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当今医学界对人体疾病对治疗的转归有如下共识:“人类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那多多病治不好,还要医生干吗?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如今的年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医学上亦如此。当今医学专科越分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如今的大夫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是个百事通或万金油了,一把刀、一只听筒走天下早已成为黄历。很多疾病的诊断都依赖于高精尖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以及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来完成,既便是这样,各类的检测数据还需要经过临床医疗团队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的分析后才能得出相对清晰的诊断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制定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当代医学对医生的要求不仅是博学多识,专业技术上除要求他们熟悉各种门类的检查和疾病知识外,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人文及心理学知识。所以看病的过程是一个辛苦、复杂的过程,医生考虑的不仅是对疾病的诊断和如何合理地处置肉体的痛苦,还要考虑在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上下功夫。因为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病。所以,做一个好医生是件苦逼的事。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病患对自身疾病的恢复及健康也有新的要求,医患之间如何互信以及配合是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从大夫层面上希望面对的患者是:“对医生充满了信任,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战胜疾病充满着信心”。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就如同大桥两端的桥头堡,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医生端尽职尽力地施展自己精准的专业技术,患者端则从改变生活方式、外界环境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积极配合,彼此各司其责。只有医患之间这样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疾病的治愈机率。

这么多病治不好要医生干吗?

我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或熟人拿着一两张化验单,要求我做出明确的诊断,还有一些病人在看病过程中老是纠结检查中的某1-2个检测数据。也有一些家长针对小孩尿液中的一些“加号(十)”死追不放,反复复查,简直是把孩子当仇人一样对待,这个显然是不合适的。患者本人应对自身疾病的基本知识做相应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导致疾病复发、加重的相关诱因的了解,而不应该针对某个检查结果纠结半天,因为那是临床医生们的管辖范围。

请记住:医生不是救世主,而是与患者并肩作战,战胜疾病的协作人

(俞雨生撰写)

关注健康,关注俞雨生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