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關於交易,我覺得寫到這裡,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可寫的東西。因為交易本身並不複雜,猶如一個遊戲,把玩遊戲的方法或規則說清楚了,就可以玩了。為了讓大家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規則而非那樣的規則,又說了這樣的規則背後的哲學思想。接受並執行,是緣;接受不執行,也是緣;不接受更談不上執行,當然還是緣,一切隨緣!

六年前我主要靠預測來完成交易;三年前我主要靠分析來完成交易;現在我主要靠規則來完成交易。回顧我的交易成長之路時發現:我事實上是在逐漸的減少自由意志,而又逐漸的增加冰冷的規則。(減少主觀,尊重客觀!這八個字是走向或進入成功的交易之路的口訣,謹記謹記!)

交易是藝術還是科學?或者說交易行為的實現是更多的靠不可量化的直覺分析還是更多的靠冰冷的規則?也許交易行為的實現必然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但現實讓我越來越遠離藝術的成分。(社會上很多尚不明白又自以為是的人經常說交易是一門藝術,聽上去玄妙無比、高深莫測。呵呵,不知是可笑還是可悲?)交易者在市場面前的價值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對市場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大多數人用“敬畏”這個詞,我明白他們想說什麼。還是用“尊重”一詞更加貼切。敬畏,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情緒,會引起歧義,令人膽戰心驚。尊重,則是一種態度而不帶有情緒。市場,就是客觀、真相也。)同樣也前所未有的感到自己的渺小。人類有自由意志嗎?未來是被上帝安排好的嗎?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如果人在未來面前真的無能為力,從而人定勝天是不可能實現的奢望。那麼這是否給每個人一種淒涼的感覺?十年來我對交易行為自己選擇的餘地已經變得越來越小,我也越來越發現我在市場面前真的無能為力。曾經進入市場時的那種激情與壯志已經幾乎變成一種永遠不能實現的奢望!成功的自豪感、分析市場的樂趣、人定勝天的自我價值,已經漸漸離我遠去。這未免讓我感到一種莫名奇妙的淒涼感!(我本人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明白了“人定勝天”這個理念荒謬之極!“天”是什麼?大概許多人會說卻從來沒有明白過。天,就是宇宙規律、或者我們經常說的客觀規律,即天道也。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沒有完美,是因為我們無法完完全全地認知所有的客觀規律。我們在交易中之所以會發生虧損,是因為我們根本無法完完全全地認知市場的演變規律,哪怕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張菲特、李羅斯!原因很簡單,市場的演變規律是所有參與市場的人的合力所致,而這樣的合力隨著人的情緒變化而變化,沒有量化的可能!)

「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因為“虧損函數永遠比獲利函數陡峭”,所以止損是絕對的。沒錯,虧損50%要獲利100%才能持平,但獲利50%只要虧損33%就能回到原地。你可以連續獲利100次,但被市場掃地出門只需要一次就夠了!(這樣的說法我們經常耳聞,實際上是誇大其辭!)我曾經滿倉持有並且虧損80%以上,(我要問,為什麼會虧損80%?原作者把虧損的原因歸罪於重倉是非常錯誤的理念!那麼如果是輕倉,虧損80%就不是虧損嗎?問題不在於倉位的輕重,而在於止損的位置或幅度比例。)曾經慘重的虧損讓我必須接受絕對止損的現實。對於靠沒有彈性的預測來實現的交易,預測正確的價值永遠小於預測錯誤的代價。(這句話非常正確!預測並非一貫錯誤。)所以我永遠不會為任何理由下一個沒有彈性的賭注。

因為“失去自己的位置是誰也付不起的代價,甚至洛克菲勒”,所以離市的交易行為也是絕對的。所謂止損就是把可能的錯誤當作錯誤來處理,那麼我為了避免傷及元氣自然就要喪失正確率。也就是說,我如果想靠交易盈利就必須依賴於大的賠率,或者說大的利潤。(這段話寫得有些澀口,意思是說要想盈利,主要靠大的波動行情,就是讓利潤奔跑的行情。一般情況下,即使後來的行情結果證明那段行情的介入是正確的,但是在過程中有危險就要離場,以控制住虧損。這種話聽上去有道理,實際上並非如此。一段讓利潤奔跑的行情在開始的時候,經常會有些挫折,究竟該怎樣止損,關係到成與敗。大多數人按照主觀設定的止損比例或K線形態止損,會在一波強勢行情的開始階段被硬生生地甩出來。如果能做到“隨勢止損”,一般情況下甩不出來。當然,要做到隨勢止損,必須有合理的交易系統來規範。)

