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威脅論"科技圈大佬站隊 反對者明顯高於支持者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彬彬)自從人工智能成為未來科技發展最重要方向以來,"AI威脅論"就一直是行業內最飽受爭議的話題。最早提出人工智能警告的大佬,就是被人們稱為是硅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最早拋出"AI威脅論"是在201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次公開訪談中,馬斯克發表對人工智能的看法時表示,"我認為我們應當格外警惕人工智能。如果讓我說人類當下面臨最大的威脅是什麼,我覺得是人工智能無疑。"

去年埃隆·馬斯克更是因為發表"AI威脅論"的看法,被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直播時公開針對,扎克伯格認為馬斯克的看法太消極,是極不負責任的。隨後,馬斯克在Tiwtter上回懟扎克伯克,並表示扎克伯格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很有限。

AI究竟將如何影響人類,目前尚無定論。但科技界的大佬似乎都有"站隊",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觀點都是怎樣的吧!

並不在意"AI威脅論"的那些大佬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在斯德哥爾摩的一次研討會上曾公開強力反擊馬斯克,並表示馬斯克的AI威脅論是杞人憂天。"如果你覺得人工智能在智商上超越人類後就將毀滅我們的種族,那你科幻電影一定是看多了",施密特說。

關於AI是否反噬人類的擔憂,谷歌CEO皮查伊也同樣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他認為,從長遠來看,AI必將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2016年10月,IBM董事長、CEO羅睿蘭曾撰文闡述外界對機器學習技術的最大認識誤區。她在文中表示,對於未來自動化機器是否將反噬和摧毀人類,是不夠理解機器智能科學的表現,她認為如果你能夠參與到其中,就會知道這是由誤導性表達帶來的錯誤觀念。

對於同樣的問題,蘋果CEO庫克在去年6月於MIT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時也曾明確表達過態度,他說,"我不擔心人工智能能夠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憐憫心,全然不顧後果——而這些也正是我需要你們去捍衛的東西。"

今年6月,人工智能(AI)創業公司Sentient Technologies創始人兼CEO巴巴克·霍加特(Babak Hodjat)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威脅論"危言聳聽,它忽略了技術進步的積極一面,可能打消研究人員的積極性。

中國方面,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自己的新書《馬雲:未來已來》中也直言不諱的談論AI與人類的關係。"人工智能威脅人類?so what?",馬雲認為,雖然計算機會越來越聰明,但它不可能統治人類,過去機器是人類的工具,未來機器是人類的合作伙伴。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引領百度向AI轉型方面一直是ALL IN的態度。在李彥宏出了一本名叫《智能革命》的書,在這本書中,他同樣就目前存在的"人工智能威脅論"發表了看法。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到那一步,很可能連強人工智能都到不了,未來,機器可以無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遠無法超越人的能力。

此前,AlphaGo大戰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時,搜狗CEO王小川曾表示,擔心人工智能對人類有威脅還不到時候,(關鍵)要看機器是否有意識。同時,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認為,雖然機器在邏輯分析推算方面,能力會遠超人類,但是依然是屬於人類操控的工具。

支持"AI威脅論"觀點的大佬

早在2014年,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曾語出驚人,表示人工智能發展到目前的初步階段已證明非常有用,但他擔心的是,"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啟動,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侷限於緩慢的生物進化過程,根本無法競爭,最終將被超越",因此他認為,"徹底開發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滅亡。在今年的2017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霍金再次指出人工智能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

今年4月份,亞馬遜CEO貝索斯曾就AI威脅論與馬斯克發生過公開辯論。貝索斯認為,或許在發展初期,人工智能可以增強我們的能力,促進人類文明,這會讓人類感覺舒服,並最終依賴這項技術。

"問題在於:接下來怎麼辦?",貝索斯認為,"我們今後回想起來,是否會為今天的人工智能開端感到高興?這對全體人類來說究竟是好是壞?我認為,有些人工智能將會融入我們的文明之中,但我也擔心馬斯克發出的警告,未來的人工智能革命或許的確有一部分超出我們的控制範圍。"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公開表達對機器過於智能化的擔憂,稱超級智能機器會威脅人類,希望公眾能夠警惕。比爾·蓋茨對那些對智能機器毫無憂患意識的人表示很不理解,他認為,"機器確實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很多工作,擔當機器越發的智能,它們將會對人類的存在造成威脅。"

"AI威脅論"源自於人類對未知的恐懼

人類的恐懼來自未知和不可控。《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在公開演講中提到,人類智慧發展至今,已經掌控了自然界的很多東西,包括如何對抗自然災害,掌控生物界的命運等,但人類最不可控的東西始終讓人類恐懼,比如死亡。

人工智能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最終將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但關鍵是,在此之前,人類能夠做點什麼來防範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