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的孩子會發光,別錯過培養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讀書的長度是需要鍛鍊的,當你每天多增加一點閱讀量,你自然會習慣,你的人生就會慢慢變得厚實,你的內心就會變得生動、善良、細膩、美好。”愛讀書的人會發光,有了書,就等於有了未來,當孩子們愛上了讀書,也就走進了未來。

愛讀書的孩子會發光,別錯過培養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父母都希望孩子愛上閱讀,因為閱讀的習慣就好比一種生存技能,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東西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所有迷茫和孤獨的日子都能與書為伴。那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從嬰兒時期就開始

讓小嬰兒隨時能拿到書,對於日後孩子和書建立起親近感非常重要。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接觸一些圖案很大、色彩鮮明的布書;等到孩子能坐起來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對彩色的識物大卡、大畫幅的畫書等一些可“讀”之物保持接觸;等到了八九十個月,孩子能滾、能爬時,你就會發現,他開始能偶爾拿起他的畫書,像模像樣地翻看了。

儘早開始這麼做,然後一直保持,到孩子一歲,開始走路、說話,他會偶爾專注地拿著他的書“閱讀”一會兒,孩子越大,他“閱讀”的時間會變長,再輔以大人的幫助、講解,他會發現,原來“書”也是好玩具呢。之後的兩到三歲,大人逐漸增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適齡童書,孩子慢慢就會把“看書”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

愛讀書的孩子會發光,別錯過培養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讀紙質書

真正的閱讀,是讀紙質書,真正的經典,也藏在紙質書中,紙質書的品質就在於長時間的內容沉澱和篩選。雖然現在有廣播、手機、電子書等新興媒介,但數字媒體的信息量過大,內容廣而粗糙,沒有像紙質書那樣經歷了寫作、修改到編輯成書。

從傳播學信息接觸的角度看,紙質書屬於視覺媒介,因為要佔據視覺,相對更需要專注。所以熱愛閱讀的孩子,會培養出更強的專注力,這對於孩子專心上課聽講和靜下心來做作業都是有益的。

不分“課內”“課外”

閱讀就是閱讀,它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學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同樣重要。把學齡孩子讀的書叫“課外書”,隱含了“課內”重要,“課外”不那麼重要;“課內”優先、“課外”靠後的意思。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理解閱讀的美好,而不是學習成就之外好不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學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務。所以現在開始,就把“課外書”三個字,從家庭語彙中清除出去,也從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不做計劃、不設目標

“散步式讀書”是最有樂趣也最有收穫。孩子不需要像大學生、學者那樣為了課程、課題、研究做有計劃的專業閱讀;孩子也不需要設定任何功利性的閱讀目標,否則興趣全無,閱讀成了任務;另外,不要要求孩子讀什麼書,或者不讀什麼書,讓孩子自己選擇他要讀的書。

在閱讀這件事上,大人越放手越好,不硬給孩子做計劃定目標,不硬給孩子推薦“好書”而是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隨意讀,他們會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邏輯,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豐美的閱讀世界。

讀書不“講書”

孩子對圖畫有天然的理解能力,如果只有圖畫,沒有文字,就讓孩子自己“讀”,如果有文字,而孩子還不認識字,就由爸爸媽媽來“讀”,照本宣科地讀,把書上的文字原原本本地讀出來,不要做引申、不要做引導,讓孩子自己去理解。

慣於被“講”書的孩子,從書中得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甚至根本喪失自己從書中獲取養分的能力,父母都要從閱讀引導者的角色退回閱讀輔助者的角色。

愛讀書的孩子會發光,別錯過培養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參與孩子的分享和討論

不要主動給孩子講書,但在孩子主動提起書裡的話題時,積極主動地、毫不勉強地參與討論。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否幼稚、是否偏頗,都不批評、不否定,只作為平等的討論參與者,貢獻自己的看法。

孩子表現出和大人討論、分享的興趣時,爸爸媽媽把自己當成孩子,積極投入討論是給孩子最好的反饋。你會發現,孩子信手拈來的故事、情節、典故,東拉西扯的聯想,不著邊際的比較,比你所能講的,實在是豐富得太多太多。

要有自己的閱讀習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無論是愛買看書愛買書,還是興高采烈地分享閱讀所得,大人對閱讀的熱愛會感染到孩子。

如果大人不愛讀文學書、歷史書、心理書、其他話題嚴肅的書也沒關係,還有輕鬆的旅行書、美食書可讀啊,開卷有益,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開始讀書,樂趣自然就會出現。

愛讀書的孩子會發光,別錯過培養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多買書,建立書架

別嫌書貴,書真的不貴。別嫌書多,書真的不多。給孩子買書時,不要求單本價格在多少之內,不限制每單金額,買幾十塊也好,買幾百塊也好,一套書幾百塊也好,都沒關係;不限制每月的買書次數,今天才買,明天又買都沒關係。

甭管房間多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架,如果條件具備,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房”。當孩子像擁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他會更容易和他的書建立親近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