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才”来为清华造假学霸开脱,你是对天才有什么误解?

金庸先生曾说过,年轻的时候崇拜英雄,慢慢大了之后,才逐渐知道英雄都有自己卑鄙的一面,有他见不得人的一面,的确,人类社会中的不少天才人物,私德有亏。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天才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

这几天,关于清华某位网红学霸私生活“不检点”的传闻在互联网上不断发酵,后来又有人扒出该学霸学术造假、辱骂威胁他人的录音等材料,该网红学霸的形象一夜之间崩塌。

其实,涉及私生活方面的,只要是成人、自愿、私密,不违背法律和道德,不侵犯他人权益,我们就不应该以公共场合的标准来评判。但如果是学术造假、人身威胁等问题,这既是私德问题,牵扯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与公共利益有关,据此清华方面应该予以调查,然后给个说法。

因此,事件的是非本不难评判,但有意思的是舆论的反应。有一种论调颇具迷惑性。他们是站在清华学霸一方的,理由是:清华学霸是个“天才”,历史上许多天才的人品和私生活都不咋地,我们不应该以对待凡人的标准来对待天才,我们应该允许天才犯错,应对他们更“宽容”。

天才与白痴的标签

这就是一个值得澄清的议题了:什么是天才?《最强大脑》《一站到底》等综艺节目里那些被立天才flag的就是天才吗?历史上的不少天才有私德污点,这就意味着天才有道德豁免权吗?

这起风波中的清华学霸曾上了综艺《最强大脑》,这是一档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号称“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因此,这档节目请到了不少在记忆力、辨别力、运算力等方面有超强能力的人来竞技。

这档节目令人诟病的一个点是,它太爱立天才flag了,甚至涉嫌造假或纵容造假,让观众误解了对天才的认知。比如该节目曾请来一个“白痴天才”,智商只有56分,和常人比起来就是所谓的“白痴”,由于同学们嘲笑他,学校也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于是将他劝退。而这位“白痴天才”却在节目中开出16位数14次方,让观众惊呼他是个被忽视的天才。

事实上,像所谓的“白痴”标签是对他的一种偏见一样,给他贴上“天才”的标签,也是一种非善意的捧杀。一方面,就像有人揭秘的是,16位数14次方答案的前两位只有三种可能,分别是11,12,13,前三位也不过22种可能。这是可以靠长期的训练记住的,并非什么天赋。

另一方面,诚如心理学者唐映红所指出的,事实上,这档节目所能展现的那些记忆达人、辨别达人或者运算达人,他们所展示的不过是人类大脑最基本的一些智力特质,他们只是在某些基本智力特质上高出绝大多数人而已。有这些特质,却绝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天才了。“日本京都大学的动物学家松泽哲郎早在10年前就在对黑猩猩的一系列测试中,发现黑猩猩的某些记忆和辨别能力超过人类。换言之,仅仅是PK诸如记忆力、辨别力,人类未必能比得过黑猩猩。人类的智力优势其实反映在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对社会适应、沟通、理解和共情。”

市面上所谓的“记忆大师”,有高出所有人的记忆能力,却并不意味着他也有着高超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这就像即便一个人能够背出圆周率的后面300位数,也并不意味着他能够理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境,或者利用圆周率解析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由此看来,天才或许有某方面的杰出天赋,但天才的更本质属性应该是创造,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天赋、勤奋、努力等在某一领域有独特的创造和发现,并且助益于社会与文明。

(视觉中国/图)

天才的“私德”豁免权

一个学术造假、精致利己的人,她或许真的很聪明,是学霸,但称不上天才。天才的标准很高,我们不该滥用这个词,不断拉低它的标准,这既是对真正天才的亵渎,也是对不够格的人一种捧杀。

退一步说,假设这位“手握六项发明专利”的清华学霸是天才,她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她具有道德上的豁免权?

的确,人类社会中的不少天才人物,私德有亏。比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将自己的五个亲身骨肉丢在弃婴所;浪漫诗人雪莱实际上是个沉溺于性爱派对的浪荡子,婚内出轨;马克思也有私生子;存在主义大思想家萨特私生活上也非常放荡;爱迪生是沽名钓誉、疯狂毁掉对手的伪君子;海明威爱说谎……再看看国内的某些天才人物,有些人私德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人或许会想起金庸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年轻的时候崇拜英雄,慢慢大了之后,才逐渐知道英雄都有自己卑鄙的一面,有他见不得人的一面。”这的确很容易让人的价值判断陷入一种虚无状态:你看历史上那么多天才私德有亏,所以对于那些私德有亏的人我们应该包容,因为搞不好他们就是天才呢。

这是错误的。一方面,许多天才私德有亏,并不意味着,私德有亏是成为天才的必要充分条件,即便是金庸先生的话,他所谓的“英雄都有自己卑鄙的一面”,只是一种话术,是绝对的、片面的。另一方面,才华与人品虽然不是正相关关系,天才的私德有亏,并不会抹杀他们的才华和贡献,但同样地,天才的才华和贡献,也遮掩不了他们私德上的污点。这是两码事。任何人都不具备道德上的豁免权,哪怕你是天才。

所以,以“天才”来为清华造假学霸开脱,是站不住脚的。但我也不愿见到,舆论因为他人私德有亏,就彻底将一个人棒杀。如果历史上的舆论都是如此,很多天才就不会诞生了。私德上有问题,那么该承认错误就承认错误,该付出的代价也勇于承担,而如果真的有成为天才的天赋和可能性,我也要祝愿这位学霸痛定思痛,继续在学术上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