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面試了3個月還拿不到offer,大家要備好糧草“過冬”了!

李教授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微信,內容是這樣的。

連續面試了3個月還拿不到offer,大家要備好糧草“過冬”了!

話說,這位朋友是互聯網公司的市場運營崗,按照道理,市場運營崗位不應該如此難拿到offer才是,但除了上述這位朋友的求助外,李教授的確在2018年下半年收到比往年都多的求職困惑。

同樣是市場運營崗的小朱也說他已經面試2個月了,在復面都可以拿到部門領導的口頭offer, 但是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當初得到的口頭offer都沒有一個可以落下來。

當小朱去問企業hr是什麼原因導致offer沒有批下來時,hr把皮球踢給了財務部門的預算或者大boss的臨時決定——有的企業說職位臨時被取消了,有的反饋說老闆覺得還要再想想,有地說這個崗位要等到開年之後再招聘······總之,小朱說這兩個月的求職經歷都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成為職場邊緣人員了!

此外,還有2個朋友是被活生生辭退的。前同事小黃是李教授在媒體工作時的同校師弟,他無論閱歷還是專業能力都不在李教授之下,在媒體出來後,小黃去了一家中型的電商公司做運營主管。

去年,小黃勝任部門經理,但今年,因為全行業的不景氣,公司把小黃的部門全部解散了,也沒給足額的賠償金(按道理,小黃做了兩年多,應該有兩個月的補償金額),更奇葩的是,小黃連“離職證明”都拿到。

但小黃又不能追究太多,因為小黃說,他老闆是一個女強人,那天跟他說要解散部門的時候,說著說著莫名其妙就哭了起來,為此小黃啥條件都沒開就遞交了離職信。小黃說,在一個月後,公司就切底完蛋了,別說補償金,現在連離職證明也開不出來了。

聽完這些後,李教授背後涼意陣陣,原本想辭職的心也安穩了許多。

是的,也許寒冬才剛剛開始。

連續面試了3個月還拿不到offer,大家要備好糧草“過冬”了!

大潮的暗流

放眼整個互聯網行業,似乎又是感覺到“裁員”大潮的暗流。

且不說阿里、騰訊、京東、百度等巨頭散發出來的裁員寒意,說說現在經濟形勢也不是很不樂觀,這不不僅是互聯網行業的裁員,是經濟的大環境決定了企業需要如此。

歲末年初,無論是求職還是離職,都需要十分謹慎。如果你現在的崗位可以讓你安穩的生活,那麼就不要輕易放棄飯碗,別是為了一口氣而裸辭的朋友們,就更加要慎重決策。

從業十年,李教授親身經歷過的企業裁員潮不下4次,大公司在裁員的賠償方案上可以做到更加全面,但小公司基本最多就是賠償半個月了事,但無論賠償多少,裁員一旦發生,絕大多數人 還是承受不了收入被斷的結果。

例如應屆畢業生的經濟壓力不大時,遇上裁員還可以說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下一份工作只是時間成本的問題;對於那些工作經驗3年以上已經習慣某個節奏的職場人員來說,裁員之後也可以很快地能找到工作。

但是,裁員傷害最大的,往往揹負著房貸車貸的人,往往這些人又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上有老,下有小,甚至二寶,而且從業多年,職業技能也是趨向於單一化,一旦被炒,行業市場認可與否先不說,自己壓力上就已經輸給了生活。

李教授認為,在年輕的時候經歷裁員是並不是壞事。如果不是李教授經歷過4次公司的裁員,估計現在就看不清很多“坑”。

李教授認為,年輕人遇到的挫折越早,就能夠早點清醒認識到自己不足。總之,無論我們做什麼工,給哪位老闆打工,都需要心裡念著海爾老闆張瑞敏那句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炒掉,所以至少準備一副“B計劃”。

連續面試了3個月還拿不到offer,大家要備好糧草“過冬”了!

對不起,你不在“不怕被裁”的行列裡

很多人問過李教授:“你怕被裁嗎?”

奇怪了,你們怎麼不問李教授:“你怕不怕死?”李教授不是“不怕被裁”的那些人。

總的來說那些人不怕裁員呢?

家底殷實,有幾套房,或者有礦······

副業兼職等賺錢比主業多······

個人能力強,資源好,舉手投足分分鐘上落幾千萬······

換工作超級容易,根本不在乎老闆的個人情緒······

那麼問題也來了,什麼人最害怕“裁員”啊?

家裡沒礦,沒錢,沒家底,能力soso,工資低······

除了本職收入,根本不知道兼職為何物······

畫著花唄,每月等發工資還錢······

工資剛夠還房貸車貸,銀行裡的備用金數位比密碼還短······

說著說著,是不是李教授說的就是你自己?

對了,最怕裁員就是你,而在未來幾年,你必須保持清醒,手裡儘量多地拿著現金!

連續面試了3個月還拿不到offer,大家要備好糧草“過冬”了!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特殊時期,你不能完全躲避風險,但你可以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1、時間分配。一定要學會時間分配,一個人成功的人,控制時間與控制體重,一樣都不能少。

2、堅持學習。李教授採訪過很多名人,訪談的結束之時,李教授都會問他們最近讀了那些書。幾乎無一例外,這些成功人士即使再忙,也會保持每天讀書1-2小時的習慣。在車上,飛機等出差的碎片化時間,他們要麼看電子書,要在機場裡購置1本書。反正“愛讀書”是成功人士的標配之一。

3、身體健康。很多職場人在被裁掉錢,身體就先一步垮掉了。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換上了脊椎、肩頸、三高等亞健康的問題,毛主席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時間,也十分適用。身體垮了,一切都是零。

4、學習資產配置。有的人把所有錢都投入股市,要麼都在各種“寶”裡,還有一種放在PxP已經爆掉,相反,還有一些保守派,將所有現金就放在銀行的活期,不參與任何理財。所謂配置,就是分幾個籃子,根據個人和家庭實際情況做最優配比。

5、靈活理財。現在很多理財產品都降低到“1元"門檻,你可以估算出半年左右的生活費,投入類似“支付寶”這樣保本的理財產品,一邊作為生活備用金,一邊抗通脹。

6、合理投資。可支配收入“10%-15%”投入到高風險的資產,例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當然,投資不要跟風投資,好好記住PxP、Bt幣等教訓。

最後要說的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巨無霸的崛起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通用電器的崛起是在20世紀初經濟危機後,微軟、蘋果等是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建立的。

不要忘記,寒冬雖至,但後面可以是“瑞雪豐年”。2018年的寒冬有多猛烈,過冬之後的開春就有多生機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