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很多學生在大一不能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

網友一:

據不完全調查,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一些實力不強的大學裡,為什麼不讓大一學生考四級,大多學校給出了這樣的原因:

1、主要是因為考場位置不夠,好點的大學還好,可能大一很多人能考過,差點的學校就不一樣了,大一到大四加起來報名一萬多人,每個標準化考場只能坐30人啊,那得要多少教室?

2、大一考過了四六級,你還會聽英語課嗎?為了大學英語課出勤考慮!

3、為了提升四六級的通過率!很多大學以為上了大學的英語課,學生更容易過四六級!

然而,半數以上的學生來到了大學之後就放鬆了,英語水平可能不僅沒有提高,甚至還逐年退步了。大一可能是英語的“巔峰水平”,每考一次四六級都在吃高中的“老本”!

為什麼有很多學生在大一不能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


網友二:

我是這麼認為的。一方面是因為大一的時候,專業課程和課餘活動比較多,考生們過四級可能都吃的是高考的老本,如果太早考了的話,可能在以後的三年都不會再學習英語了,所以為了長遠考慮的話,才設置的大二才開始考四級,這樣,如果你四六級沒過的話,你會一直在學習英語,你過了,你大二的時候專業專業課和其他課程也相對比較少了,你就有時間再去學習有關英語的其他東西了。

不知道學校是不是這麼想,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網友三:

對這個規定,很多同學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明白學校這樣規定的原因是什麼,作為同學們的好夥伴,學子菌當然要為你們答疑了。

1.擔心學生過早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級考試的難度一般來說不是很大,只要高考英語不是太差一般都能通過。而大學裡的學習全靠學生自覺,而且四級和學位證掛鉤,如果過早地通過考試,很多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不利於學生今後幾年在大學的英語學習。

作為大一學生,如果學校不讓考四級,那就抓住這一年的時間認真學習英語,查漏補缺,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然後爭取在大二的時候,可以一次通過四級甚至六級。

2.為了提高通過率

很多大學在入學的時候,會有英語水平測試和計算機水平測試。計算機水平測試達標的話,可以申請第一學期的計算機免修。英語水平測試達標的話,可以在大一考四級。

高考和大一之間隔了一整個暑假,相信幾乎沒有人會在高考後的暑假繼續學習吧?於是學校就進行一次英語水平測試來分檔,合格的可以考,不合格的不能考,藉此提升學校的四級通過率。

為什麼有很多學生在大一不能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


網友四:

我也很好奇,說實話,我高中的英語水平,絕對比我大學畢業時候的英語水平高很多。高中剛畢業那會,無論是比試、口語、聽力還是語法。絕對都是截止我目前為止的人生巔峰,但是經過大一懶散的大學生活,慢慢的英語相關就退化了(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例外)。

然後大二大三考四級、六級,雖然都低分飄過了,但是確實都很吃力同問,為什麼很多高校,限制大一學生考四六級?很多同學都覺得,憑自己高考後的那點餘熱,應付一下英語四級還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學校會要求大二才能考四級呢?答案是,為了你那30塊的報名費。因為有一個現象就是,年級越高,英語水平越差,所以你一直考不過就一直得繳費,30塊、30塊、30塊,上面就能不停的收。

為什麼有很多學生在大一不能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


網友五:

“我大一年輕的時候,還夾帶著高考英語的超強語感!英語厲害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大一可是我英語能力的巔峰期,詞彙量完爆四級,直逼六級”很多同學吐槽大一不讓考四級的時候,學校給出的解釋是: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考生太多,考場位置不夠,你們還年輕,晚一年考沒啥。

有人說按照教育部規定:高中畢業應具備一級水平,可以上專科的為二級水平,可以讀本科的為三級水平,大一期末為四級水平,所以只有在你大一結束的時候才有資格達到四級水平。然而,我們都知道,大一剛來的時候就考通過率最高,經過一年,英語水平沒有提升反而退步了,每考一次都是在吃高中的老本,我也沒辦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