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1931年,日本蓄意製造了九一八事變,全面侵佔中國東北,成為日本侵華的開端。中國人民與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日本侵略者遺留的“特別移送”檔案,從一個特殊角度揭露了食人魔窟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用活體試驗進行細菌武器研究,犯下最黑暗、醜惡的反人類罪行。

1933年,在哈爾濱市東南20千米當時一個叫平房的小鎮是日本精心策劃、組織,成立以研製、實施廉價而具有極大殺傷力的細菌戰為目的的核心機構,一支專門研究細菌武器的秘密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即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它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製大本營、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731部隊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滅絕人性的細菌研究中心,他們利用健康活人進行鼠疫、傷寒、赤痢、霍亂、炭疽、結核、梅毒等生物菌的研究試驗。為解決細菌試驗中所需要的活體材料,

1938年1月26日,日本關東軍憲兵隊制定了“特別移送”的通牒,將在戰爭中被俘人員移送到731部隊進行處置,並規定了移送人員的標準。關東軍憲兵隊將這個行動稱為“特別移送”,也成了各地憲兵隊向731部隊秘密輸送活人充當實驗材料的隱匿稱謂。“特別移送”就是把被日偽軍、警、憲、特機關非法逮捕並認為有“重罪”人員在經初步審訊後,不經國際法庭審判,由日本憲兵隊直接移交日軍731部隊,冠以“醫學研究”的名目進行人體試驗。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特別移送”一方面解決了731部隊進行人體試驗所需材料的來源問題,另一方面也便於日軍秘密處理反滿抗日、蘇諜等反日人員。

在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檔案中,有一份1941年9月16日延吉憲兵隊提交的《關於蘇聯謀略員李基洙的處置之件》報告。李基洙為朝鮮人,原籍朝鮮咸鏡南道,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二方面軍戰士。這是首次發現有檔案記載的被“特別移送”處理的外國人。

李基洙出生在朝鮮咸鏡南道東興郡,1913年兩歲時與父母一起來到與朝鮮接壤的中國東北通化縣。15歲那年結婚後,與父母和妻子一起在當地務農為生。1935年,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二方面軍經過通化。二方面軍是一支主要由朝鮮族組成的部隊,其領導者即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日成。在與二方面軍參謀長林宇城交流後,當年22歲的李基洙決定加入抗聯。當時朝鮮已淪為日本殖民地,不少朝鮮人選擇加入東北抗日聯軍與日寇交戰。之後的幾年裡,李基洙隨抗聯於長白、安圖、樺甸、敦化等地作戰,直到1940年7月不幸被日軍俘虜。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各憲兵隊逮捕這些所謂的“犯人”後,首先對其審訊,因為通過審訊戰俘獲取敵軍情報,相比安插密探、使用間諜或者其他手段會更容易且更快地獲取情報。所以審訊的內容的也極為詳盡,包括出生地、工作地、生平經歷、家人情況、成為蘇諜的緣由以及蘇諜期間的任務等等。據此形成“審訊報告”提交關東憲兵隊,並且在報告中還會根據審訊結果附加處置建議。

對其中被拉攏成為反向間諜的或者有助於交出其他同夥的人員,日軍對其採取“逆利用”的處置,但是對其中持有堅定信念、不洩露任何信息的人,日軍則提出“生性狡猾、毫無悔改之意、無逆利用價值,認為以特別移送處置為當”的建議。

日本作家森村誠一根據對眾多731部隊相關人士的採訪,寫成了《惡魔的飽食》,他在該書中描述:“關東軍憲兵和特務機關逮捕了潛入中國各地的蘇聯紅軍情報軍官、在作戰中成為俘虜的紅軍(八路軍)幹部及戰士、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而參加抗日運動的中國記者以及學者、工人、學生乃至他們的家屬等許多人。”從館藏檔案也可以看出日本憲兵隊所逮捕的人員不僅對象廣,而且範圍大。除中國人外還有俄羅斯人和朝鮮人,性別有男有女,從年齡上看,有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六七歲的青少年。

“特別移送”,輕描淡寫的四個字實際上是一張通往人間地獄的死亡通知單。為了嚴格保守秘密,“特別移送”有著完整且縝密的體系。

1941年9月11日,新京憲兵隊以新憲高第581號向關東憲兵隊提出關於李文剛、王國財的《特別移送處置之件的申請》,文中寫到:“認為二人無利用價值,以特別移送處置為當。”