一個交易者的正確率越高,就越不用忌諱放走利潤。但我可不行,我必須依賴不經常出現的大利潤來彌補我的止損成本。大多數人靠偶然來破滅,而我是靠偶然來(抵消虧損)獲利。如果利潤是沒有成本的不勞而獲,那麼放走大的利潤也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但我恰恰有很多由止損帶來的成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的交易能否長期獲利,完全是取決於我對大利潤的把握。丟掉位置我將無法生存,所以當趨勢沒有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就不能離開。(這是正確的!不僅要讓利潤奔跑,而且要讓利潤盡情地奔跑,才可能把因“截短虧損”而致的虧損補回來,令總賬長期穩定盈利。)

「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在股市上,我是通過一種機械的框架來作為保險絲,從而通過自身的分析來實現交易行為的。換句話來說,就是危機通過冰冷的框架來解決,回憶起來曾經在股市上,我總是經歷一種奇怪的現象。

由於我有十多年的炒股經驗,所以我對股市確實有一種感覺。或者說,我的觀點經常是對的!同時我有一套機械的系統,能夠產生冰冷的信號。我總是想在微觀上用自由意志的分析來超越這種冰冷的信號,當然宏觀上我不會和趨勢抗爭。我經常能夠把系統略微的拋到後面,但慢慢的系統總能狠狠地追趕過來。在多次佔到便宜後總會有不如系統的情況出現。然後拿實際的戰績和系統的理論值來比較的話,我會發現我又跑輸給系統了。也許我會在微觀上找原因,在未來繼續做同樣的努力,但是無論我怎麼樣都不可能讓自由意志長期領先於系統。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我作為智慧生物的人,絲毫都不能超越那個簡單的系統嗎?要知道那個系統是那樣的簡單,甚至買賣信號我都能用筆算得出來。雖然曾經我用“鐘擺效應”等等方法來解釋這種現象,但都很難完全解釋的通。或者說,即使我意識到了也很難做到,畢竟我也是人。(其實很簡單,系統看似簡單,但是它是市場價格演變的客觀記錄!市場的結果演變看似複雜難懂,其實是你沒有看懂,它的本身並不複雜。猶如變魔術,你沒有學習過變魔術的原理和技巧,魔術就好像很複雜的。)

現在我開始深刻地反省曾經的經歷,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系統是交易的全部,預測是沒有意義的。

作為一個交易者,如果說“系統能夠帶來大的賠率,或者說潛在利潤額數倍於潛在虧損額”,那麼入市信號也應該是絕對的。

趨勢跟蹤系統決定了風險有限而利潤無限對吧?如果建立在絕對的離市的基礎上,那麼對於入市信號的選擇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如果說不是毫無意義,那麼也是基本上沒有意義。(這個原作者的表述有點問題,簡簡單單的意思繞來繞去說不清。他的意思是如果不參與市場,那麼系統的介入信號對這個不參與的人來說沒有意義。廢話!)

假設極端的大利潤是初始風險的10倍的話,那麼放棄一個開倉信號的正確率必須在90%以上才有意義的!雖然這是我現在才意識到的問題,但似乎從一開始的趨勢理念就註定了這樣的結果。(理論化的語言,沒用!什麼叫“假設極端的大利潤是初始風險的10倍的話”?誰可以預知最後的極端大利潤是初始風險的10倍?用交易系統交易,只管信號。)

「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大的利潤帶來的大賠率在嘲笑小幅虧損以後,同時也在嘲笑我的自由意志!換句話說,就是我的分析如果不能達到絕對的精確,在大的賠率面前將變得毫無意義!

事實上,所有的交易技術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礎上,沒有什麼能夠指向唯一正確的答案。強大的軍隊不一定能夠總是贏得戰爭,強大的球隊不一定能夠一直總贏得比賽。這就是我們的世界,這就是我們喜歡的交易。這有點像量子理論中的波函數,他可以從宏觀上得出精確的分佈規律,但在微觀的單次結果上絕對無能為力。(簡簡單單地說就很清楚,概率!依據統計概率來交易必勝!)

