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玉米立體種植、光合作用,玉米產量


玉米幹物質產量的90%以上是由光合作用生產的,玉米的光合性能是決定物質生產和產量形成的基礎。玉米的抗性越好(抗莖腐病、抗大斑病、抗倒、抗旱)以及“讓玉米吃飽和吃好”(科學施肥),玉米的葉片功能期越長,灌漿期越長,灌漿強度越好,“青枝綠葉黃金棒”的產量也越高(品種過於早熟,是要付出抗性代價和產量代價為前提的)。

據實驗,“棒三葉”及以上葉片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佔60.84%,可見大喇叭口期之後的葉片功能期對玉米高產高效十分重要!

本文,暫且不談玉米品種的抗倒伏、抗莖腐病、抗大斑病、抗旱這4方面抗性差異,以及決定玉米“吃飽”和“吃好”的施肥問題對產量有巨大影響等問題,僅僅就立體種植模式對玉米“無投入,多打糧”的途徑做以探討。

“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白加紅”夏播玉米在2015年7月23日的長勢,抽雄前株高差異不明顯,不會出現“大苗欺小苗”。

玉米高矮間作的研究歷程


1983年,劉道宏研究證實,玉米功能葉片延長一天,增產2%。

1985年,加拿大的Hoekstra(霍克斯特拉)最早開始試驗“不同玉米雜交種混作”可提高產量。

1985年,史振聲提出了玉米當代雜交F0優勢利用的可能途徑和設想。

1987年,L.Pinter試驗證明,不同玉米品種間作,對穗粒數的提高“得益於吐絲期拉長”和授粉良好。

1989年,史振聲試驗玉米間作、混種的增產率11.8%、10.87%、5.95%(混種不如間作)。

1991年,Tsai CL認為雜交當代通過延長灌漿時間而積累更多的幹物質,從而導致粒重增加。

1992年,鮑巨松研究,玉米要獲得高產,必須延長功能葉的壽命。

1994年,張喜華研究發現,雜交F0代的植株葉片的葉綠素明顯提高。

1995年,Bolaños J研究證明,延長灌漿持續期可以顯著提高產量,灌漿持續期是篩選玉米品種的首要指標。

1998年,李鳳海研究證明,雜交當代籽粒的灌漿速率更快。

1998年,Otegui M E試驗,玉米籽粒灌漿特性直接影響粒重及產量的高低。

1998年,Letchworth & Lambert(萊奇沃斯與蘭伯特)試驗證實,玉米間作,提高了粒重。

1999年,於桂霞試驗,玉米高矮品種間作,光能利用率提高58.6%。

1999年,趙佰仁研究,間作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光合勢和田間透光率分別提高77%、54%。

2002年,李潮海研究表明,玉米間作可增強抗病、抗蟲、抗倒伏、抗旱能力。抗病提高50%,抗倒提高70%,抗蚜效果也明顯。

2005年,崔俊明研究玉米高矮稈立體間作,實現了“一早、兩降、五提高”:早熟2~4天,株高降低、穗位降低,穗長、穗粒數、出籽率、粒重、產量均明顯提高,增產幅度13%~22%。原因是優化了群體和個體的在光能、水分、養分的利用有關。

2006年,《玉米科學》報道,玉米不同品種間作,比種植某一個品種增產15%以上。

2006年,史振聲指出“玉米間作是指在特定的品種之間,絕不是任意品種的配對,配對不當甚至會減產”。注意3點:①血緣關係越遠越好。②生育期越相近越好。③株高差過小,不能產生增產作用。株高差過大,容易導致矮稈品種減產。

2008年,李書民研究證明,兩個不同類型的玉米品種間作,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增產幅度一般在10%~20%。

2008年,劉天學研究,不同類型的玉米品種間作,不僅增加了群體的遺傳多樣性,而且優化了群體結構,改善了群體的通風透光狀況,增強了群體抗逆性。

2008年,《植物生態學報》玉米群體內異株授粉率達70%,不同玉米品種間作,異花授粉率更高,當代雜種優勢明顯。

2009年,《生態學報》報道,間作玉米的植株中部葉片的“葉齡延長”,提高產量。

2013年,趙雅麗研究提出,高矮不同玉米品種間作,可改善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增加複合群體的受光面積,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邊際效應,產量顯著提高。同時,提高抗逆性,利於玉米的高產和穩產。

