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野豬數量高達600萬,每年要花70億去管控,為何不吃野豬呢?

用戶3708573253


美國的鯉魚也多,也沒吃光,也是災難。


這應該從兩方面來看,第一是美國人自身的,問題有兩點:

1.獵殺成本和獵殺風險比較高。槍支使用不一定會全部被允許,以及野豬的攻擊風險。

2.美國人的烹飪技術不行,比如全球大部分國家,美國的鯉魚、丹麥的生蠔等等這些在中國人看來是美味的東西,他們之所以不吃是不知道怎麼下手。野豬肉做的不好,容易硬。

第二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問題,問題也有兩個:

1.咱們人口確實基數大於其他國家,對生態的人為破壞較多。

2.你們為啥看到一個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吃。。。。


夜班奶瓶


野豬在美國數量達到六百萬,每年花70億管控,哪為什麼不直接開吃呢?

在美國由於生態環境極好,很適宜野豬的生長,所以野豬的繁殖能力極強。現在美國的野豬已經超過600萬頭,美國每年投入10億美金約合70億人民幣去控制野豬的數量。野豬是一個比較兇猛的動物,對於植被的破壞率極大,而且需要有轉門的工具進行捕殺,捕殺也比較費力,美國人一般也不會閒著沒事去殺野豬,因為他們並不喜歡這樣的野味。

野豬幾乎沒什麼脖子,皮毛又硬,經常在爛泥地打滾,棒子這種東西對它們來說不痛不癢,就算農村那種土火銃打到野豬身上,那也只是撓癢癢。

當然美國人允許持槍,所以宰殺野豬倒不是太大問題,問題在於野豬繁殖能力極強,4個月產仔,一窩6個,野豬又不忌口,葷的素的都吃,美國沒什麼美洲豹,而美國人住的又比較分散,上沒有天敵剋制,下食材又豐富,導致美國野豬大量氾濫。

具有生育能力的野豬是有臊味的,不適宜食用,但如果那位廚師具有去臊的技術,那當別論。持別是那些野公豬、野母豬,臊味特重,根本不能食用。

野豬食譜廣,繁殖能力強,最重要的是戰鬥力防禦力和生命力都爆表,就算你有槍,一槍沒打中其要害,它發起瘋來立即衝到你身邊,用獠牙把你拱個皮開肉綻就死定了。老家有句老話:打虎打龍都別打野豬公。


環球熱點匯


其實野豬不僅僅在美國氾濫成災,澳洲、德國等地也拿野豬沒辦法。儘管政府鼓勵民眾去獵殺,奈何野豬的繁殖能力特別強,雌性野豬年產2胎,一般每胎12-26只,這生育能力太可怕了。美國人為什麼不像我們一樣,喜歡吃野豬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美國是發達國家,老百姓很富裕,不缺少優質蛋白質來源,民眾喜歡吃牛肉、雞肉,豬肉市場相對較小。反觀我國,豬肉消耗量佔全球50%以上,豬肉做法也種類繁多。

二是因為野豬肉有羶味,需要一定的烹飪技巧,德國是世界第二大的豬肉消費國,他們那野豬也氾濫成災,更別說美國了。仔細想想,也只有咱們中國人是不挑食的,啥都能吃,啥都會吃,吃貨國真不是吹出來的。

美國人要想徹底解決野豬氾濫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按照中餐的做法加工野豬肉,然後出口過來,既環保又創收,一舉兩得。

零零牛:“田管家”特聘農技專家


鮮農場


首先,美國人習慣吃牛肉,豬肉吃得少。



第二,未經檢驗檢疫的生豬私宰是違法的,再說殺豬其實不簡單,麻煩著呢,去超市幾美金買幾磅切割好的牛肉多簡單。



第三,野豬雖多,但是打獵畢竟還是重體力勞動,也不容易啊,野豬又不笨



在過去的30年裡,美國野豬數量一直在膨脹,已經擴散到39個州。現在野豬數量已經超過600萬頭。據估計,每年野豬造成多達15億美元的損失,野豬因此被稱為有蹄子的老鼠和200磅重的蟑螂。但為什麼不能減少它們數量呢。

1988年美國野豬分佈地圖

2009年美國野豬分佈地圖

野豬是外來物種,缺少天敵

豬和野豬都不是北美的原生動物,是由歐洲殖民者和探險家引入新大陸的。在探險時代,探險家們偏好選擇豬隨行,一方面是因為船太擁擠,帶著牛不太現實;另一方面,豬以不需要的餐廚垃圾為食物,在著陸後可被當作食物。豬最初是在15世紀由西班牙探險家德索托引進到美國東南部的。豬作為寵物飼養的豬跟隨探險者,由於植被茂密等原因,有些豬失散並在沿途繁殖,隨後這些豬成長為一個龐大的野生種群,幾乎沒有天敵來阻止它們繁殖。

