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与张居正的区别是什么?

笑千山1


严嵩和张居正有共同点,都是权臣,都勾结内监,都贪污腐败。

严嵩和张居正有不同点,严嵩是奸臣,馋臣,逢君之恶,结党营私,恩将仇报。张居正是能臣,是干吏,实心用事,为国为民。

严嵩怎么做奸臣逢君之恶的呢?

嘉靖帝喜欢钱财,大兴土木,严嵩父子就曲意逢迎,帮嘉靖帝搜刮民财。嘉靖帝喜欢修道求仙,严嵩就拼尽全力,绞尽脑汁,帮嘉靖帝写青词,是有名的青词宰相。作为内阁首辅,实际上的宰相,他不劝谏嘉靖帝用心国事,反而助长他大兴土木,求仙求道。这不是奸臣什么是奸臣?

严嵩是怎么做小人恩将仇报的呢?

夏言做内阁首辅的时候,把严嵩提拔到内阁做次辅,结果严嵩几次三番要整死夏言。他在嘉靖帝那里说夏言的坏话,老泪纵横,装作夏言欺负死他了,他受尽委屈了。结果夏言被嘉靖下令致仕。

后来夏言又回来了,又做了首辅,严嵩退居次辅,严嵩想,不弄死夏言,自己首辅就做不稳当。于是就趁着陕西三边总制曾銑上疏要收复关外失地的机会,在嘉靖面前构陷夏言跟曾銑内外勾结,要造反。最后夏言终于被杀。恩将仇报的小人,就是严嵩这种人。

反观张居正,对于提拔过自己的徐阶,至少没有落井下石。

对于为国家干实事,张居正更是超过严嵩百倍。东南抗倭,除了胡宗宪,剩下的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等,可都不是严党的人。

北边的俺答,在严嵩主政内阁期间,屡次进犯劫掠边关内地,甚至打到了北京城。而严嵩却没办法有效解决,还想议和。徐阶高拱一上台,重用王崇古、谭纶等人,北边基本没有了大威胁。到张居正时,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人,边关更是安宁了几十年。

张居正主持明朝内阁的时候,积极改革,整顿吏治,创制考成法,一条鞭法,对国民,经济,朝廷,税收,都有一定的好处。严嵩当首辅时又干了些啥啊?作恶多端,陷害忠良,逢君之恶。大奸臣一个。

当然,严嵩张居正他们的的同点就不用多说了,勾结内监,擅权,贪污,腐败。


西堤君



王荣联1


严嵩主政时,正是南倭北虏问题最严重之时。他重用胡宗宪抗倭,使倭寇之乱基本被扑灭。同时不遗余力在北方修建长城,部署兵力,抵御蒙古骑兵。今河北、山西等境内的明长城,多是嘉靖时期修建。严嵩的问题是长期住在西苑陪伴世宗皇帝,对家子疏忽管教!所以,当继任严嵩的徐阶,也要搬到西苑值班时,世宗提醒他:你住过来,家里人怎么管?果不出所言,徐阶也是因为儿子和弟弟横行霸道,成为高拱弹劾的把柄之一,后来也被海瑞惩治!清廷在编明史时,就有人反对将严嵩列入奸臣,提出很多理由。后来,顺治因为看了京戏,里面把严嵩演得很坏,顺治最后定调:严嵩是奸臣。严嵩晚景凄凉,孤独死后,张居正深表同情,命江西巡抚妥为安葬。因为正是严嵩安排他和高拱几个做裕王的讲官,即后来的明穆宗,才有高拱和张居正的远大前程!严嵩是政治宰相,非青辞宰相。青辞写得最好的是袁炜,但是并没有得到世宗的重用!其实,把严嵩说成奸臣是《明史》一箭双雕之举:既然严嵩是奸臣,那么重用严嵩的世宗当然是昏君喽。其实世宗是难得的英明之主!在他一朝,中官势力得到遏制,政治上不拘一格、启用新人,明代中期朝政又出现新气象,史称嘉靖中兴。


王学伟359


严嵩和张居正都是权臣,都贪腐,也都党同伐异。严嵩和张居正是一路人?!

