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潜龙158238209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无思无虑,不妄为。“无不为”,按照常理理解,应该是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都可以达到,或者是指所能做的事无所不包,所能达到的境界无所不至。

这句话有问题。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要义,没有争议;“无不为”的观念在《道德经》则显得很另类。它和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表达的一贯思想是矛盾的。

我认为有关考证是对的:《道德经》的早期版本,和王弼注的本来面目,不是“无为而无不为”,应当是,或者象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那样表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或者象帛书甲、乙本在对应今本的第三十七章那样,不提“无不为”,只提“道常无为也”。

从各传本看,“无为而无不为”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相矛盾的。可以认定,“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才符合整部书的表述和意思,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错误的文本。

错误发生在哪里呢?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本子,都和王弼本一样,在第三十七章里,都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但上世纪出土的帛书甲、乙本却是“道恒无名”。郭店楚简本是:“道恒无为也。” 郭店楚简本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本子,也是公认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始面貌的本子。进一步支持郭店本的还有后来发现的北大西汉竹简本,竟然也是“道恒无为”。“恒”应当是原文,“恒”改“常”是避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无名”和“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其中的“无不为”是后加的。

怎么加上去的?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并非老子本意和《道德经》初文,它是战国末期出现的一种观念,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改造。这种提法出现在庄子外篇、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它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理念,但和《道德经》的思想有根本不同了。今本《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文字,是随着“无不为”理念的流行,为了和老子拉上关系,就直接进入了《道德经》的传写之中。

到底是何时改的,这还不好说。看起来,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他们所依据的本子应该还和帛书本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改动,时间比较晚,但是影响很大,各传世本都未幸免。

“无为而无不为”,是以“无为“无不为”的目的,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目的性,这是它和老子《道德经》“无为”本意的根本区别。老子的“无为”是无思无虑,无执无欲,本乎自然。后来的道家,觉得只有“无为”或者“无以为”,无论如何是不能治世的,为了顺应现实政治需要,让道家能通俗地为人接受和参与政治,开拓了新思路,用"“无不为”作为“无为”的目标。

正面看,这句话对于道家政治思想的功利化、现实化,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赞成黄老思想,这句话是可以作为理解道家的格言。但是,对于《道德经》,则对“无为”和“无不为”应做到要泾渭分明。





热带雨林的午后


大家好,我是清唱书生,很高兴在此分享一下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无为”这一概念,它是《道德经》里面一个核心的概念,而正因为是这样一个核心的概念。所以对它的理解是怎么样阐释,就牵涉到了对整个《道德经》系统的理解。

“无为”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看,是很容易给人一些误解的。所以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其实也就是按照误解的这个层面,去理解了“无为” 。看到 “无为”就以为是无所作为,所以他们就认为《道德经》的哲学是,消极的哲学。

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下《道德经》的“无为”。“无为”它是一个动词,既然它是个动词,所以它就有个对象。他这个“无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对外在事物要“无为”,那么我们理解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在人生奋斗、在事业的发展当中,不要强求,不要依赖,不要破坏,不要干涉外在的事物,不要通过外在事物这种途径,来成就你的东西。总而言之,它的一句话就是说,不要通过外塑的方法来达到成功。

既然不能通过外塑的方法来达到成功,我们只有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成功呢?要通过内修,这一点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发现《道德经》里面讲的更多的是什么?自知、自明、自强、自足,自己要怎么样,自己要怎么样。人要自强,通过自强,通过内修,让自己成为最强大的那个人。只有你的能力是发自内部,是你自己本身能力的时候,那么你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很强了。你有了自强的能力以后,你就能做到无不为了。

所以《道德经》里面有一句看起来很矛盾的话: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无为就是无为,无不为就是无不为,怎么无为又到达无不为呢。其实就是刚才我说的那样,无为,是对外的,对外的事物不要强求,不要破坏,不要干涉,不要依赖。那么既然不要强求,不要干涉,不要依赖,不要破坏外的事物。我们就得自强、自修、自修、自明、自立,我们就自强了,我们一旦自强了以后就无所不能,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好了。

就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要靠人家吹捧你,不要靠人家表扬你,也不要靠拉拢关系,不用靠炒作。这些东西都是依赖外在事物,这不是无为,这是过多的人为。那么如果是你自己有本事,有能耐,你用不着太多的东西去帮助你,你可以自己谋得发展,自己成长、自己经营、自己规划。当你具备了这些能耐以后,你就无所不能了。这才是《道德经》里面真正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杨远义—佛伶



为字有两种读音,一种念第二声 [ wéi ],释义很多,这里应该是 “做、行、做事”的意思;令一种念第四声 [weì],释义也很多,这里应该是 “作为”的意思。整句话应读作“无为[ wéi ]而无不为[weì]”。

这句话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表面意思不做什么并不是不做什么,真实意思并没有那么简单。说的是人做事情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不能干预自然规律运行,不能无中生有,不做错误的、毫无意义的、毫无价值的事情;而是要在规律指导下,要积极主动地进取拼搏,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才能有所作为。

如同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困了就要睡觉、冷了要加衣服一样,这些都是规律,违反这些规律,健康将大打折扣。


一家之言,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关注安全人视线头条号,欢迎评论,感谢分享。


安全人视线


道家主张“无为”世人共知,历来解释却难以服众。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直译是:什么都不用做,结果什么都做好了。近乎诡辩甚至悖论。专家的解释则弯山曲水,洋洋大观,争持至今未有定论。粤语有一解或可参巧:“为”,一般释为“做”(做事),其实上古通假有多种用法:既可通“会”,指会见,亦可通“卫”,指护卫;更可读“wei”,即粤语“会”,褒可指精明、能干,贬可指精乖、狡猾。《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巫尪何为?”又,《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女何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何为”犹“何会”,意谓有什么本事。《吕氏春秋.慎大》:“墨子为守攻。”又,《吕氏春秋.达鬱》:“故水鬱则为污。”“为”亦“会”也。百里奚妻唱《扊扅歌》:“今日富贵忘我为。”“为”指能干。用粤语解释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表述为:聪明的人不一定什么都“会”,更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只要任用贤人达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么事都能搞得掂。这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通俗表述,与道家“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后世经家把它弄得玄之又玄,实乃牵强附会之说。


望君山人


老子说的“无为”思想,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尊重天道,遵循事物发展的因果客观规律,切勿耍聪明,玩技巧,违背了自然客观规律,导致失败的结果。“无为无不为”。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手机用户5498255127


"无为而无不为″前者与后者语音读法有异但所体现意义相差甚运。意异相左。"无为而无不为″意义之"无为″指顺其自然,不妄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无不为″指没有一件事是无所不能的。世间万物都具两面(正反)性,福兮祸之倚,祸兮福之忧;无中生有,有生于无;"上善若水″善之助,故不争之遵寻。知人之智,自知者聪。若将此句语音相改,其不是画蛇添足,违背自然常规不妄为…。国家、集体、个人之"无为″深谋远滤


摇曳风筝84481446773


个人认为,对“无为”的错误认识源于对“有”的错误理解,应认真琢磨第一、二两篇看懂“有”,然后就能正确认识“无”和“无为”了。

理解“有”应根据“母”这个线索、思考女人说“我有了”这个情形,可以得知“有”是“知道了”,“无”是“知不道”,从而把握“无为”是“无意之为”、“非刻意之为”。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