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受壓,競爭加劇”下的再生塑料企業發展前景如何!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國家對再生資源回收的重視和管理力度,尤其在實行禁廢以來,國內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逐年增加。

商務部《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塑料行業受環保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因素影響,塑料產品訂單向大中型企業轉移,小規模尤其家庭作坊式生產企業數量明顯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再生塑料行業作為中國再生資源主要類別之一,近年來總體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為中國資源再生事業、白色汙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

“市場受壓,競爭加劇”下的再生塑料企業發展前景如何!

再生塑料市場受壓下滑

2017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為1693萬噸,同步下降9.85%。從原材料市場供給來看,2013-2017年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廢塑料(HS:3915)進口國,進口總額達232.26億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進口總額為49.57億美元,美國、荷蘭、德國進口總額依次為12.63億美元、11.61億美元、9.66億美元。

但是2017年中國再生塑料進口量從2016年的735萬噸下降至583萬噸,同比下降20.66%。

2019年開始中國廢塑料來源減少,同時塑料產量以及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的下降,對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的運行發展造成了較大程度的原材料成本壓力。

由於產量產能供給減少,中國再生塑料需求量從2014年的2821.1萬噸下降至2017年的2272.9萬噸。

近三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銷量雖然整體有所下滑,但是需求規模基數較大以及綠色環保趨勢的推動,中國再生塑料市場規模出現了一定回升。

根據智研諮詢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再生塑料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戰略諮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再生塑料行業市場規模在2016年開始逐步回升,2017年中國再生塑料行業市場規模1296.9億元,同比提升8.16%。

“市場受壓,競爭加劇”下的再生塑料企業發展前景如何!

石化行業著手提高廢塑料處理能力

倫敦時間週三,第13屆海灣石油和化工協會(GPCA)年度論壇在迪拜成功舉行。

美國主要化工企業——利安德巴塞爾負責可持續發展、技術和合資企業的副總裁James Seward表示:“垃圾收集和分類需要迫切的投資,而行業參與者的創新與合作則需要在更好的回收和廢物轉化能源系統等領域中展開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塑料垃圾問題。這需要整個價值鏈的參與,包括材料和包裝製造商、品牌商、零售商和廢物處理公司。”

美國能源和石化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說:“包括添加劑、填料和纖維在內,每年大約生產4億噸塑料,其中有一半最終會成為“零或負值”的廢料。由於這種浪費,世界正在損失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與此同時,約7000萬噸塑料正洩漏到環境中。雖然全球塑料的需求會在未來15年翻倍,但是如果無法解決這一問題,那麼塑料垃圾的數量將在同一時期內翻兩番。”

雖然塑料已被證明是社會上最具可持續性的材料之一,但它們糟糕的公眾形象可能會開始蠶食石化企業未來的增長。

非政府組織也正致力於消除有問題或不必要的塑膠包裝,並提倡由單一用途的包裝模式轉向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模式。這意味著整個價值鏈的客戶需求即將發生變化。

“市場受壓,競爭加劇”下的再生塑料企業發展前景如何!

世界再生塑料市場競爭加劇

據埃克森美孚的Andrew表示:“儘管歐洲在塑料方面存在監管壓力,但關鍵問題仍在亞洲,

如果我們能讓西歐的回收工作絕對完美,我們就不需要對塑料垃圾(問題)做任何事情。而解決東南亞的基本廢物管理是關鍵。”


亞洲最近的監管措施包括禁止在中國和幾個東南亞國家進口塑料垃圾,印度承諾到2022年禁止所有的一次性塑料,而印度尼西亞則承諾到2025年將塑料垃圾減少70%。

中國作為第一個禁止進口廢塑料的國家,已經迫使全世界塑料再生行業發生改變,而受影響最大的還是中國的廢塑料企業,再生塑料市場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將繼續縮小,單純的貿易企業壓力更大,不同企業類型面臨的風險與選擇大相徑庭。

“市場受壓,競爭加劇”下的再生塑料企業發展前景如何!

企業該如何選擇

未來的中國廢塑料市場將呈三種趨勢:

  1. 大企業:大型企業會擁有更多、甚至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例如,以葛洲壩、啟迪桑德、中節能等為代表的央企和上市公司紛紛進入塑料再生行業,這將為行業帶來現代化資本運作和管理理念,他們的進入成為行業的領導者,通過資本運作和產業合作提升塑料再生行業的發展。
  2. 中型企業:中型企業則會向規模化發展轉型,通過技術創新為企業帶來收益。
  3. 小作坊:作坊式的廠家可以選擇進入園區,避開政策紅線,抱團合作降低經營成本和市場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