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面價持續下跌!房企不敢拿!

時間來到2018年12月,各大房企的動作都非常多,從降價促銷,到全員賣房,再到內部購房,甚至強迫員工買公寓,似乎這一切都意味著,樓市涼了,房市冷了。

從數據上來看,超過7成重點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不僅降價城市數量在增加,降價幅度也在加大,雖然還有部分城市房價在上漲,但漲幅明顯在下降,樓市進入寒冬,已然成為共識。

很多人都認為,這種下跌,是嚴厲調控的作用,甚至很多人還在對調控的放鬆抱有期望,以為只要調控一放鬆,房價定會反彈,而且當下房價已經開始下行,國家很快就會放鬆調控了。

實際上,我們來看看當下的樓市形勢,或許比我們看到的房價下跌更加嚴峻。

一、土地大量流拍,房企不敢拍地

大家都知道,每一輪樓市的暴漲前奏,都是地價的暴漲,因為在當下的房地產中,地價在房屋成本中的佔比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樓市調控環境下,很多地方進行限價,再加上過去的地王頻出,很多樓盤的樓面地價,已經佔到房價的80%以上。

在這一輪調控中,在嚴厲的限價政策下,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房價比樓面地價還低,當然,這是個別現象。

自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土地市場就出現了大量土地流拍的現象,曾經土地拍賣的火爆場景,已然不再,很多地方的土地拍賣,場景慘淡,人員稀少,有的甚至出現了零報名的現象,土地流拍數量不斷增加。

小編前天就報道了邯鄲東部某地塊流拍後降價6千萬重拍。流血大甩賣呀!

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流拍更加嚴重,住宅土地流標的數量達到944宗,同比上漲了23%。

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疊加起來,前11個月,住宅土地合計流標合計達1126塊。

當然,如果追尋房企拿地不積極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國家對樓市調控趨嚴,對房企融資進一步限制,尤其是加強了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監管,使得房企融資受限,導致很多企業想拍地,但是沒有錢;其次,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廣大房企對樓市未來的信心在下降,很多房地產開發企業都在預料未來樓市不會持續景氣,不僅有企業在出售項目,甚至有很多大型房企進行主業轉型,對未來不看好的預期,直接導致房企拍地不積極。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前面這一輪暴漲之後,低價和房價都已經達到一個峰值,很多地方推出的土地,起拍價其實都不低。

看來,冬天真的來了,萬達說:首先要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