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貴州省是這麼做的!

今年以來,網貸行業風波不斷,1月和7月行業連續兩次出現兌付危機,分別有214家和252家平臺停業或者出現其他兌付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起至7月下旬的50天內,大約有210多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平均每天4.24家。

11月,貴州省網貸平臺招商貸也爆發兌付危機,引起出借人的擔心。招商貸系中天城投(貴州)普惠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普惠”)入股的貴州合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石電商”)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市公司中天金融(000540.SZ)通過中天普惠持有招商貸10.19%的股權。

近期,合石電商召開了招商貸事項出借人見面會,貴陽市金融辦、貴陽市公安局、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融辦、貴陽市觀山湖區公安分局、中天普惠出席會議。據介紹,招商貸即將出臺整體兌付方案,中天普惠正在聯合當地政府成立一隻專項基金,以此盤活招商貸平臺的資產。

增資遇阻 持股招商貸10.19%

在此前的宣傳中,招商貸稱上市公司中天金融持有招商貸55%的股權,並以上市公司背景招攬投資人,但據調查事情並非如此。2015年8月,中天普惠與合石電商原自然人股東簽訂《增資協議書》,擬通過出資33,000萬元參與合石電商增資擴股形式持有其55%股權,並約定中天普惠分兩期繳納全部增資款,首期繳納6,111.11萬元,第二期繳納26,888.89萬元。但是,2015年9月30日,在未收到中天普惠出資款情況下合石電商先行辦理了工商變更手續,因此目前在工商信息查詢結果中,中天普惠持有合石電商55%股權,但實際上,中天普惠只在2015年12月1日支付了首期出資款,持有10.19%股權。

沒有繼續支付二期款是因為在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會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網絡借貸由銀監會、金融辦、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多方共管,《辦法》對資金存管、信息保全、信息披露等事項作了嚴格規定,並設置了18個月的過渡期。為規範出資,中天普惠決定根據正式出臺後的《辦法》規定,待聘請中介機構對照《辦法》對合石電商相關運作情況進行合規指導後再行推進增資事項。同時中天金融在2015年年度報告中闡明瞭該處理方式。

由於政策環境和合石電商原有自然人股東未按照《增資協議》約定完成有效債權轉讓業務餘額收回等原因,未達到中天普惠繼續增資合石電商的條件,因此截至目前中天普惠實際出資6,111.11萬元,持有合石電商10.19%股權,也未委派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參與合石電商的實際經營,不屬於合併報表範圍。中天普惠已多次督促合石電商按照中天普惠持有合石電商10.19%股權的實際情況辦理工商信息變更,但合石電商並未實施。

“雖然實際持股比例並不高,但招商貸出現經營困難後中天沒有撒手不管,而是抽調了信息、內控、產品等20多名員工組成工作組,夜以繼日梳理了招商貸各業務條線的問題,現在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合規工作,在此基礎上即將出臺招商貸整體兌付方案。我們一定配合政府把招商貸平臺運營好,努力使出借人權益不受或者少受損失。”中天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表示。

合規整改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迅速,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業內分析師認為,出現問題的平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身經營困難或違規經營,二是合規經營但受行業流動性緊張波及。其中,平臺自身的業務瑕疵和違規行為才是引發風暴的核心因素。這些問題既暴露出整個行業野蠻生長亟待規範,同時也凸顯出金融監管方式和手段有待更新。很多網貸金融平臺出現問題後,最終能夠有效解決的並不多,給廣大投資者利益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招商貸出現流動性危機後,其股東攜手政府成立專項基金,全力盤活資產,加速資金迴流,目前新產品以及第三方銀行存管已經上線運營。當前招商貸資產端賬面餘額可覆蓋負債餘額,提現困難主要是流動性不足,新的整體兌付方案即將出臺。兌付期限最終將根據借款項目追償及涉訴借款項目執行效果來動態調整,預計在18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兌付。出借人可以三種方式退出:一是兌付,二是購買招商貸推出的新產品,三是選擇以資抵債。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保障廣大出借人權益不受損,從而使得該平臺自今年8月份以來的危機得到了緩解。

中天金融有關負責人認為,互聯網金融本來是利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低成本普惠金融模式,但是很多卻背離了初心,導致了行業亂象。招商貸出現流動性困難,既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平臺前期經營不規範的因素。

據瞭解,在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貴陽市金融辦的指導下,在新一屆董事會的領導下,招商貸正著手建立健全管理職能、梳理人員分工、研究開發新產品。“主動作為,主動擔當,釐清原經營者存在的不合規問題。與廣大出借人攜手度過難關,維持公司正常合規運營。”中天工作組負責人表示,將嚴格參照《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108條和“1+3”監管框架(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要求,加強招商貸內控體系建設,牢牢構築業務、合規與風控、審計三道風險控制防線,努力提升金融業務風險控制力和規範運作水平。

要重建投資者的信心,需要拿出“刮骨療傷”的勇氣、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切實給力的措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解決辦法總還是有的,就看政府有沒有決心,企業有沒有信心,投資者能否給予足夠耐心,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齊心”合力解決問題的向好局面。

對投資者而言,要時時刻刻擦亮眼睛,要意識到“投資有風險,出手需謹慎”。當前各類投資產品極大豐富,讓人眼花繚亂,更有甚者打著低風險、高收益的名號吸引投資者,在入市之前要有足夠的理性分析,要有充分的風險防範意識,把風險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誠如一位行業監管部門人士所言,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互聯網給各行各業帶來了顛覆性創新機遇,同時也埋下了粗放式發展的風險隱患,金融業也不例外。“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再想到去補窟窿”,加強有效監管,推進合規整改,促進規範發展,是當務之急。“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低潮期也應當是企業認真反思之時,完善風險控制體系,練好內功規範經營,服務好實體經濟,相信經歷一番風雨,會迎來規範發展、蓬勃發展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