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惠南鎮變“大調研”為日常調研解百姓“急難愁盼”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要以大調研推動大落實,抓好讓群眾有獲得感的事。”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市委一季度會議上強調。上海浦東新區惠南鎮今年以來變大調研為日常調研,出臺常態化、長效化的動作機制,在惠南全鎮範圍內“問需於民,主動排憂”,著力解決了一批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和群眾心頭的“急難愁盼”問題。

今年新春伊始,惠南鎮就通過較大的活動覆蓋面和深入的走訪調研,深挖出了175個長期存在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涉及黨的建設、社會管理、社會民生、建設交通、經濟發展、科教文衛、社會治安、安全監管、公共事業、社會團體10大類。經過對問題的梳理,惠南鎮發現老百姓的急難愁盼集中在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河道整治、村莊設施環境、就業問題、為老服務、區域配套設施、交通出行、醫療服務、教育資源等方面,且呼聲強烈。

惠南鎮的民樂大居是上海第二批規模最大的市級保障房基地,承載著多元功能及龐大人口的導入。匯聚來自上海市6個區、15個街鎮的動遷居民、經適房居民和本鎮18個村的動遷回搬農民,按人口和麵積計算相當於中心城區一個街道。針對不斷湧現的新型“疑難雜症”,在對大居7個居委蹲點調研的基礎上,惠南鎮進一步結合後備幹部“掛職鍛鍊”,以調研主體和調研對象全覆蓋為核心原則,圍繞“抓引領、補短板、惠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的工作主線,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對民樂大居進行體驗式調研讓幹部下沉到問題突出的一線,掌握一手信息,形成了隨時發現、及時研究、按時解決的調研落實機制。

在今年初的大調研過程中,民樂社區就收到居民反應比較集中的電梯安全問題,電梯故障頻發給居民安全生活帶來隱患、報修解決時間較長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維保情況不明讓居民擔憂等。一直以來,電梯安全事故都以事後處理為主,而安監、市場監管等部門巡檢是保障電梯安全的主要事前預防手段,在巡檢中發現問題,並督促物業及維保部門及時解決問題。但這一手段較為單一、且人員及時間成本都相對較高,因此,民樂社區決定在全市率先開展先行試點,通過引入財產保險公司,推動電梯安全管理從單一化的政府管理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社會治理模式。11月28日,惠南鎮在民樂社區出臺全市首個電梯綜合責任保險方案,明年1月1日起,民樂社區內首批85部電梯將引進保險機制為風險兜底,保障居民乘梯安全。通過“保險+服務”,建立風險防範和保障的一攬子解決機制。今後一旦電梯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人身傷害,保險公司將在第一時間給予賠付。

為了緩解民樂大居居民的“看病難”,惠南鎮機關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採用聯合式調研、蹲點式調研、體驗式調研、問卷調研等多種方式面對面開展調研協調解決活動。今年6月的一天,調研組6位年輕人分別在午夜12點、早晨6點、下午6點、晚上9點等多個時間段從民樂大居三個小區出發去浦東醫院“看病”。他們的身體無恙,是為了儘快找到大居居民“看病難”的“處方”,專程當了回“患者”。浦東醫院是惠南鎮唯一一家三級醫院,地處民樂大居。醫院不僅需要滿足大居2.96萬居民的就醫需求,更承擔著惠南及宣橋、大團、老港等浦東南片城鎮社會醫療責任。緊張的醫療資源難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服務需求。經過實際統計,從小區到醫院要平均步行近20分鐘,掛號排隊1小時45分鐘,就診10分鐘,驗血配藥1小時。其中早8點至10點、下午2點至4點、晚8點至9點為高峰時段,耗時多為3小時以上。調研組隨後專門邀請了新區衛計委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現場就有居民提出:“惠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幾公里外的觀海路259號,大居居民根本不會捨近求遠去那裡。既然農村可以設置社區衛生室,那麼針對大居的幾個小區能否也設置社區衛生室滿足我們的需求?”經過溝通協商,最終確定在大居內增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醫生診所,實現就診、配藥、補液、保健、康復、上門回訪等便民醫療服務,並對血壓測量儀、血糖測試儀、身高體重一體機等常用設備進行統一購買和發放,進一步完善了大居居民的健康服務,讓大居居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

