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隋朝的打下的基礎,唐朝還會那麼強大嗎?

歷史愛好用戶


題主的標題有很大的問題。隋朝打下的基礎?拜託,隋朝打下的基礎已經敗完了。唐朝是在關隴貴族的支持下,消滅多個割據政權,重新統一全國。可謂是重新創業。此時的經濟,國力,人口比起隋朝不及三分之一。可見唐建立時候的底子是怎樣的薄。

很多人沒好好研究就覺得唐朝輕而易舉的摘了隋朝的果實,但這個果實是爛掉的,而且摘的也極不容易。唐朝可是用了百年時間讓這個果實恢復到原來狀貌。

再說說,隋朝摘北周的果實那才叫果實,營養豐富,個頭大。正因為有豐富的營養,隋朝短短几年國力便前無古人。要說北周給隋朝打下基礎才準確。


蘭亭新苑


可能會,但不會那麼快。唐朝是典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隋朝,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中除秦以外最短命的王朝。但是,隋的地位卻非常重要,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說法,中國歷史歷史又進入了“合”的階段。而且之後,除了五代十國的幾十年,中國歷史基本上再沒有分裂過。



隋雖然短暫,但是不乏輝煌,隋的很多制度都對後來的王朝有很大的影響。

政治上,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豪門世族的權力;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以及後世的政治制度。


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並取得了降服突厥、征服林邑、馴服契丹、收復琉球,震服伊吾等一系列的成就;

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還興建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建立大興城和東都洛陽


這些都對隨後的唐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


子說非說


單從經濟領悟講,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說,京杭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水系,使經濟融為一體,促進了交流和商貿發展,成為唐朝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而這個運河是隋煬帝開發的。還有西北,隋煬帝曾視察西北,舉行了西域各國會盟,這也為唐朝絲綢之路的繁盛打下了民意基礎,也是唐帝國經濟來源之一。可以說,唐朝的經濟是建設在隋煬帝的基礎上的。



而在其它方面,政治體制上,雖然唐朝也延續了隋朝的體制,人才選拔上延續了科舉制度,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唐朝的人才濟濟和隋朝沒有半點關係,因為制度這個東西只是一種手段,真正決定一切的人。唐太宗選賢任能,武則天也是人盡其才,唐玄宗早期也做得很好,君王有頭腦,一切都水到渠成。唐太宗和隋煬帝兩種治國方式已經說了這一切。文化領悟,唐朝的文化繁榮也和隋朝沒有半點關係,唐詩的繁榮也不是隋朝打下的基礎,和科舉制度也沒有半點關係,唐三彩瓷器的華美,《霓裳羽衣舞》的悅耳動聽都是唐朝那個時代獨有的特點。唐詩整個王朝塑造下,民間自發形成的一種現象。李白斗酒詩百篇,王勃二十出頭就寫下千古《滕王閣序》。這些,都是屬於唐朝的。
其實,唐朝早期的繁榮和唐朝皇帝個人離不開,唐太宗在治國方面堪稱典範,他手底下能人眾多,君臣同心同德,武則天“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唐玄宗早期也不錯,加上唐朝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於是產生的化學反應和靈感。至於隋煬帝,現在很多人對隋煬帝推崇過度了,是要正確看待,但他不顧國家承受能力的治國方式完全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此簡單的把唐朝的繁榮歸功於隋朝的基礎,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史界觀


上次說了歷史是由勝利者來寫的!歷史學家把隨煬帝寫的一無是處,恰恰是為了證明李唐的偉大,唐朝創造的輝煌的確是在隨朝堅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史實為鑑。

隨朝在中國歷史上有推陳出新之功,只因改革太急,觸及了士族集團的利益,造成崩盤。但隨朝在中國歷史上功勞不小:1,貫穿中國南北的大運河更是有歷以來偉大創舉,與修建長城同功。2,科舉制的建立,打破長期士族把持的朝政,為國家輸送大量優秀人才。宰相起於州部,將軍來自卒伍,徹底打破階級固化,形成靠能力搏取功名。3,設立三省六部制,完成國家管理的頂層設計,各朝照搬,應用到令。4,三戰高麗,造成大量的人物力,財力損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為李唐削弱外番勢力,保證了國家邊防安全,至今半島的重要地位擺在那裡。