答案:

不是一路人,他们有一点不同。严嵩是顺君之恶,和秦桧一样以忠于君主为主忠于国家为辅,政治上作的恶是被动的,所作贪腐受贿是君主放纵的结果。

张居正和王安石一样,人言不足畏,人主不足法,是自己做祖宗开山做祖师,所作的恶是自己主动做的,有人说他是忠国之臣,其实实施的只是管理者官僚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强权政治!

一、顺君之恶的严嵩

严嵩做了二十年的内阁首辅,他执掌中枢以来,为嘉靖帝遮风挡雨。忠于皇帝个人是第一位,忠于国家忠于职守是第二第三位的。因此执政以顺为皇帝为忧为主,没有主动的改革。严嵩替嘉靖帝杀了一些人,也罢了一些人的官。只要嘉靖帝想做,严嵩都极力满足。

严嵩懂得用人,同时为自己捞钱。很多人才他也是给皇帝当国士在用,比如说扫平东南倭患的胡宗宪、戚继光。他的动乱限制在京城和朝庭中高层。

因此,严嵩是忠臣,是贪官污吏,是顺君之恶的大奸臣!!

二、法西斯分子的张居正,极品的大奸臣。

首先,张居正政治水平低下。首先政治品德低劣,为上位首相与特务机关东厂冯保结盟。利用特务机构打击政敌和朝庭官员,哪怕是牺牲朝廷重臣,如高供!打去言官,所有言官凡是作对全免官。更坏的是,哪怕是牺牲千万个乡野百姓,不管老百姓死活!只要大明财政税收上升,他就心安理得的去做。他的政治上的动乱,污染从上到下的官场,更严重的是发展到了民间。

其次,他当首辅之时,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所有税收和劳役改交银两,国库大大的充盈。缺点犯了管理者官僚主义和法西斯强制错误,在甘肃陕西等北方银两流通少,只收银两造成粮食价格下跌,原来一两银两折一石小麦,银两紧张后一两银两折一点二到一点五石小麦。加重了农民负担。劳役改交银两后,地方官员自由量裁权想收多少收多少,地方腐败加重。

考成法考核地方官员收税能力,九成以下为不合格。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收税防止考核不合格,严重忽视朝庭对最穷的农民救济功能。以前大灾大荒之年可以免交,现在,官员对你受灾表示同情,但是银两还得交。

第三、个人专制一言堂

张居正自己说,我不是首相,我是居摄的代皇帝。施政时,他集权与一个手中搞一言堂,其他辅相不作数,小皇帝万历也是不作数。权威不仅仅是震主,更是威振群臣和六部。哪怕万历皇帝已经长大,依然要事事听他的。这个一把手政变夺权架空六部辅相群臣。

做首相的岂能凌驾于六部、辅相和皇帝头上?不利用朝臣的群策群力,群臣只能听张阁老的话,按张相的指示办事,不知有万历帝。但凡出现这种政治局面,就算是千古忠臣也得被清算。

第四、管理者官僚主义和法西斯强权政治

朝庭大臣的话都没有用,地方官员和百姓更没有份量。从上到下以强权收税和考核,自己办事方便了,但是给百姓增加负担不与考虑毕竟是国库银两迅速增加了。

第五、败坏明朝官场生态。法西斯强权只唯上只唯权,只考虑国库收入迅速充盈,不管婴幼儿童死亡率迅速上升,严重败坏整个官场品质。

总结

虽然严嵩和张居正的政治败坏程度有天壤之别。王安石蔡京张居正的法西斯管理者官僚主义造成民间婴儿死亡率大幅增长,严重败坏官场生态,才是最严重的。


汤之铭


历史人物不应该过度道德化。

说句不好听的话,历史上真正敢说自己不贪腐的朝廷大员几乎是没有的。无论是过去的儒家文化,还是现在的社会风气,对一个人的要求真的是太高了,高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达不到的。现在宣传的很多人,往往给人一种违背人情的感觉。比如要树立一个人高大的形象,往往要突出其高超的技术,即使父母去世,子女生病,也要坚守岗位。当然,他的家庭也是必定过得非常的苦的。


不是说这样的人没有,而是说这样宣传其实是不好的。因为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应该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加公正,更加有效率,让每一个人都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提倡“无私奉献”。

我们除对现实的人要求如此之高以外,其实对历史人物也是如此。比如提起一个历史人物,他往往就会自带一个标签。比如提起关羽,那便是忠义;提起李白,则是豪放。

实际上历史人物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一生也都是极其复杂的。那里是一两个字能说清楚的!

