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姓孔,庄子为什么姓庄,而老子为什么不姓老?

云陀螺


老子其实姓老。

一般人认为老子姓李名耳,这一说法主要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是有几个问题:

第一,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如果老子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那么到司马迁写《史记》时已经过去几百年了。司马迁是否看过什么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老子的身份?这存在很大的疑问。

第二,事实上司马迁已经不太清楚老子的身份了。因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了三个可能是老子的人:李耳(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而且司马迁记载老子的儿子在魏国做将军,假如《史记》中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录是真的,那他的儿子不可能活到战国时期。

第三,春秋时代没有李姓,只有老姓。而在先秦时代,老与李的读音相近或相同,很可能相互混淆。先秦人混用两个读音相同的字的情况非常普遍。

第四,先秦文献中没有出现过李耳,只有老聃。比如《庄子·天下》认为老聃是古之博大真人。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老子姓老名聃,而不是像《史记》记载的那样,姓李名耳。由于老和李读音相近,聃和耳意义相近,很可能后人将“老聃”混淆为“李耳”了。


梦露居士读国学


这个问题有点幼稚,不过因为涉及到老子身世,我不妨在此多嘴做个探究。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篇有一句话:“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儿子啊,你说他姓什么?

李耳,姓李吗?大错特错,老子是个有故事的人,没有姓李这么简单。在那个年代,不管是谁,都会有宗族观念,要追认父系。老子在世的时候,虽然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但毕竟当过类似国家图书馆馆长这样的官,所以家族的谱,还是有一定的记载的。很可惜,偏偏他就没有,甚至连姓氏也没人敢确定姓什么。

《道德经》是老子的书,记载的是老子的话。连他自己都说“吾不知谁之子”这样的话,可见,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姓什么。那后人包括我们今天的人,自然说他姓什么,都是没根据的。

老子很豁达啊,他都不在乎这些,我们还在乎什么?不要给老子强加个姓,老子不稀罕啊。君不见他自己打趣说: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姓什么,其实知道也没用,当今能当帝王的人,不是知道自己姓什么吗?可是这些帝王的先人,也考证记载不了多少代啊,再上去,一样不可考,和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儿子,差别不了多少的。

至于老子当初,是他妈妈跟谁生的,这个我也是不知道的啦。所以,大家就别问这个问题了。


命理师陈一宏


记得网上流行这样一个段子:

孔子:老子说的对!

老子:老子没说!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到底说没说呢?😂!

好了!扯得有点远了!不要把我掰回来!再掰就弯了!

大家都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所以后面人们为了显示对他的尊重就把他叫孔子。




而子呢?他姓庄,名周,字子休。而他被叫庄子也是因为人们尊重他。



那人们叫他老子是因为他姓老吧!当然不是!

老子原名李耳,那你的意思是要不然大家叫他李子!

当然不行?不过老子还有一个外号。名字叫老聃。所以人们尊重他就把他叫做老子。



有传说说,老子母亲怀孕72年终于生下了老子。老子一出生就是一个小老头。这也是为啥他叫老子的原因了。

我是北暮无泪,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关注吧!

本回答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


北暮无泪


先说答案吧。

老子的“老”,说的是李耳的职位是周王室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个职务主要负责传承大道,辅佐天子以道治天下,是天子之师,也就是天师。这是周天子直属的重要职务,属“天子之老”,故而以“老”称之。

《礼记·王制》:

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注》老谓上公。

而“子”的称谓,则有其演变。

“子”最初是一种爵位,后来演变成为对特定的人的一种尊称。“子”的演变关于“子”这个称谓,是有其演变的。

《礼记·王制》记载: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

如微子、箕子之类。

●春秋初期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称“子”。

如晋正卿赵文子、栾武子等。

●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卿就普遍称“子”。

如齐国管子、田文子、晋国盾子等;

●到春秋、战国之际, “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

如孔子、墨子之类。

●到战国时代,“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至于什么老子天生老像;又或者李、老同音,聃、耳同音;或者李耳姓老;或者老子很长寿,所以称“老子”的说法,都并不合理。


