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如果孫嘉城沒死會不會反對“仕生一體當差,一起納糧”的新政?為什麼?

一會兒就沒事兒



傻的有點壞


我覺得孫嘉誠如果沒有死的話,應該是不會反對是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的。

想要知道孫嘉誠的態度,首先要明白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是什麼意思。



因為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是雍正上臺之後針對康熙晚年的許多勞民措施進行的補救,是一個符合國情的舉措,也是對兩千年來封建社會弊政的改革。

當時土地兼併現象十分的嚴重,許多農民無地可耕,而土地等生產資料都集中在大地主等士紳手裡,但是這些人是不需要納稅,也就是納糧,同時也不需要當差,也就是服勞役。



在當時讀書人只要獲得一定的功名,就可以免除納糧以及勞役,所以許多官員以及取得過功名的讀書人,他們的同鄉與親友就將自己的土地掛名到他們名下,這樣就可以偷稅漏稅。

這顯然與國家利益相違背,這樣國家能收的稅就更少了,沒有稅收就不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



而在劇中,孫嘉誠是一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忠臣,為了國家利益不計生死,對雍正皇帝忠貞不二,雖然這項政策也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是跟國家利益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說如果孫嘉誠活著,不僅不會反對這項政策,更會堅決的執行。


大雅影視






貓衚衕


孫嘉誠是《雍正王朝》創作的一個耿直剛烈的清流。


他在”新錢鑄造事件”中突穎而出,受到雍正的重視。他是及其關注民生的,為了老百姓,不惜肝腦塗地,敢於開罪總理王大臣,敢於揭露“銅鉛比”潛規則。其實也就是得罪了靠發銅錢財的整個利益鏈條。

但是他的做法顯然也非常欠缺火候,和《康熙王朝》裡李光地在康熙面前暴露明索兩黨黨爭,有異曲同工之效。


這結果也導致了他第一個站出來彈劾年羹堯,最終得罪年羹堯後,被殺死。說白了,這就是“過剛易折”。路徑錯誤導致了結果的適得其反。

那麼這樣的問題其實存在於每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讀書人的身上。


李紱同樣也是這種性格,在”恩科舞弊案”中,他考慮的就是不能鑄成既定事實,一定要停止科考,查清問題再行復考,而對於買賣考題的作弊者,必須繩之以法。

但是究竟該如何處理這裡面的複雜關係?如何不令自己被捲入其中,身陷囹圄。這些他都沒有考慮。所以他同樣擁有正直的心態 但是缺乏處理問題的手段。

這就導致了他後來因為田文鏡羞辱斯文,深深傷害了他作為讀書人的驕傲。就直接不計一切後果開始瘋狂彈劾抵制田文鏡。最終差點被雍正殺了。

所以孫嘉誠和李紱這兩人其實本質是一樣一樣的。


那麼“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其實本意是官民平等,削除特權。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它打破了根植一千多年的世俗價值的基礎。那就是讀書人之所以甘受清貧,仍然可以保持驕傲的資本。那就是士農工商,他們之所以能排第一的”特權”所在。

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其實在清初就施行了,然而困難重重,也是未能全國推廣,最早廢除的。那就是他徹底拋棄了讀書人的支持。

很多人看不懂李紱為什麼那麼耿介的一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會迂腐成這樣?


最後歸結為他的人品有問題。其實不然,如果孫嘉誠也加入到這個行列,才會引起大家的反思。

因為表面上爭的是利,爭的是特權,但實際上爭的是那個年代讀書人的立錐之地。失去了這種特權,他們就沒有為天下讀書的資本了,而只能如螻蟻,每天疲於奔命,何談心懷天下,為民請命?


炒米視角



langqiaoyimen97


個人觀點:孫嘉誠這個人能出現在雍正的眼裡,是因為反對鑄錢鉛銅比例不對,這是關注經濟民生的大事,足見這個人的責任心,最反對不勞而獲。

所以如果孫嘉誠不死,個人感覺他肯定不會反對仕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敷衍比欺騙更罪過


應該不會的,孫嘉城是個幹實事的官,也是個有責任心的官,只要是對朝廷和百姓有益的事他是不會反對的。


淺淺說史


會反對的,因為會引起諸多人的反對,怕朝廷動盪不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