严嵩和张居正亦是如此。有人说他们二人是当时权臣,同样贪腐,同样党同伐异,也同样维持了当时的秩序。

其实严嵩和张居正二人的权力可谓是天差地别的。严嵩主政期间,大明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嘉靖做主的。虽然嘉靖皇帝喜欢寻仙人、找仙草、炼仙丹,但是他老人家可是对权力丝毫不放松的,严嵩表面上是内阁首辅,实际上不过是嘉靖的奴仆。

张居正就不一样了,他当政的时候的,万历皇帝不过是个孩子。他在内廷有万历的生母李太后支持,又有司礼监太监冯保帮助,可谓是权势熏天,这哪是严嵩能比呢?

那么为什么现在二人评价差距很大呢?根本原因在于张居正搞改革了,而且效果还很显著。因为时代的原因,毕竟我们改革了四十年,大部分的人都收益于改革,所以现在历史上大部分搞改革的人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都是不错的。比如商鞅、王安石等人。

这和前几十年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领袖地位都很高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时代决定。

聂绀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上有时候是先有儿子,才有老子的。因为历史有时候真的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是为当代服务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严嵩和张居正没有可比的业绩资本,严嵩是以把一个人服侍好为目标,张居正是以把国家搞强盛为目标。在封建王朝,没有不结帮派的朝廷,但结帮的目的确实有不同,正如欧阳修所说,君子结党是同道,小人结党是同利。在严嵩和张居正的比较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严嵩的所用之人如仇鸾、赵文华、胡宗宪、万采、方祥、吴鹏、欧阳必进、高耀、许伦等总督、尚书、郎中,个人乏可陈的业绩,全是严嵩的附庸。而这些人惴惴不安的侍奉严嵩,目的就是保官保位以图利。而张居正所用之人,如戚继光、李成梁、马自强、申时行、张四维、殷正茂、张佳胤、潘季驯等皆以有一方面治国安邦能力为标准,这些人也确实在各自行业做出了贡献,为万历新政增加了成绩。即使有如张四维在张居正去世后反攻张居正,但他受到了后人的耻笑。而另一方面,当万历想把张居正掘墓鞭尸时,有些受过张居正处理的官员反而替张居正申诉,万历朝谁给张居正申诉,万历就处理谁;到了万历孙子朱由校朝,反对过张居正的邹元标上疏称颂张居正,天启帝复张居政官,恢复祭葬,崇祯朝,又有人反复出面为张居正申诉,皇帝下诏部议后恢复张居正子孙官职,给予张居正高度评价。


二曲人


题主说的不错,严嵩和张居正都是权臣,都贪腐,也都党同伐异。

这么看来,严嵩和张居正是一路人?!

不是一路人,他们有一点不同。严嵩是忠君之臣,张居正是忠国之臣!

忠君之臣的严嵩

严嵩是大明朝二十年的内阁首辅,他执掌中枢以来,为嘉靖帝遮风挡雨。

不上朝是违背礼制的,修玄练道也是违背礼制的。不管朝局的艰难,是不是嘉靖帝造成的。只要违背了礼制,就会遭到儒家士大夫阶层的抨击。

严嵩替嘉靖帝杀了很多人,也罢了很多人。只要嘉靖帝想做,严嵩都极力满足。

有人说严嵩此举陷君父于不义,这倒也不假。但是君父如山,又岂能清流泛滥湮没了山头。那样又岂是为臣之道?

严嵩在位不光懂得替嘉靖帝杀人,还懂得用人。很多人才他也是给皇帝当国士在用,比如说扫平东南倭患的胡宗宪、戚继光。

所以,严嵩是忠臣!!!



