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如何用“自己”去工作?|聽Mark Yang老師談諮詢師的成長之路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簡單心理Uni

課程/實習/督導/同伴

學心理諮詢,來簡單心理Uni

今年9月,簡單心理在「心室」舉辦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一期學員畢業典禮。

經歷200多個日夜,完成近300個小時的學習和督導、30多次課外作業,並肩經歷3種助人實習後,30位1期同學終於正式開啟了作為諮詢師的職業生涯。簡單心理實習諮詢師平臺和「心室」的免費諮詢室,也為他們的執業提供了線上+線下的全方位支持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很多小夥伴曾經遺憾錯過了這次活動,為了響應大家的呼喚,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將再一次帶你回到夏末的溫暖中,重溫Mark Yang老師為我們帶來存在-人本主義諮詢師的成長之路的講座。讓我們在Mark老師講座的文字稿中,傾聽他與大家分享的關於諮詢師如何用自己去工作“let it be”的諮詢智慧吧。

今天的講座,談到的內容是怎麼來培養一個諮詢師?不過因為我自己是存在-人本取向,所以今天加了一個怎麼培養存在-人本諮詢師,其實我覺得這和學派不是特別相關,培養諮詢師很多基本東西都是相通的。所以開始前,我先問大家一些問題,一起來探討,然後一起面對這個問題:怎麼來培養諮詢師?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諮詢師,是諮詢裡面最重要的工具

Mark:在諮詢裡面最重要的工具是什麼?

學員:諮詢師。

Mark:多少人認同在諮詢裡面最重要的工具是諮詢師,諮詢師的什麼呢?

學員:人格和靈魂。

Mark:如果這是最重要的話,我們怎麼樣來培養一個諮詢師的人格和靈魂?

學員:接受個人體驗。

Mark:OK,接受個人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所以,此時此刻我也希望,如果我可以做得好的話,希望大家慢慢得可以在這個場域裡面去體驗某種東西。回到體驗,什麼是體驗?

學員:思考。感受。覺察。觸碰。

Mark:覺察,awareness。接觸,觸碰,怎麼來觸碰?不是身體上的觸碰,是靈魂的觸碰。回到之前的問題,怎麼來培養諮詢師?好重要的問題。如果上課的話我們會講到卡爾羅傑斯,他談到說,

諮詢師的一部分責任是創造氛圍,如果我們能夠創造氛圍,來訪者就有可能成長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Mark:一步一步來。你們剛畢業,我想在你們腦海裡都有一個又一個想象的畫面五年十年之後,你會成為什麼樣的諮詢師。可以想象你想成為的諮詢師的畫像,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在你的想象裡是誰嗎?

學員:卡爾羅傑斯

Mark:Rogers,好選擇。還有嗎?

學員:亞隆。

Mark:亞隆小時候每週讀兩三本傳記。一直在圖書館泡著。最近他出了書,坦白講,看他的諮詢,跟我的想法是有些差距的。不知道是他變了還是我變了(笑)。還有嗎?

學員:沒有一個人,自己。

Mark:現在就不是自己嗎?

學員:也是自己,只是不停會有變化,是一個迭代的自己。

Mark:是困惑的自己、不清楚的自己,是嗎(笑)?有膽量。“自己”,這是我想找的答案。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培養自己,是諮詢師培養的最終目標

培養一個諮詢師,到最後目標是什麼?是培養自己。開始的時候,山是山,水是水。之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到最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目標的話,在我們心裡有一個夢想,有一個榜樣。我也有自己的老師,我慢慢會覺得培養諮詢師,是繞一圈,回到現在。不過猜想,你們還是跟兩年之前是不一樣的。

在諮詢裡講培養,是讓你回到自己,相信自己是怎麼做到的。真正的self identity是在關係裡面創造的。我們的來訪者的成長是在我們諮詢師的reflection裡創造的,在我們的回饋裡面、眼光裡面成為他們自己,所以這份reflection很重要。我認為重要的是創造的環境,讓你回到awareness

在存在心理學裡我們談到深度,是depth psychology,深度不是那個往潛意識的深度,這個深度是通向自我的,是那個深度化的自我

。如果我可以做到的話,我希望能把你們帶到你自己。我覺得之前,需要創造一個氛圍,所以學生、你的來訪者可以從這個空間裡去探索、創造他自己,需要把這個空間給留出來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Let it happen”

來自網球教練的啟示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作者是一個網球教練,我自己也喜歡打網球。不過這個網球教練是用

正念的方式來教打網球的。他教一個初學者網球的方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說“let it happen”。你瞭解嗎?怎樣let it happen?他舉了一個例子:

兩個教練,一個教練是跟你講techniques(技術),打球的手感是怎樣、節奏如何、重心在哪兒等等,有好多步驟和標準,你學了之後就先去打,然後糾正你,調整節奏、手感。開始的時候作者就是這樣教學,強調技術,但他發現說這樣比較慢。

後來,在學習正念之後,他就改變了教學方式,他對學員說,“你先看我打十個球,再換你打十個,然後我們重複再來幾輪。”

你覺得你會想找哪一位教練?