交通出行和每個大居居民都息息相關,民樂大居目前共有37個居民小區,卻只有5條公交線路經過。調研組早上6點分別從距離公交站點最遠的三個小區出發,步行20分鐘至站點,選擇客流最多的1070路排隊乘坐,抵16號線地鐵惠南站,全過程總耗時1小時30分鐘。調研組發現:7:00-9:00為地鐵早高峰,方向為滴水湖至龍陽路,隊伍可從地鐵安全門排到驗票閘機口,惠南站採取限流措施,此時段平均等候30分鐘;10:00-15:00人流趨於正常水平,已無長隊現象;17:00-18:00又成為晚高峰。他們還發現,由於公交線路實在太少,公交車運營時間沒有和地鐵同步,平均每班甚至要等25分鐘,早晨時間爭分奪秒,一旦錯過一班,就要延誤。“這樣上下班真的吃不消!”一週的“上下班”,調研組裡幾個年青力壯的小夥子也是苦不堪言。調研組帶著居民的這些問題與鎮規建部門進行研討,會同南匯公交公司實地查看。最終達成共識,決定新增大居公交線路,同步公交與地鐵的運營時間,並進一步覆蓋大居新建居住小區,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運營。由於大居建設還在不斷推進,各項配套設施還在不斷完善過程中,惠南鎮的調研組未來將繼續與南匯公交公司共同研究大居公交線路,力爭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廣場舞的一面是群眾健身娛樂的現實需求,另一面卻是噪音過大的擾民公害。這種矛盾不僅是居民頭疼的問題,也成為了調研幹部深深思考的問題。為了悉心聽取大媽們的“心聲”,調研組的成員們加入到各支廣場舞隊伍中。瞭解到,對許多熱衷廣場舞的老年居民說,她們動遷到這裡後,除了幫助子女帶孩子之外,也不知道幹什麼。而跳廣場舞就不同了,除了能夠讓自己忙起來,還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大家圍繞跳舞一起切磋技藝,聊家常,分享心事,感覺生活突然就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廣場舞不僅鍛鍊了大媽的身體,更排解了寂寞,是她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調研組經過認真分析認為,要想根本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還是要通過多姿多彩的社區生活為這些老年朋友們帶來更多心靈上的快樂。建設大型活動場所是關鍵,有助於分流一部分廣場舞人群。為此,民樂大居規劃配套10個綜合健身運動場、3個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行政、為老服務、醫療文化、派出所、綠化、市政道路等61個社區內配套項目已確定納入2018年建設任務。同時,調研組也反覆試驗研究如何給廣場舞降噪,發現將原有的“大喇叭、高音炮”變成多個分散放置的小功率喇叭,由場地責任單位定時定點統一播放音樂,就能夠在降低音量的同時確保廣場範圍內的音樂傳播,再通過音源定向技術的結合,將進一步限制廣場音樂的傳播。使得原本的“擾民舞”,真正成為有益群眾身心的“健康舞”。

從社區居民實際日常生活所需的安全、健康、辦事等具體需求出發,“安居民樂城”系統以大數據綜合服務管理中心為基礎,建設了“一門一庫一平臺”,即以智能門禁雲平臺、一張圖系統、智慧社區指揮室建設為抓手,通過數據接口、展示平臺、互動應用等智慧系統的建立,實現“聯網可監、數據可查、流程可管”的科學化管理體系。新啟用的“惠生活”家門口服務平臺進一步將線下的便民服務拓展到了線上,全面融入所有轄區黨員和群眾的生活,通過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致力於滿足居民群眾和各類社會主體碎片化的需求。未來還將與研究機構合作,每年定期發佈“惠生活”家門口服務白皮書,為家門口服務提供科學指南,將“惠生活”建成“永不下線的大調研”。

