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今天是12月12日,是繼“雙十一”之後的又一購物狂歡節,各種優惠活動層出不窮。但關於82年前的今天的記憶,似乎已經逐漸湮滅在歷史的烽煙之中,成為歷史書上的隻言片語。

記得張學良說過一句很令人費解的話:“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歲,以後就沒有了。”他虛歲三十六歲那年,發動了當時震驚全國的西安事變,使得蔣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內戰,全面抗戰也隨之爆發。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幾年前遊歷古城西安時,到過西安事變紀念館。紀念館是當年張學良公館的舊址改建的,門口一側寫著“張學良將軍公館”幾個字,在西安事變五十週年的時候正式對外開放。故居五間廳裡的陳設擺件一切如舊,具有濃厚的民國風格和陝西風味,彷彿八十多年前生活在此的人們並未走遠。但是,西安事變史實陳列的一系列展覽又在訴說著多年的興衰交替和西安事變的重大歷史意義。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全國民眾抗日熱情高漲,給實施“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國民政府造成巨大壓力。受到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以及人民抗日運動的影響,張學良對蔣介石多次勸諫,但都以失敗告終。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於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並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

12月23日,由宋子文代表的國民政府和由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代表的西安方面在張學良公館西樓二層開始正式談判;24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等條件;25日蔣介石獲釋,由張學良陪同前往洛陽;26日,蔣介石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忘記西安事變?為什麼不能忘記西安事變?不僅僅是因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國共聯合抗日,更是因為這是無數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視死如歸精神的體現。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扭轉了時局。我們應該記住的不是戰爭本身,而是戰爭給我們帶來的苦難和在戰爭中一個民族空前團結的力量

。“西安事變”昭示出愛國、統一、進步的思想和團結合作、不怕犧牲的精神,後人更應當牢記歷史,繼承發揚張、楊二位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

新時代的我們,不必再因為戰爭感到恐懼擔憂,可歷史的印記深深銘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成為我們骨血裡生生不息的暗湧。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距離我們也不過只有短短的八十年。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

30多萬人。正如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面牆上所寫的那樣:“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如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哭牆”上的名單又新增26人,歷史和戰爭的見證者們陸續離開了,但薪火相傳的中華民族卻永遠不該忘記。

古語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所有的和平幸福都是先輩們用頭顱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不應該忘記,更不能忘記。

繼往開來,責在吾身。

來源 | 天外學生記者團

文案 | 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