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徐永超:“门外汉”成了水产养殖专家

扶贫济困 不忘乡邻

徐永超,一位80后青年

他是水产业的“黑马”

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典型

运用所学知识改变养殖技术和模式

在实现了个体发展的同时

还带动了一方乡邻共同致富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1987年出生的他穿着西服戴着眼镜,斯文中透出睿智成熟,他说自己什么活都干,经常下塘,西服平时是不常穿的。瓦屋的一间是办公室,墙壁上贴有各种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2011年,徐永超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软件工程,毕业后去苏州实习并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发现每日对着电脑,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偶然的一次机会,徐永超看到中央七套致富经栏目,发现国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从事农业发展。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正巧那一年,他的父亲与人合伙在老家承包了水塘。2012年,徐永超义无反顾地辞掉工作回到了老家尹塘村,用150亩水塘先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对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对于父亲承包的水塘,要进入水产养殖行业搞养殖,这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就从父亲的帮手学徒做起,从喂鱼、拉网、清塘、打捞等最基本的杂事做起。白天是实践,晚上或空闲时看书和电脑,经常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2012年,他参加了全县的职业农民培训,从管理、营销到专业技能进行自我提升。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回到老家不久,徐永超就发现了问题。父亲在水塘里养殖的都是普通的四大家鱼,这种养殖模式门槛低,养殖技术不高,涉足的人很多,因此附加值不高。徐永超尝试混养,根据土壤、水文条件以及市场反馈筛选出适合的品种,经过筛选,2013年他果断选择养殖鳜鱼,附带养一些河蟹。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历经几年发展,徐永超将家庭农场规模从150亩扩大到215亩,鳜鱼成活率维持在90%以上。现已成为年产鳜鱼15000公斤,目前,在南陵的规模养殖也只有我一家企业发展的不断扩大,今年他又成立了芜湖市锦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徐永超告诉奕扬哥,鳜鱼是特种养殖,而且鳜鱼是很敏感的,如果能轻易地看到在水里,说明这条鱼很迟钝了,说不定生病了,正常的鱼一听到风吹草动早钻入水底了,根本看不到。有的鱼颜色发黑,这也是不健康的。这就需要把鱼捞上来,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寄生虫,进行解剖确定到底是什么病,总结发病周期及规律,做到及早预防。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徐永超的家庭农场始终坚持“诚信经营、服务三农”的宗旨,遵循务实创新的发展道路,本着绿色、生态、高效、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家庭农场+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农业生产方式,由家庭农场提供苗种、技术、饲料、销售一条龙服务,规避养殖风险,确保养殖户获取最大效益,带动一方乡邻升级致富。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当地老百姓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的转变,由当初每亩800元的纯利润,逐步提高至每亩3400元的纯利润,亩均增收2600元。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我到他这个厂帮他干事,没事放放鸭,逮逮鱼,拉拉网,做一些小事情,工资提高了不少,一年搞个八九千,小万把块钱左右,从一开始(工作)没有想到以后,一年能拿这么多的工资,生活逐步的改善,一年好过一年。

徐永超不忘初心始终以带动乡邻致富、发展家乡水产为己任,推动了全县的鳜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2017年、2018年徐永超的水产养殖基地作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他积极参与扶贫事业,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到他基地参观学习,徐永超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徐永超从大学毕业以后回家创业,包了我们塘自己发展养殖,也带动贫困户发展自身创业,贫困户的就业也比较可高,就是都能到这里来打工,他自己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通过他几年努力,他的塘里收益越来越大,连续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使我们贫困户带来了发展,自己也带来了发展,村民们对他也一致好评。

·团县委副书记 张旭峰·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近年来,团县委紧紧围绕贯彻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极力服务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涌现出一批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记者手记

创业至今,尝遍了酸甜苦辣,但是这样的青春才丰富多彩。创业对于徐永超来说是不断地经过风雨的洗礼,不断地成长,最终才能绽放出最绚烂的彩虹。展望未来,徐永超带动广大乡邻共同打造特色水产产业链,共同致富,一起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同时,希望农业能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让农业高速发展,让农村快速腾飞。让农村不再落后,让农民不再贫穷,一起振兴乡村!

“门外汉”成“黑马” 南陵80后大学生跳“农”门富乡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