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价持续下跌!房企不敢拿!

时间来到2018年12月,各大房企的动作都非常多,从降价促销,到全员卖房,再到内部购房,甚至强迫员工买公寓,似乎这一切都意味着,楼市凉了,房市冷了。

从数据上来看,超过7成重点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不仅降价城市数量在增加,降价幅度也在加大,虽然还有部分城市房价在上涨,但涨幅明显在下降,楼市进入寒冬,已然成为共识。

很多人都认为,这种下跌,是严厉调控的作用,甚至很多人还在对调控的放松抱有期望,以为只要调控一放松,房价定会反弹,而且当下房价已经开始下行,国家很快就会放松调控了。

实际上,我们来看看当下的楼市形势,或许比我们看到的房价下跌更加严峻。

一、土地大量流拍,房企不敢拍地

大家都知道,每一轮楼市的暴涨前奏,都是地价的暴涨,因为在当下的房地产中,地价在房屋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楼市调控环境下,很多地方进行限价,再加上过去的地王频出,很多楼盘的楼面地价,已经占到房价的80%以上。

在这一轮调控中,在严厉的限价政策下,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房价比楼面地价还低,当然,这是个别现象。

自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土地市场就出现了大量土地流拍的现象,曾经土地拍卖的火爆场景,已然不再,很多地方的土地拍卖,场景惨淡,人员稀少,有的甚至出现了零报名的现象,土地流拍数量不断增加。

小编前天就报道了邯郸东部某地块流拍后降价6千万重拍。流血大甩卖呀!

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流拍更加严重,住宅土地流标的数量达到944宗,同比上涨了23%。

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叠加起来,前11个月,住宅土地合计流标合计达1126块。

当然,如果追寻房企拿地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国家对楼市调控趋严,对房企融资进一步限制,尤其是加强了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监管,使得房企融资受限,导致很多企业想拍地,但是没有钱;其次,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广大房企对楼市未来的信心在下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预料未来楼市不会持续景气,不仅有企业在出售项目,甚至有很多大型房企进行主业转型,对未来不看好的预期,直接导致房企拍地不积极。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前面这一轮暴涨之后,低价和房价都已经达到一个峰值,很多地方推出的土地,起拍价其实都不低。

看来,冬天真的来了,万达说:首先要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