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内部乱象丛生,康熙仍雪藏施琅,遭到了李光地等再三促战

向敬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是重头戏。

姚启圣、李光地和施琅,成为康熙收台一战的前线指挥官。

福建总督姚启圣总司其责,内阁学士李光地赞襄军务,而熟悉台湾、精通海战的施琅,则是官拜福建水师提督,负责统兵出海、冲锋陷阵的先锋。

当然,康熙帝为坐镇京师、远程遥控的最高领导人和全权决策者,

重访历史,却有些出入。

当时的李光地,并非贬官,而是康熙的新宠。他守制期刚满赴京,康熙指示不必候缺,直接升任内阁学士。不久,他向康熙帝举荐施琅领兵平台。

《清史稿·李光地传》记载:康熙“十九年,光地至京师,授内阁学士。入对,言:‘郑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郑成功内部乱象丛生,康熙仍雪藏施琅,遭到了李光地等再三促战

《康熙王朝》陈道明版康熙帝

《清史稿·施琅传》亦云:康熙“二十年七月,内阁学士李光地奏:‘郑锦已死,子克塽幼,部下争权,征之必克。’因荐琅素习海上情形,上遂授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

郑锦,又名郑经,即郑成功的长子。顺治十八年,因与南明永历帝麾下李定国配合不到位,调度不协调,导致最后一次夺取南京之战失败,几近全军覆没,于是渡海,一举击溃盘踞台湾近四十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揆一集团,收复台湾。成功据守台湾,命郑锦镇守思明州(今福建厦门)。郑锦与原配不睦,同四弟郑睿之乳母私通生子,被士大夫视为乱伦,其原配祖父、前明兵部尚书唐显悦致书郑成功,指责他治家尚且不严,又怎能治理好一方土地?郑成功大怒,命兄郑泰到思明斩妻子董氏、长子郑锦及刚生下来的孙子郑克臧。郑泰有所顾忌,提议止杀乳母及其子,留下夫人董氏和少主郑锦,成功不准,于是出现了诸将联合抗命时间,而北京传来其父郑芝龙被杀,缅甸传讯永历帝死于吴三桂之手,急火攻心,郑成功不久病逝。

据说,康熙闻讯郑成功去世,特地敬挽一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被后人刻于郑氏宗祠,意在彰显清朝最高统治者对郑成功不畏千险、历经万难地抗清,表示敬佩和感叹。

郑成功内部乱象丛生,康熙仍雪藏施琅,遭到了李光地等再三促战

郑成功画像

康熙帝真的会这么做吗?四辅臣会容许他礼赞反对者吗?成功去世时,为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日,康熙还只是八龄稚童,能有如此历史观吗?此外,满洲统治者对反清首领们,视为寇,又怎么敬称为“王”?

成功遽逝,在台诸将拥立其弟郑袭为主,郑锦亦在思明发丧即位,组建政府。郑锦为了东征,向清廷提出“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敕谕明珠等郑经比例朝鲜不便允从》),加入朝贡体系,被康熙帝于康熙八年九月发谕:“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若因居住台湾,不行剃发,则归顺悃诚,以何为据?”康熙以必须严格遵循清朝既定剃发国策,对郑锦裂土自立的阴谋给予了拒绝。但是,郑锦充分利用与清休战的谈判之机,发兵攻台,成功拿下安平城,处死拥立郑袭的部众,并将郑袭幽禁思明、迫使郑泰自缢身亡。郑锦成为了新一任延平王,经营台湾,还在吴三桂挑起“三藩之乱”后,积极参与反清阵营。康熙二十年正月二十八日,郑锦病逝,其庶出长子郑克臧本为世子,监国多年,政绩不错,按理即位,被侍卫冯锡范联合郑经之弟郑聪、大将刘国轩以“监国非藩主真血脉”为辞,迫使郑成功之妻董夫人出面,将郑克臧秘密处死,复立郑锦年仅十二岁的嫡出次子郑克塽。

郑克塽为冯锡范的女婿,少不更事,而被安排监国的叔父郑聪孱弱乏能,大权被冯锡范及对其感恩的刘国轩把持。台湾郑氏政权,虽然解决了承统问题,但内部争权不休。

李光地因父丧,回老家泉州丁忧三年,少不了对台湾政局进行深入研究。一旦返京,他就及时向平定三藩胜利在望的康熙帝建议:收复台湾!

李光地只在收台后方,给康熙当机要参谋。而在前线的领导人,除了加了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外,还有两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时任福建巡抚吴兴祚,他曾率部屡败郑经的军队,因功进秩正一品,但在决战时,由其总理刑名钱粮诸务;一个是回福建晋江老家休病假的武英殿大学士黄锡衮,他离京不离任,在籍调用,继续影响着康熙帝的平台决策。

黄锡衮是帮助康熙铲除鳌拜的第一助手,长期担任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康熙王朝》没给他安排戏,《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也没为他作传。但不能否认,他在收复台湾后,鼎力支持施琅奏请的设官镇守,出师于台。

郑成功内部乱象丛生,康熙仍雪藏施琅,遭到了李光地等再三促战

《康熙王朝》姚启圣、施琅剧照

黄锡衮死后,李光地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名义,撰写《皇清特进光禄大夫东阁大学士赠太傅谥文僖潘湖叟黄公墓志铭》,称:“台湾初定,提督施琅请设官镇守,廷议未决,有谓宜迁其人弃其地者。上问阁臣,锡衮言:台湾孤悬海外,屏蔽闽疆,弃其地恐为外国所据,迁其人应如琅议。上韪之。”

有趣的是,黄锡衮是姚启圣的妹夫,而施琅为黄锡衮的妹夫。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卷二也记载:被康熙留任内大臣的施琅复出,姚启圣功不可没:“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请攻台湾,力荐内大臣施琅可任水师提督”,于是“朝命召见施琅,仍以靖海将军充水师提督”。

当然,从后来的有关史料来看,保和殿大学士李霨、武英殿大学士王熙也曾支持了康熙再用施琅。

在收台一役中,施琅冲锋陷阵,还被康熙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延续十三代,直至清朝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