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唐朝末年的一位宦官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人物,他是一位太監,雖然地位不高,卻忠厚仁義,太監又稱為“宦官”,宦官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他們專門為皇帝做事,其實太監在東漢以前,並沒有全部喪失性能力。

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我們在電視劇上也看到,太監絕大多數都自私自利,讓我們對太監的印象都不太好,但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位太監,是古代最仁義的,最善良的,傳旨時臨時改了一個字,卻挽救了幾千人的性命。

這位宦官名叫張居翰,生於亂世,唐末人。在他長大懂事的時候,他的養父為了謀生,讓他做了太監,留在宮裡。這人也是很爭氣,從來不做沒有良心的事情,忠心耿耿,辦事認真,從來不出錯。

後來,他被派到了幽州任職,當時在幽州的總管劉仁恭很欣賞他的能力,對他也非常好。但好景不長,當時朱溫在唐朝是大軍閥,皇帝都要畏懼三分,他跟皇帝說宦官勢力非常可怕,必須殺絕。

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皇帝面對這個上書,又有什麼法子呢?誰勢力大聽誰的,因此,開始對太監們趕盡殺絕。劉仁恭在這個時期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在他心裡,這件事情對他傷害很大,他從此看淡了仕途之路。

後來,朱溫攻打這位地方主管的地盤,劉仁恭便求救於晉王李克用,誰承想,打仗時李克向劉仁恭要了一些人為自己所用,劉仁恭無奈把張居翰給了他。有一句話叫“是金子到哪都發光”,李克用也非常看好這位太監,於是就把他留在了身邊。

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李克用去世後,他的兒子建立了後唐。張居翰仍然被任命了官位,但是這時的他,卻不在意外來物質了,他想要平淡的餘生。

皇帝建立後唐之後,前蜀皇帝王衍就造反了,但是沒多久就表示服從於皇上,皇帝命王衍以及他的部隊召見他,王衍還在路上,這個時候就有人對皇上說,留下王衍就會後患無窮,皇帝本來沒有想殺他們的意思,一聽這話,越想越悔,便下旨殺其全部人馬。

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張居翰在看皇上的意旨時,心裡總感覺這麼做不對,反正殺人總不是君子所為,因此他便冒險改了聖旨,這可奇了,僅僅改了一個字,把王衍一族改成了王衍一家,本來是要殺來召見的上千人,卻變成了只殺王衍一家人。看來,他不僅忠厚,而且還非常有原則,有主見。

唐朝末年的一位太監很善良,傳旨時臨時改掉一字,救了幾千條人命

這件事到如今也沒人發現,張居翰也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隱居生活。我們在平常工作中,也會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我們只要本著自己的原則做好每一件事,就不會後悔。大家聽完他的故事,是不是對太監的印象有所改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