忠国之臣的张居正

张居正是忠臣,一生秉政破旧革新。为了大明朝长治久安,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哪怕是牺牲朝廷重臣!哪怕是牺牲乡野百姓!只要大明朝焕然一新,他就心安理得的去做。

他当首辅之时,任贤用能,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朝政清明,国库充盈,大明朝在万历年间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但是张居正权威震主,哪怕万历皇帝已经长大,依然要事事听他的。不管这是不是为了国家好,但是对皇帝却很不好。

做臣子的岂能凌驾于皇帝头上?群臣只知有张阁老,不知有万历帝。但凡出现这种政治局面,就算是千古忠臣也得被清算。



总结

虽然严嵩和张居正的秉政性质有些不同,但是结果其实是一样。

在二千年的中央帝制时期,国家和君主已经混淆不清了。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国家之不幸;

国事为艰一误再误,君主之心忧。

国运昌隆,帝王福泽,忠国之臣也是忠君之臣;

圣心安康,朝政无事,忠君之臣也是忠国之臣。

【潇湘夜雨一些粗浅的见解,让题主见笑了】


潇湘夜雨l


自古以来理财搞经济建设都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不像外交和战争能使人一炮走红大出风头。经济领域的改革容易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势必成天拿显微镜和放大镜密切注视着改革者,只要有一丁点的过失马上被无限放大,成为他们弹劾抨击的证据。二者所不同的是张居正从国家利益出发,一心为公,实现了富国强兵筑固国防成功化解阶级矛盾的目的,让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又延长了两百年的寿命,说他是中兴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严嵩则结党营私,打击陷害忠良,瞒上欺下一手遮天,惑君乱囯,整个大明朝廷被他搞得天昏地暗,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差点把大明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诗和远方2170


两位,同是权臣。也都有些经济问题,还有些阴暗手段。不过张居正的这些是以国家利益为上。而严嵩以自己利益为上。真是奸与恶让人难辨。

严嵩在位,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贪污体系,外以仁义而号。不管国家百姓利益。拉拢官员,并给以好处,这种一般人很难拒绝,甚至一时间口碑很好。张居正年轻时,还称赞过严嵩,官员楷模。就是一次入侵事件让很多官员包括张居正,看清了严嵩的心黑面目,是蒙古骑兵入侵,当时的兵部尚书去找严嵩商量对策,结果严嵩说:“不要抵抗,抵抗战败你是有罪的,不抵抗,方正也不抢你,他们抢够就走了。”兵部尚书也居然同意了这一想法。然后就是百姓被一路烧杀抢掠。朝廷大军和权臣严嵩该吃吃,该喝喝,不耽误。过后,兵部尚书上了刑场,并在被杀之前说:“严嵩害我”

张居正他也是凭借着不光彩的手段搞倒了高拱,然后自己上位,应该说张居正外表来看更像更大的权臣。其一:门口对联::“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其二,皇帝还小,张居正是皇帝老师,甚至经常严格训皇帝。这个字读bei,不读bo。大声呵斥。 其三,一条鞭法的改革,让官员怨声载道,却不敢反对。驭百官而似家奴,也真是到了这种地步。其四,任用亲信在外带兵,并且受贿---他就是戚继光,好在这位带兵的亲信十分勇猛,抗倭也是仗仗打赢。其五,张居正的轿子,都说八抬大轿,拉倒吧,他三十六都不止,轿子上有卧室,还有客厅。简直啦。但是张居正在公事上,所有的一切都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利益。不管官员说对他是否有怒。他改革的一条鞭法,使大明再次鼎盛。用戚继光也是看到了他的军事才华。训斥皇帝学生,是希望未来的明君。

哎,假设不发生蒙古骑兵,假设后来的改革没有那么成功。普通百姓又岂能知道,真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要待七年期”


以寻未来


两个都是宰相,内阁首辅,长期把持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人也都是巨贪,贪婪成性,永不知足。但同为巨贪,二者区别就在于张居正能力很强,用人也并不是任人唯亲,还是要看能力的,在他管理下,可以将帝国的经济这个蛋糕做大,然后他把做大的那部分中的一部分贪了去,所以国家财政并没有因他贪腐而收到影响反而日渐充盈,为后来万历三大征攒下了底子。严嵩则是一个治国能力很差,政治斗争手腕很高的偏科生,他是直接在原有蛋糕上搜刮油脂装到自己肚子里,搞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就是区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