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姓名:羋氏

生卒年:?~前265年

籍貫:戰國 楚國

婚配: 戰國秦惠文王

封號:八子

諡號:宣

宣太后出身於楚國貴族,嫁給秦惠文王為妾。惠文王死後,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繼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萱太后所生的公子稷即位,即秦昭襄王,宣太后因此成為王太后,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驅逐宣太后的親戚在朝廷的勢力,宣太后失勢,次年(公元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於芷陽酈山,諡號宣。

羋姓乃楚國的國姓,嫁給秦宣王后,被封為八子,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可見當時羋八子在後宮地位並不高,但是羋八子連生下三個兒子,母憑子貴,他的身份自然日益尊貴了。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秦惠文王比較寵愛羋八子,所以惠文王后醋勁大發,千方百計收拾羋八子。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所生的嫡子即位,即秦武王,此時羋八子在宮中地位可想而知。惠文王后與秦武王為維持穩定,羋八子兒子贏稷被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但是關鍵問題出在繼位的秦武王身上。秦武王好戰,常以鬥力為樂,凡是勇力過人者,都被他封為大官,在秦武王攻下洛陽後,直奔周氏太廟,觀看大禹留下的九鼎。秦武王為證明自己的力量,不顧身邊的人勸阻,前去舉鼎,不過力所不能及,最後鼎咋在秦武王的右腳上,當晚夜裡武王氣絕而崩。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武王沒有子嗣,兄弟紛紛爭權奪位。羋八子同母異父的弟弟魏然傭兵支持姐姐的兒子、在燕國做人質的王子稷為王,即秦昭襄王。兒子即位,開始了宣太后掌權的政治生涯。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宣太后在掌權期間,他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被封為將軍。魏冉擔任將軍之職,控制了秦國軍政大權。不過,這時的政局還是動盪不安的,秦武王的兄弟還是不服,伺機爭權奪位,內亂三年不止。

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宣太后終於平息了國內爭奪王位的“季君之亂”。在平定了“季君之亂”後,宣太后把魏冉封為相,獨攬朝政大權。同時又封同父弟羋戎為華陽君;封另一個親兒子王子芾為涇陽君;封一子王子悝為高陵君。至此,宣太后形成了黨親專政的格局,威震天下。這也是宣太后獨具膽識之處,以其強有力的政治手腕,維護了國家統治的穩定。

經過宣太后的一番整治之後,秦國基本實現了穩定。

殺伐決斷,不拘小節。楚國出兵攻打韓國,圍攻韓國長達五個月。韓襄王派眾多使者來到秦國,向宣太后請求救兵。但是秦國始終不出來援救韓國,最終韓國讓尚靳出使秦國,去說服秦昭襄王。使者尚靳對秦昭襄王和宣太后說:“韓國對於秦過來說,平時就像個屏障,有戰事時就是先鋒。現在韓國萬分危急,但秦國不派兵相救。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唇亡齒寒’,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個問題。”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宣太后在眾多韓國使者當中,唯獨尚靳說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單獨召尚靳進見。宣太后對尚靳說:“我服侍惠王時,惠王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撐,他把整個身子都壓在我身上時,而我卻不感覺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對我來說比較舒服。現在你要求我派兵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食不多,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銀兩,你們韓國多少得讓我有些好處才行呀。”

兩國之間大事,本是嚴肅的事件,在宣太后口中卻變成了夫妻之事,由此可見宣太后的開放不羈。宣太后不羈更表現她與情夫的事情上。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秦昭王執政期間,由於秦昭王年幼,鄰國義渠虎視眈眈,甚至明目張膽的侵擾邊民,蠶食邊土。有一次義渠王來朝賀,宣太后看義渠王年輕力壯,桀驁不馴。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與義渠王私通,這段姐弟戀竟然長達三十年之久。還與義渠王生下兩個私生子。後來秦國強大了。宣太后首先發作,趁著義渠王還沉溺於溫柔鄉時,在甘泉宮將義渠王殺死,秦軍攻破義渠國,宣太后同時也殺死了她與義渠王的兩個兒子。

秦昭襄王在位多年,宣太后的族人在朝廷勢力很大,雖無篡位之意,但秦王見朝中諸事都取決於外戚集團,明顯感到大權旁落的惶恐。

笵雎對秦王說,聽聞朝中重臣都是太后的親信,大權旁落,政令又怎能出自大王之手?臣聽說善於治國的君主,一方面在國內加強權威,一方面親自執掌外交政策。稷候派出的使者操縱王權,任意和諸侯結盟或斷交,擅自對外用兵。征伐敵國,朝野上下莫敢不從。戰果全歸稷候他們所有,以至於國家困弱,受制於諸侯;一旦失力,百姓怨聲栽道,禍害由國家承受。當今秦國,太后、稷候呼風喚雨,沒有臣民知道上有大王。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臣今日還能看到大王孤立於朝堂之上,真擔心秦國主持國政的君王,不再是大王的子孫,聽了這番話,秦昭王不寒而慄,

戰國秦惠文王羋八子 宣太后真實的一生

秦襄王重用笵雎,封為相。笵雎任相期間,大力改革,肅清政治,經過幾年時間,終於將太后一族在朝中勢力肅清。不久,稷候被流放,太后一族親戚也被趕出函谷關,終於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宣太后統治。宣太后被廢的第二年(公元265年)十月去世,死後葬於止陽酈山,諡號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