通過類似民樂大居這樣的“大調研+大落實”工作機制,惠南在全鎮範圍內“問需於民,主動排憂”,一批群眾長期以來最關注、最關切、最迫切的民生熱點問題得到了解決:調研組在走訪調研中從匯雅苑居委瞭解到,適齡兒童入學就讀難及衛生服務缺乏等問題,立即組織開展情況排摸,並約請區教育、衛生等部門明確轄區內4所公共教育機構開工建設期、試點家庭醫生服務,陸續推動9所新學校開學,通過“惠民醫盟”平臺,加強與光明中醫院等專業醫院的合作,根據居民需求,開展了“健康知識進社區”活動;民樂社區拓展了“社企合作”平臺,與長期幫扶結對的民營企業研究組織黨建,商定了瓜果線上、線下銷售的運作模式;東城社區開放了便民餐廳,滿足了社區居民宴請之需,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實惠、乾淨的場所;黃路學校校門前的破損路面已完成修復;通過文源社區與惠南電信分局的共建,區域內WIFI布點資源建設力度加大;四墩村傳統手工製鞋老匠人打不開市場,傳統手工藝面臨消亡,調研組邀請專業設計公司和文化運營團隊幫他們搭建平臺推廣作品,在“家門口”服務站開闢“老匠人之家”工作室,推動民間手工技藝繼續傳承和發展;東征村提出村內獨居老人較多,行動不便,社會治安事件較多,調研組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明確上門更換液化氣鋼瓶的費用補貼渠道,由黃路派出所加裝監控探頭,加強治安巡邏。陶橋村自建房小區700多戶村民十多年來期盼天然氣入戶,在鎮黨委、政府堅持不懈的推動下,成為鎮裡第一個順利對接管輸天然氣的村子,村民們終於圓了“通氣夢”。

在惠南鎮紅光村“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全體鎮班子成員、處級幹部、公務員、事業單位負責人、各村居黨政正職約200人全部加入各動遷推進組,白天在單位上班,傍晚進駐“城中村”基地走家串戶、研究對策。推進組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對每家每戶都形成了《一戶一表一策》,詳細記載了房屋面積、人員結構、利益關係、主要訴求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走訪調研中,大家發現簽約中後期存在膠著形勢,惠南鎮為此專門成立六個專項工作組和特別推進組,為不願意籤協議的動遷戶提供“專家門診”,出臺爭先評優方案,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今年5月28日午夜12時,隨著最後一戶動遷居民完成選房簽約,最終改造項目簽約率在短短30天簽約期內達到95.5%,成為惠南鎮動遷史上籤約期最短、簽約率最高的項目,創造了惠南動遷史上的新紀錄。

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建設過程中,許多村書記主任提出來希望在農村引入更多產業,增加就業崗位,讓農民增收致富。調研組分別邀請了規劃部門和農業部門共同研究,最後確定創建南匯瓜果公司8424西瓜基地,南匯水蜜桃生產基地,惠南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等本地特色農產品基地,規劃打造一個集生產、觀光、採摘、銷售為一體的新時代大型共享田園綜合體。

 日前,惠南鎮正式出臺了《關於落實大調研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的實施意見》,將調研工作繼續推向深入。惠南鎮黨委副書記徐建軍介紹,惠南鎮下一步將在“大調研”活動中加大對外籍人士、外來打工者等群體的調研力度,結合日常工作,加強對統戰人士、離退休幹部、軍屬等對象的調研,同時確保問題的有效解決,強化對已派單問題處置情況的後續跟蹤,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城市安全運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著力點,將政府的社會治理工作從管理者轉型為“社區大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