平凡2850


“老”和“李”发音相同,那时候说的肯定不是普通话,应该是河南鹿邑话,而且还是古时的发音,或者是首次把李聃称为老子的那个人说的家乡话。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耳与聃在古文字发音里也是相同的。

××子,都是古人对有学问素养,品行德行高洁的人的尊称。

孔子,姓孔名丘,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圣人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




庄子,曾子,孟子,孙子……这些在中华文明史上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后人对他们的尊称。

关于老子的出生有很多传说,她的妈妈在怀他之前,随手吃了一个河流中飘来的李子;十月怀胎后,也刚好是在李子树下生下了他,就把李做为了姓。

还有传说老子一出生就很老,他妈妈怀孕几十年以后才生出了他,姑妄听之,不必认真。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对名是根本不在意的,“和其光,同其尘”,与周围混同一体,无所谓名与不名,“不欲碌碌为玉,珞珞为石”,老子说,我不想显得那么珍贵像玉石珠宝一样,只想普普通通像一块石头。

老子主张返璞归真,去掉任何的人为雕饰,“见素抱朴”,甚至给他起个名字,都是人为强加给他的,与老子的主旨思想格格不入。

对老子来说,叫什么名字无关紧要,尊不尊称,也无关紧要。


汉字在人间


老子可能就是姓老。


老子的身份以及年代等都有很大的问题,当然这里我们只说姓氏。


《史记》中明言老子姓李名耳,后面又说太史儋,老莱子也可能是老子。可是无论是太史儋还是老莱子,都和「李」姓搭不上关系。


姓李的老子,和「李」搭不上关系的太史儋与老莱子,何以被怀疑为一人呢?


司马迁如果确知老子姓氏,则与「李」姓没啥关系的太史儋和老莱子何以被怀疑为老子,就需要解释。


司马迁如果不知道老子姓氏,那么「姓李名耳」云云,就显然是伪作之文。


有一种比较通融的说法是,老子本来就姓老。


「老」和「李」古音相近,所以「老」和「李」,就类似于「荀卿」与「孙卿」,「杨子」与「阳子」一样,都是音近而互为代用。所以「老」就是「李」,「李」就是「老」。


春秋二百余年,没有记载「李」姓之文,但却有「老」姓。《左传·成公十五年》宋有司马老佐,《左传·昭公十四年》书鲁有司徒老祁。所以当时有「老」姓而无「李」姓。


《左传》中还有「里」姓。《左传·闵公二年》书晋有「里克」,后来注即云「李克」,则「里」姓即「李」姓。


「李」姓最早见于《战国策》,而那时已经有「李」而无「老」了。所以「老」「里」「李」是同一个姓在三个不同时代的书写方式,「李」姓由「老」姓转出,因「李」与「老」古音同,它们因为同音而互为代用。


这样的话,老莱子也姓「老」。老子姓老名聃,那么老莱子与之同姓,太史儋与之同名,这才使得这二人也被怀疑为老子。


当然了,「老子」之称还有个更简单的解释,那就是以寿考称「老」,「老」不是姓。那又要面对另外一一堆问题了。


孙虚白


大哉问,问得好!

孔子,庄子,老子。"子"代表什么意思?


"子"是古代对有德行,有修养,有学问人的尊称。通常在前面加上他的姓氏。

孔子姓孔,名丘。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万世师表!后人尊称他为孔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是东周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的《南华经》,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传说老子的母亲怀老子81年生于李树之下。老子生来,白头白须白眉,人称老聃。因此老子成名后,人们尊称为"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史家。唐朝帝王尊他为李氏始祖!老子的《道德经》是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深远的经典著作。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和庸


1.首先,孔子原名孔丘,当然姓孔,庄子原名庄周,自然姓庄。

至于,老子,原来故事是这样啊:

在很久很久以前,李子本是李子树结的果实的时候。

据说,老子他娘一天十分饥渴,在一棵李子树下,看到李子树上结的李子果,饥渴难耐呀,忍不住,也不论有毒无毒的,就摘下李子,吃了一颗,李子果,喔,神奇的李子果啊,于是乎,他娘一不小心怀孕了,这一怀,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年才生下了个儿子,这儿子一生下就白发苍苍,高额大耳,他娘就说呀,这儿子是吃李子而怀的孕,自是李子的后代,自然取姓李啊,这不,耳朵又大,还是就地取材吧,依这儿子的身形特点,就取个“耳”字作名,这样,就是姓李,名耳,李耳即是后来的老子,李耳自然是大名、官名咯,他娘爱这孩子再依这孩子的相貌特点给取了个小名吧,因白发苍苍啊,耳朵大,就绰号老聃喽,聃就是大耳的意思嘛,哈哈。

后人尊称他及他的功绩之所以不称李子称老子,为啥?

那是因为呀,李子是李耳他爹呗,李耳他娘吃的就是李子果怀孕,可能认为李子就是李耳也就是老子他爹呗,哪有儿子与父亲同名之理呢,岂不悖了纲常?呵呵。于是乎,后人,为了,以什么什么“子”,“子”是尊称啊,所谓诸子百家,大部分都是以姓来加“子”作尊称的。可惜了呀,这李耳,是姓李,称他李子,不但不是尊称了,反而是有骂人之嫌了,因为他爹就是哦李子果,简称李子。那咋办,叫称李耳子吧,李耳子,李耳子,狸儿子,叫的快了,就成了狸儿子,也不好,叫“耳子”吧,与儿子就是同音,咋弄,咋弄,于是乎,就从他的流传开的小名“老聃”二字中,取个“老”字吧,就尊称老子,咦,名不虚传,后来得道升天坐拥三十三重天的离恨天兜率宫中,老子天下第一。只是后来,可惜了那个爱打仗爱研究兵法的孙武,大概人们不喜爱战争,但又鉴于他的著作功绩,于是乎,就也戏谑也尊称的便称他是孙子了。老子讲道德,孙子讲战争。哈哈。


2.其次,老子为什么不姓老,一如儿子为什么不姓儿,女子为什么不姓女,小子难道就姓小?君子姓君?太上老君,难道要姓太?是以,因为老子就是老子,姓不姓老,老子才不管这屁事呢,一出口高低就立见分晓哈。这是模仿老子人家局外人的格调啦,老子都天上飞了,庄子、孔子呢,庄子虽谈逍遥,但二人还是地上奔呢,这就是差别与原因吧。天上飞的神龙见尾不见首,隐姓埋名,不好说;地上奔的迟早要露马蹄,一“人肉”就露馅了。


3.再次,为什“天”,在吾邦称为老天,你看那小老百姓,一冤屈就喊呀,“老天爷啊,保佑保佑俺啊,回头给你烧高香磕头哩啊……”假如老百姓也姓老,老天爷也姓老的话?那,老子自然也姓老?一路“老”货色嘛。老天哇,搞明白这个“老”吆,你就自然而然明白为什么是老子?老子,姓不姓老,老天知道喽,……哈哈……


再升一级


孔子、庄子、老子中的子是古时对取得一定成就,有道德学问的人尊称。因他们利益他人,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故被尊称为“子”。



孔子为什么姓孔,因为孔子的父亲、祖辈姓孔;



庄子为什么姓庄,因为庄子的父亲、祖辈姓庄;



老子本姓李,据说老子生下来就老相,原名李耳,后人尊称为老子。老子又名老聃,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



可见,自父系氏族以来形成的男权社会,就一直沿用父系的姓为后代取名。

(谢谢头条提供的平台,个人在不停的学习中,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我劳动的认可,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心念自在


历史记载孔子在仙逝前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在二个柱子中间受人祭祀,孔子醒来后对弟子们说自己是商汤的后裔。老子、庄子是道家的集大乘着,中华民族有儒释道的精神,受至盛先师的教育和教导我们才知道如何去生活,人类如何去生存下去。热爱生命珍惜地球资源这是就是大爱,温良恭检让是我们日常行为,是我们素养。感恩先师的慈悲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