所以說唐朝的成功是在隨朝基礎上完成的,隨朝的失敗因為雄心太大,沒有考慮當時國力,國情,造成資金鍊斷裂,終成崩盤,被大唐成功收購,鑄就大唐的輝煌,但隨朝在歷史上功不可沒,兩朝本就是至親,難以割捨,史稱隨唐。



雲中飛2017


關隴軍事貴族,租庸調,科舉,這些都是一脈相承。隋文帝摳了一輩子攢下的家底保證李世民一上臺就能夠迅速回血幹倒突厥。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南方得到充分開發,平息安史之亂以及後來打擊藩鎮割據全靠南方輸血。三徵高句麗,使東北最危險的隱患大傷元氣,太宗高宗再接再厲,輕鬆摘了桃子。從鮮卑到遼,金,蒙古,清,皆從東北發家,這種超越時代的戰略性眼光只有本朝太祖才能相媲美。


義字頭陳大路


唐朝是隋朝的延續

很多制度都是隋朝創立的,比如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度等。這些制度在唐朝的時候得到繼承和發展。

經濟上,隋朝經濟發展實際上是相當不錯的,隋朝糧倉的糧食儲備相當的充分,到唐朝二十年都沒用完。隋朝大運河的開鑿一方面是由於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統治的要求,但是在唐朝這條河才真正充分發揮它的功能。

其實這個說法也不是非常好,你說唐朝是隋朝的延續,其實中國的歷史是沒有中斷過的,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是對前面發展的延續,或多或少繼承和發展了前面王朝的制度文化等。

如果你說隋朝是唐朝的過渡,也是可以說得通的,從魏晉南北朝到唐朝中間確實有這麼一個隋朝,它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王朝。因為它很短暫,所以你可以說它是一個過渡。

這兩種說法都是可以成立的,而且個人認為這兩種說法是不衝突的。你問這個問題好像是把兩種說法對立起來了,我覺得沒必要對立起來看。

其實套用漢承秦制,那麼隋朝同於秦,唐朝同於漢。唐朝傳承了隋朝的許多制度,比如科舉制,實際上是發於隋而完善於唐。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到了唐太宗時,更是發展完善,唐太宗看見眾多應考者時不是就發出了“天下英雄如吾彀中”的得意之詞嗎。到了武則天,首次出現殿試。。。。。再如,隋文帝實施的三省六部制

還有均田制不但影響唐朝,更是延續到以後。

所以,你說的唐朝是隋朝的延續從制度傳承上看是對的。隋朝是唐朝的過渡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也是對的,因為隋朝的大一統是奠定唐朝盛世的基礎,李淵和李世民是結束了隋的內亂,而真正消滅南朝的陳國統一南北的還是楊廣,他們的功績是不一樣的。


奮鬥的陳先生


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可以肯定,沒有隋朝打下的基礎,唐朝得以建立並迅速強大必然受到諸多制約,從社會生態、經濟基礎、人才儲備等都無法在短時間支撐發展。一旦陷入長期軍閥混戰,必然被隨後虎視耽耽的外族尋機突破。即便最終得以統一中國,恐怕也沒李傢什麼事了。歷史成敗有其或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所謂的"因緣際會","天時、地利、人和",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一群人,才能成就特定的偉業。看似不經意的一件事、不起眼的一個人卻可能左右時局、改變歷史進程。更何況隋朝對唐代的深刻影響。


人生即江湖


說的好像唐朝一起家就擁有那麼大地盤似的,隋末天下四分五裂,突厥虎視眈眈,後來的四方臣服這一切不都是李淵李世民兩代帝王收拾出來的嗎


蹩腳特工


歷史上兩個比較短命的王朝一個秦,一個隋!秦開創了一個時代,才有了大漢王朝!隋朝的改革出現了大唐盛世!


華夏起點001


有個屁的基礎,隋朝建立之時好歹還繼承了北周和陳國四千多萬人口,唐朝立國初年有什麼?經過隋末幾十年戰亂人口不足兩千萬,可以說千瘡百孔,因此李世民繼位以後才寬徭薄賦,休養生息,人口也就慢慢的恢復過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