一定要采取停药、就医等相关救治手段了。

在家量血压,做好5件事才会准!可惜,很多人都白量了

4.血压测量不准

出去本身疾病、情绪、药物的因素,错误的血压检测方式导致前后数据差别大,也会引起血压波动的假象,因此正确科学的测量血压必不可少。

如何科学的测量血压?

1.选择正确时间:

血压在一天中都会有变化,血压测量的最佳时间是早晨7点左右,早餐之前。如果要观察一天内的血压波动,则可以在中午12点,与傍晚5至六点分别测量一次。测量血压要选择最心平气和的时间,坐下后休息10分钟左右,再进行测量。

2.保持正确姿势:

测量血压时要将胳膊放在桌子上,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如果手臂下垂会因为重力升高血压。

3.袖带位置正确:

血压袖带气囊放置前,应该保证没有任何衣物束缚手臂,尽量避免穿着太厚的衣服,裸露上臂。袖带要放在肱动脉搏动处,袖带下边缘靠近手肘窝2厘米左右的位置。

4.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平静:

大声说话、呼吸,甚至憋尿都会影响血压的正确测量。此外,测量前30分钟吸烟或者是饮用咖啡也会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5.做好“四点”:

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压值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到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四点,这样才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最小误差。

在家量血压,做好5件事才会准!可惜,很多人都白量了

那么血压值究竟怎样才算正常呢?怎么样科学的判定呢?

我们常常看到的血压值有两个,一个是收缩压,一个是舒张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和低压。儿童与成人的血压值也是不同的。一般正常情况下,血压高压在120-139(mmHg),低压在80-89(mmHg)就在正常范围。如果高压>140(mmHg)低压>90(mmHg)就已经处于高血压的范围了。高压在140-159,低压在90-99被划为1级高血压。高压160-170,低压100-109则为2级高血压,如果高压>180低压>110,就是十分危险的3级重度高血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