突然之間我理解了很多前人的觀點。沒有觀點的交易者就是最好的交易者、讓市場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老子所說的無作而治等等。也許這就是道學所說的以天合天!市場有序我就有序、市場無序我就無序。人類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智慧來形成某種秩序,從而找到某種方向。也許我們從來都不可能比市場更瞭解市場,如果市場自己都在迷茫當中,那麼我又何必清醒呢?(市場並不清醒、也不迷茫。市場非人,但是市場是由人構成的。市場的每秒、每分、每日、每月……的狀態,是每一個在主觀情緒推動下、拿出真金白銀的參與者經過博弈而成的客觀存在,談不上清醒迷茫,我們需要做的是跟隨博弈中獲勝的大部隊。)

首先,趨勢跟蹤系統不怕上漲、也不怕下跌,甚至連整理都不怕。畢竟小的整理能夠被我們包容、大的整理甚至能夠讓我們獲利,我們怕的只不過是那種“恰到好處”的整理!(“恰到好處”的盤整就是我們無法完完全全認知的那部分客觀規律,會造成操作失誤而虧損,這樣的虧損是我們人類必須接受的合理虧損!)

我們從來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什麼,我們得到的只不過是用付出換來的。在我們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時,必然會引發新的問題。市場或者說我們的這個現實世界,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平衡機制。得失的權衡永遠是微觀的,宏觀上自然是等效的。我在市場上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等效原則:越完美的策略,穩定性就越差;越簡單的策略,就越難做到;越複雜的策略,就越脆弱等等。在我們追求一面的時候,必然丟掉了另外一面。(大道至簡,說說容易,執行很難。)

至今我認可的獲利方法只有兩種,一個是指數化投資,另一個是趨勢跟蹤系統。指數化投資更簡單、穩定性更好,但誰又能否認“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比趨勢跟蹤系統更難做到呢?我是說絕對的做到!!長期獲利的難點不在於理念,而在於信念!這兩種策略都在透露著道教文化中無思、無我的味道。亞當理論難道不是跟老子的觀點不謀而合嗎?也許學會不思考要比學會思考更困難。(不思考肯定是死。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交易外思考,在交易中沒有思考。)

人的智商在牽扯靈魂的時候真的是負值的。有人說陷入愛情的人,智商是負值的。沒錯,我有親身體會。那麼陷入交易這種微觀不確定性的賭局中的人們何嘗不也是這樣嗎?其實,能夠接受必然的虧損就是實現長期盈利最後的一道門檻;而能夠不思考而“主動”虧損就是實現長期盈利穩定性的最後一道門檻。

虧損是不應該規避的,虧損只應該控制!(說得好!所謂“敗中求勝”也。)一個人在靠系統盈利中,最大的障礙在於無法接受哪些少數荒唐的極端虧損。事實上,那種無思才能有的荒唐,正是換取必然利潤的成本。以前我的目標是宏觀上不背離系統,但微觀上儘量比系統好一點。但現在我的目標不是好於系統,而是和系統同步。

「經驗彙總」一個交易高手的自述

交易的價格高於和低於信號都不好,我要的是儘量接近。也許這就是思考帶來的實際效果,總是在宏觀上低於系統理論值的原因。其實現在我的理念核心上同過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把宏觀上的理念引申到微觀中來。

每當我發現自身的某種問題以後,從而通過思考找到了解決方式,並且讓自己的理念提高一個臺階時,我都會感到一種興奮和快樂。但這一次卻不然,似乎感到了一絲莫名奇妙的淒涼!一種某名奇妙的壓抑!因為我知道我將告別什麼。也許我再也沒有大獲全勝時的自豪;也許我再也不會有分析行情的樂趣;也許我再也沒有富於挑戰的激情;也許我永遠都無法實現進入市場時除了獲利以外的另一半夢想。(交易原本就是一件簡簡單單的工作。對於一個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人來說本沒什麼淒涼、自豪等情緒可言。)

我的交易之路至今就是一種放棄自我的過程,(這就對了。放棄自我,就是尊重客觀!)而現在我似乎把自我放棄的什麼也不剩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曾經在我的想象中,如果我能在大獲全勝的時候對這對手說:我比你更有智慧、我的思維比你更敏銳、我比你更有魄力。但現在我能說什麼?我比你更愚魯?我的思維比你更遲鈍?我比你更懦弱?我比你更能忍耐?(來到市場,我們原本就是為了賺錢,和他人有什麼可比較的呢?)現在的我對市場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雖然曾經我也很敬畏市場,但我現在敬畏到不敢揣測市場的意圖、不敢站到市場的前面……,只能絕對懦弱的低著頭,跟著市場的屁股走。市場賞賜給我利潤我就接受,市場對我折磨我也要笑著忍受。我真得有些不確定人的價值在市場面前到底是什麼?(人的價值在市場面前就是用人的智慧去明白一個簡簡單單的道理,那就是客觀只可以尊重、不可以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