1941年9月13日,關東憲兵隊以關憲高第916號向新京憲兵隊發出關於李文剛、王國財的《關於蘇諜處置之件的指令》,文中寫到:“根據新憲高第581號,蘇諜李文剛及王國財應以特別移送處置。”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1941年9月19日,新京憲兵隊以新憲高第602號向關東憲兵隊提出《關於蘇諜李文剛及王國財特別移送處置之件的報告》,文中寫到:“根據關憲高第916號,標題之件的二人已於9月16日13點移交給哈爾濱憲兵隊。”

從這幾份檔案可以看出“特別移送”的標準程序:即由各地憲兵隊向關東憲兵隊提出申請,關東憲兵隊下達指令同意特別移送,各地憲兵隊執行“特別移送”,將人員交由哈爾濱憲兵隊後再向關東憲兵隊進行報告。將“特別移送”人員平安無事地交由哈爾濱憲兵隊後,各地的憲兵隊也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哈爾濱憲兵隊本部接收到“特別移送”人員後,便秘密運送至731部隊。731部隊周圍常年戒嚴,為了掩人耳目,被特別移送的人員都穿著日本軍服,並由專門的囚車運送。“自731部隊蓋戳接收的那一秒鐘起,這個人就不再是人,他姓甚名誰、以前做過什麼都不再重要。731部隊接收的只是實驗材料,也就是論‘根’計數的‘馬路大’。”這些人自此也便銷聲匿跡,而吉林省檔案館向社會所公佈的這些特別移送的檔案,或許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痕跡。

“馬路大”是日語,翻譯過來是“原木”的意思,凡是送往731部隊的“馬路大”,每個人都被編上了一個號碼,自此被剝奪了人格,淪為實驗材料,然後根據編號分配到各個實驗班,供各班分別進行凍傷實驗、毒瓦斯實驗、各類細菌的實驗等等,遭受非人的對待

凡是被“特別移送”至731部隊的人,很難有人能夠活著走出這座魔窟,甚至連消息都沒有。但在吉林省檔案館所公佈的檔案中,有一份檔案是孫吳憲兵隊於1943年12月24日向關東憲兵隊發送的《關於特別移送中蘇諜逃走之件的報告(通牒)》,描述的是黑河分隊佐佐木伍長在押送一名闖關東討生活的普通山東漢子——蘇諜姜榮泉前往哈爾濱憲兵隊之際,姜榮泉在濱北線綏化—白奎堡之間趁佐佐木伍長打盹之際成功逃走。據目前的檔案來看,他是唯一在押送途中逃脫魔掌的人。

食人魔窟,解密日本731部隊的“特別移送”的內幕

在“特別移送”檔案發現之前,自1938年1月26日起實行,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被執行“特別移送”而遭殺害的達3000多人。而根據檔案推斷,在“特別移送”實行7年半的時間裡,被731部隊用於活體試驗殺害的人數估計達到7000人。

1945年8月,日本敗局已定,731部隊接到指令,銷燬和轉移了所有檔案,還將僅存的400餘名“馬路大”全部用毒氣殘忍殺害。因此至今尚未找到人體試驗受害者的記錄。但幸運的是,近10萬件關東軍檔案沒有來得及被徹底焚燬,被匆匆埋入地下後,1953年在長春市的建築施工中被發現。其中涉及“特別移送”的檔案,成了指證731部隊罪行的直接證據。

由於戰後冷戰格局逐漸形成,美國以獲得731部隊人體試驗和細菌戰等數據資料為條件,主導東京審判,使石井四郎等細菌戰戰犯逃脫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這些逍遙法外的戰犯是日本社會右翼勢力的組成部分。他們日本篡改歷史、美化侵略。在新中國成立後,一些731部隊的老兵來到了中國進行懺悔,講述著他們曾犯下的罪行,給歷史以提供鮮活的證據。

人間地獄,莫過於是。這些塵封了許久的“特別移送”檔案,以客觀的歷史事實從根本上駁斥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反動歷史觀,對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揭露日本侵華罪行和戰爭責任,促使日本正確認識歷史問題、承認歷史錯誤具有特殊意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以史為鑑,避免悲劇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