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二三四五工作法”,碧江走出脫貧摘帽新路

碧江區在脫貧摘帽實踐中圍繞破解“如何退、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四大難題,創新用好“76554”工作法,形成了“二三四五”經驗做法,探索出了一條“脫貧摘帽”新路。今年7月,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9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貧困區縣行列。

“兩大關口”破解“如何退”難題。把好“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認定關。結合實際制定退出認定碧江標準,即收入達標:貧困戶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不愁吃:家有油、米、肉,安全飲水等;不愁穿:家中常備四季換洗衣服,有棉被等;住房保障:按標準享受“五改一化一維”、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住房面積達標、安全有保障;醫療保障:享受醫療兜底;教育保障:享受國家不同級別的教育資助,確保無一人因貧輟學。做到退出標準具體,程序公正公開。

“三大機制”破解“扶持誰”難題。構建精準識別機制。按照“組評最窮、村級平衡、鄉鎮把關、區級統籌、群眾公認”的原則和領導幹部集中遍訪,採用“一申請一比對兩公示一公告”方法,實行報、查、評、審、批“五級審核”鏈條式把關,逐戶逐人比對信息,做到識別“不漏一村、不漏一組、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構建“五人大走訪”研判機制。組建貧困村縣級領導(非貧困村“三支隊伍”總負責人)帶隊,駐村工作隊隊長、包村領導、第一書記、村兩委主要負責人一起參與的“五人大走訪”調查研判工作組,會同所到村民組包組幹部、村民組長及幫扶幹部,按照“七個補”工作要求,逐組逐戶開展普遍大走訪、問題大排查,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困難和訴求能現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限時解決。針對重病戶、殘疾戶等非貧困戶“五類”重點人群,現場審定“二級檔案”和核實相關情況,因戶施策提出解決辦法,再次確保精準扶貧“六個精準”。構建分類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統一印製“四卡合一”紅綠公示牌(紅牌代表未脫貧戶、綠牌代表已脫貧戶),詳細記錄貧困戶人口信息、致貧原因、幫扶措施、收入情況等內容,對脫貧戶和未脫貧戶實行分類管理。規範建立貧困戶 “一戶一袋”及非貧困戶“五類”重點人群“二級檔案”,做到客觀有的、系統錄的、袋裡裝的、牆上掛的、嘴上說的“五個一致”,確保脫貧軌跡清晰、脫貧成效真實。

“四大體系”破解“誰來扶”難題。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堅持黨委對脫貧攻堅的統籌領導,按照“區設指揮部、鄉設作戰室、村設作戰隊”方式,建立決戰脫貧攻堅組織領導體系,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層層推進的統籌格局。優化頂層設計,出臺3個主體文件、12個配套文件、N個政策文件,涵蓋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產業發展、幹部駐村幫扶等各方面,形成“3+12+N”扶貧政策體系。健全人員保障體系。按照“三真三因三定”工作要求,實行領導幹部脫貧攻堅定點包乾和“54321”結對幫扶機制。健全基層管理體系。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持續優化鄉鎮(街道)黨委(工委)書記、村支部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結構,把學歷高、政治素質好、“雙帶”能力強的能人選拔推薦進基層班子。堅持“4+X”黨日活動制度,通過召開區、鄉、村脫貧攻堅專題組織生活會,著力增強廣大黨員率先垂範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健全社會幫扶體系。持續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簽訂《崑山碧江對口幫扶合作框架協議》,全方位、多領域開展幫扶工作。

“五大聚焦”破解“怎麼扶”難題。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路基6.5米寬標準,實施組組通道路建設,同步規劃實施綠化、安全防護等道路附屬設施,實現全區鄉鎮(街道)硬化路全覆蓋。按照“戶為單位、整組推進、村有亮點、應改盡改”原則,實施了29606戶“五改一化一維”工程(改廚、改水、改廁、改圈、改電、房前屋後地面硬化及房屋維修),扮靚了家家戶戶。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成為全省第一個全面實現“智慧環衛”的區縣。安全飲水、亮化及通訊提升、農村汙水處理實現全覆蓋。聚焦易地扶貧搬遷。把城市中心、產業園區、教育園區等最好的資源、最好的地段用於8個移民安置區建設,可容納約5.5萬人。配套完善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等社會公共服務和惠民政策體系,兌現房屋裝修、購置必備生活家電、傢俱等政策,讓搬遷群眾拎包入住。(任波 劉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