2014年,王大麗試驗,玉米倒伏率每增加10%,大約每畝減產150斤左右籽粒。

2017年,李潮海提出玉米間作由於“稀釋效應”、“阻擋效應”和化學生態的“誘導效應”以及育性互補,可實現“抗性變強,小粒變大(粒重提高5%),小穗變大”。

“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綜合優勢彙總

(1)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性。不同玉米品種高矮搭配間作,田間成“W式凸凹群體模式”利於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提高光合效率。大喇叭口期的田間透光率提高54%(趙佰仁),光能利用率提高58.6%(於桂霞)。

(2)田間二氧化碳含量比單作增加36.56%(趙佰仁)。

(3)明顯提高抗病、抗蟲、抗倒(株高和穗位高度均降低)、抗旱能力(李潮海)。

(4)提早成熟2~4天(崔俊明)。

(5)增產率在13%~22%之間(崔俊明,史振聲,李書民)。

玉米“白加紅”立體種植的排除法進展


2006~2012年,作者的好朋友李書民先生聯合歲穗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直在進行玉米間作的試驗(曾在《河北科技報》報道)。不同品種的吐絲期、散粉期和花粉量有一定的差異,兩者間作可以相互授粉,延長了授粉時間,提高了果穗的結實性狀。而且,兩個不同株高的品種,株高錯落有致,葉片長短互補,通風透光作用明顯,可提高整個群體的光能利用率。另外,通過花粉所攜帶的天然基因互補,不僅可以改善品質,且容重和千粒重也相應提高,增產10%~20%。

2013年的高溫熱害導致“XX101”美系紅軸品種“退市”,“驚醒了許多夢中人”。由此,北方農村網聯合李書民先生、邯鄲成安縣歲穗豐玉米合作社、衡水冀州傑民糧棉合作社、衡水冀州永津糧棉合作社、深州市祥坤糧食合作社等,開始了玉米“白加紅”(白軸品種+紅軸品種)的立體種植試驗。

“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在試驗白軸“十星978”搭配了中國血緣的紅軸品種“十星三”的基礎上,至今4年來,已經在多個縣市對若干個品種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

期間,又連續遭遇了2014年、2016年、2017年的高溫熱害,玉米間作“白加紅”模式凸顯巨大優勢——耐高溫能力大為提高(禿尖、缺粒、空杆均明顯降低), 在河北衡水種植戶的畝收入均在1100元~1300元,一般每畝增收200元以上,最多每畝增收500元以上(相對於某些美系紅軸品種遭受熱害而言)。

在試驗對比中,首先放棄了混播。由於一代雜交種的籽粒大小有差異,播種的時候因種子分佈不勻,田間幼苗出現“大欺小”現象且整齊度差,這有悖於“玉米苗期整齊度與產量呈正相關”的理論(胡昌浩1990,佟屏亞1998)。

其次,又放棄了“2:2的對等模式”,因為,矮稈品種佔的面積太小,會受到兩邊高株的遮光影響。

最後,確定了“十星三”(稍高的中國紅軸品種)與“邯玉66”或“十星978”或(矮稈的白軸品種)配對兩種“白加紅”的立體種植模式:

“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A模式(“高矮搭檔,二紅四白”適用面積較大的地塊):2行紅軸高稈品種和4行白軸矮稈品種,行距60釐米,株距30釐米~33釐米之間,畝密度3500株左右。

“白軸+紅軸”,抵禦風險,增產增收,這是玉米種植新思路


B模式(“兩白加一紅,三行一比空”適用面積較小的地塊):為了適應部分地區農民地塊偏小,且不願意更改密度,而採取模式中間1行紅軸高稈品種“十星三”、兩邊分別1行矮稈白軸品種“十星978”或“洪雨9號”,三行之間的小行距60釐米、預留的大行距90釐米~120釐米,株距25釐米~27釐米(株距越小,預留的大行要越大)。

請注意,品種之間是不可胡亂組配的。①一白軸品種加一紅軸品種,很符合史振聲先生提出的“血緣關係越遠越好”。②兩個品種生育期夏播均在100天左右(同958相當成熟期),利於交叉授粉。同時“十星978”雄穗分枝13個左右,“十星三”雄穗分枝7~8個(比美系紅軸多60%以上)。③符合史振聲先生提出的“株高差過小,不能產生增產作用”的觀點,這兩個品種株高差距20釐米,有利於形成“W式凸凹群體模式”,大大提高光合效能而增產。

農財網種業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