學員:要看階段,如果我能一點兒網球基礎都沒有那我就先找第一個,如果我是有基礎的,我就找第二個。

Mark:這叫邏輯,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先(找第一個教練)把技術學好,再找第二個,是有邏輯的。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大部分人的確會想找第一個,你會發現第一個能較為明顯得看到效率,因為它一直在講技術。第二個教練,去看他的話,可能他只做一個簡單的示範,偶爾他會提一點建議。大部分家長會看效率,不過想想看,孩子的認知過程是什麼樣的?

第一個,當孩子跟他開始學打網球,孩子心裡慢慢會有一個聲音在那兒,“我應該怎麼打?”。

第二個的話,它是有另外一個觀點,也就是,

你本來就知道怎麼打。你可能會納悶:“怎麼會呢?我還是個新手啊,還有好多要學習啊!”教練只是回答,“你在打這個球的時候,我需要你專注到看到那個球的紋路,而不只是看過那個球,我只需要你看著那個球再打。”結果作為統計,你們覺得哪個效果更好?

學員:第二個。

Mark:為什麼?

學員:整體,而不是一個一個割裂的。

Mark:整體論,回到了哲學層面,還有嗎?

學員:專注在當下

Mark:對,是在當下。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專注在當下

該做什麼自然會冒出來

其實那些東西已經有了,怎麼來打這個球的潛能,本來就在。只是他要讓那一部分潛能出來,或者說,“let it happen”,讓那一部分出來。當然還有focus,聚焦,你可以聚焦在球上,節奏上,聚焦在某個點上。let it happen,把那個聲音給關了。還不夠嗎?

現在你們之中有多少人開始在接個案?有多少人在個案裡用的東西、談的東西,是在書本里面學到的?實際上,在諮詢中用到的,還是在你與書的作者的對話、在與你的督導師和諮詢師的互動體驗中,體驗到的。講講半個小時,但是如果你真的去打,做不到。經過自己的體驗,你把體驗帶到你的諮詢中,再去創造

哪些是書本里的問題?哪些是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被區分嗎?這個其實是在南京辦的存在心理學大會上,我從一位心理諮詢初學者那兒學到的,他說,“

雖然我只是一棵小草,你們是大樹,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差不多。

沒錯,如果我可以把我學到的所有技術放下的話,那些技術其實已經都有了。但是,如果我只是一直在想某個技術,是永遠找不到那個技術的。當我們嘗試放下,專注到當下,在場,去觀察,那時,我們該做什麼就會自然冒出來——在放鬆的時候。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let it be

我們一輩子都在做準備

很多學生來問我,我什麼時候該問來訪者什麼問題,什麼時候該放空?我什麼時候應該使用共情?這些都是好難回答的問題。當然如果他想要的是一些觀察到來訪者的哪些表現(意味著什麼),這倒是可以知道。但如果是想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我相信其實每一個人已經知道,它本來就在

因為,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跟你喜歡的人去約會,然後跟ta在一起了。到了某個時間,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結婚?你怎麼知道呢?我知道:ta如果眼睛閉起來的話(笑),ta如果眼睛沒有閉起來呢?如果ta靠近了一點呢?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在場的話,感受到那個“本來就在”,慢慢我覺得你就會知道如何培養出、創造出關係。是不是有點抽象?通常我是這樣跟學生說,其實你已經準備好了,其實你一輩子都在做準備。如果把技術放下的話,那些東西都在手法上,不過不代表說不需要去學。是需要去學,開始的話還是要有山,還是要有水,不是完全虛空的,只是說它們一直都在。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這方面我自己是怎麼體驗的呢?記得以前在研究所,我休息的方式是去讀小說。那時我好內疚,我有那麼多的書應該要讀,怎麼能把讀書的時間拿去讀小說呢?我特別內疚,於是就把那些書拿來讀,卻怎麼也讀不下去。

於是,我慢慢發現,其實我需要空,我需要休息,我需要那個時間,我需要去讀那些無聊的小說,我才能有時間去讀書。我慢慢發現自己讀的那些無聊的東西,慢慢在我諮詢裡面出來了,不但只是一些理論的東西,某些小說裡面的故事,慢慢也跟著出來了。

所以,這些其實都是準備,我們已經在做準備,一輩子都在做準備,這是“good news”。那麼“bad news”是什麼呢?——學不完了,是“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真的要去學,“let it be, let it happen”,這是一輩子的東西。道理五分鐘就明白了,去做出來卻是一輩子的事。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Mark:現在,請大家覺察——如果我們回到當下,你覺察到了什麼?