據報道,野豬能在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繁殖,產仔量平均約為6頭,每年平均產仔1.5窩。研究表明,為了穩定野豬數量,每年必須殺死三分之二以上的野豬

狩獵助長野豬氾濫

狩獵在幫助控制野豬總體數量方面並沒有起到幫助作用,一些狩獵者把野豬運到新地點,方便有獵可。監測經常發現野豬突然出現在某些地方,通過從各地收集的基因樣本顯示一些新的野豬群體與不是附近的另一個地區的野豬屬於同一群體,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非法狩獵和運輸造成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州實際上禁止獵豬——田納西州、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都實施了禁止休閒狩獵的規定,以防止進口和放生野豬。

對應策略

美國農業部野生動物服務中心最近正在進行一項利用含亞硝酸鈉的誘餌控制野豬的研究,亞硝酸鈉同時可用來延長培根和熱狗的保質期。使用合適劑量的亞硝酸鈉可以在數小時內殺死食用誘餌的豬。更重要的是,測試表明,對於可能會食用死豬的動物無毒——豬對亞硝酸鈉特別敏感,但是亞硝酸鈉在豬體內很快就會分解,未代謝的暴露在空氣中分解。狼或者禿鷲吃死豬後,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吃了誘餌的豬在一兩個小時內死亡,肉會變成深紅色甚至是巧克力褐色,容易識別,不會供公眾使用。

但這至少還需要幾年的研究,再加上環保局漫長的審批過程,最早也要到2023年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且可能只會提供給聯邦或州特工。


科學閏土


生在我華夏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中國人流傳幾千年下來的飲食文化,真是羨煞美國人。您說鯉魚不好吃也就算了,畢竟做魚真的是一門高深的手藝,做不好,還真不好吃。

但是,這個鯉魚做好了,味道也是超級棒的,不然,市場上人工養殖的鯉魚,也不會賣到6元1斤了。不是跟您吹,小編昨天就是做的“鐵鍋燉鯉魚”,那味道,甭提多好了。

書歸正傳,說道野豬肉,在咱們華夏,可是買都不好買的正宗野味了,而且吃野豬不犯法,就是數量太少,吃不著啊。

所以,解決野豬的辦法很簡單,派一些川菜和湘菜大廚過去,讓老美嚐嚐正宗的野豬肉,然後花錢引進的中國的專利烹飪技術,估計,要不了幾年,美國野豬都得絕種!


玩家居的王大叔


其實99%的都不知道,發育成熟的公豬跟生過幾胎的母豬根本就沒有任何食用價值,母豬肉很多人應該知道是咬不動,沒有閹過的公豬肉,根本不可能食用,打個比方,如果煮一鍋公豬肉,那臊臭能堪比生化武器,我們平時吃的豬肉,百分百是閹了的公豬和99%沒有生育過的母豬。


春天的辛福


野豬肉不好吃。一股腥臊味。或者說還有一股青草味。有點難以下嚥的感覺。而且肉質粗糙,味同嚼蠟,吃到嘴裡不知道啥感覺,更令人討厭的是不容易煮爛,一般的鍋煮爛恐怕要2-3小時。

這玩意到了美國,可能不適合烹飪,美國吃豬肉一般是煎豬排煎豬肉,或者是吃一種冷盤的類似於我們的醃製豬肉。野豬煎豬排可能根本就是咬不動,放到嘴裡怎麼好的牙齒可能都不行,大概率是既硬有彈性好,就像咬橡膠一樣。煎野豬排,可能更加不幸,美國人使用刀叉,怎麼切得開野豬排,即使切下野豬肉,放到嘴裡也是嚼不爛吞不下。

另外野豬那股獨特的騷味,是不是適合美國人飲食習慣,筆者沒有問過,無從知曉,但是我個人,就是白送也不想吃,實在令人難以適應,難以下嚥。

飲食強求不得,野豬肉就是再多再便宜,如果不願意吃,自然就氾濫成災。


杜坤維


野豬肉可以吃,但是味太重,不好吃,而且野生的東西,不乾淨,打到之後基本上都是挖坑埋了。





0有拖延症的急性子0


為什麼美國人不吃野豬?這就要從野豬的起源說了。

野豬最早是歐洲人帶過去的,但由於美國傳承下來的文化和價值觀,導致野豬的數量不降反而每年呈上升的趨勢。

曾經有個美國人在網上詢問,為什麼中國的野豬不會氾濫,是中國人吃了嗎,野豬肉不騷嗎? 很顯然這位提問的美國網友不瞭解中國,在中國雖然有一些地區野豬莫一時段氾濫,但是我們人多啊各個還都是吃貨,別說野豬肉螞蚱肉也能做成一盤好菜,要不是法律保護,野豬恐怕早就從中國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