學員:坐在這裡內心很舒適,像是被包圍著的感覺。

Mark:這種體驗的話,希望你能帶到諮詢室。身心活化,具身化。剛也談到創造氛圍和環境,有時候會跟學生講,“Don't tell me, show me.” 我希望能在這個過程裡給你們創造一點點氛圍,可以讓你學到,什麼是show,什麼是let it happen。

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香港做的個案督導的案例:

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諮詢師,我覺得做他的督導,很大程度上我希望自己沒把他帶偏。他很願意去冒險,我就需要做他的矛,然後他做事情。他說,“好,我想要探索人生。”

他特地跑到廣州,在一個癌症療養院。有一天他跑來跟我說,“老師,我想分享一個體驗。”在醫院裡面他見了一個老軍人,不願意繼續接受化療。院方擔心他會抑鬱,讓這位諮詢師朋友去和他談一談。

醫院病房裡幾張床鋪都有病人,床邊也都有家人,可能比較鬧。他進去以後,老軍人床邊沒有家人,他就到他床邊,想和他談一談最近怎麼樣。老軍人其實最開始不願意談,

那他就想至少坐在老軍人旁邊陪伴他一段時間

這位諮詢師朋友就想到自己在學習的課程,想到很多時候在做類似哀傷的課程,當知道來訪者時間不多的時候,對來訪者而言,重要的是unfinished business-未完成事件

那他就問老軍人,“我想聊聊看最近發生了什麼?”,“你最後還有什麼願望?”,“你還想要吃什麼呢?”他一直陪著老軍人,直到老軍人願意跟他講話,“好吧,你一定要問的話,我就跟你講吧。我的願望是,我有一個孫子要出生了,我想要見到他。我的痛苦是,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抱到他。”

這要怎麼幹預?在不在場?解決不了痛苦。諮詢師朋友就說,自己開始跟老軍人分享,他第一個女朋友得了癌症,過世了,他就跟老軍人分享他自己的遺憾,把痛苦拿給他看。聊完,老軍人說,“我還有個願望。”你猜想他的願望是什麼?

是他的初戀。他的初戀不是他的妻子,但他的初戀也去世了。他說,“

我希望可以到我初戀的墳墓前去送一朵花。”

什麼花?”

丁香花。”

好,有事幹了。如果是你的話,怎麼辦?諮詢師這時候可以怎麼用自己去工作?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帶他去?陪他去?不過也有可能去不了。跟他談一談丁香花有什麼樣的意義?說不定可以幫他把花帶去?可以讓他寫一封信幫他帶過去?

其實大家想的都很有創意,我相信如果換作你,也能做好。所以其實這些東西都在,我們不需要向書本去學習什麼。

那這位朋友就開始唱,“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

最後,我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誰是學生?誰是老師?我自己非常自然地、不停地催促他,“快點說,快點說。”我覺得我好享受,他把我帶到了那個場域。這位諮詢師朋友說,“因為我經歷過我女朋友的死,我知道那首歌。我覺得我只是幸運得碰到了他。”

所以,一切都在。我問他,“然後呢,然後呢?”他說,“慢慢的其他床鋪的病人,大家都安靜了。這一刻,老軍人流了淚,說,‘謝謝’。”

其實,東西都在,只是你願意不願意去打開,如果是願意打開的話,你一定是深深得在生活裡有

體驗的。所以說,一個好的諮詢師,是願意去用自己去工作的,去let it happen。

好的,講座就到這裡,謝謝!

-本文案例中涉及到來訪者的真實信息,

均已經過嚴格的模糊處理-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你也想成為心理諮詢師嗎?

「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諮詢專業化時代,選擇更懂得諮詢師成長的訓練

2年|小班|理論+實習+督導

5月春季班 正在招生

掃碼查看 | 500+學員選擇的金牌課程

猛戳原文鏈接,直達課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