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进入收割期,AI会是那把锋利的刀吗?

有线电视在加速转型升级,IPTV顺势进入下半场,而OTT也迎来了红利收割期,DVB、IPTV、OTT可谓是三足鼎立。

OTT进入收割期,AI会是那把锋利的刀吗?

但大家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ARPU值,挖掘大屏的价值。

所以,今天小编主要说说OTT的运营。

1、OTT运营现状

相比PC和手机屏,大屏的价值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大屏的竞争必将成为新的战场。

根据勾正数据发布的《2018上半年的OTT发展报告》显示,截止至2018年H1, OTT总激活终端规模超2.1亿,其中含智能电视激活设备1.72亿台,OTT盒子0.42亿台;OTT激活覆盖户数达1.75亿户,半年增长率16%。

OTT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用户内容付费,另外一个就是广告。2017年OTT的广告收入是23亿,2017年全年增长130%,按照该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OTT广告总规模可达到307亿。

OTT领域目前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内容和服务提供方、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互联网电视应用服务商以及终端厂商等。他们在OTT市场角逐中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都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

OTT进入收割期,AI会是那把锋利的刀吗?

据说,当年阿里想通过补贴终端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电视系统,这一举动,让彩电巨头们开始认真思考OTT大屏的运营价值,并由此认识到软件系统及用户价值的重要性。

2、AI与大屏运营

OTT行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普及。作为家庭娱乐中心,彩电行业是AI的一个重要试炼场,无论是传统彩电制造厂商还是互联网电视品牌,都纷纷涉足AI技术,甚至已经到了“无AI,不电视”的地步。

大屏产业迫切需要AI来改变,AI也迫切需要大屏来体现,更便捷、更舒适是两者共同的目标。AI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终端的竞争,也是生态的竞争。

当OTT进入下半场,如何才能挖掘用户和广告主的价值。其实关键就是要实现内容与用户的智能连接。这个内容不仅包括用户看的影视、综艺等各种视频,也包括广告内容。

AI的加入,究竟会为大屏的运营带来哪些突破?

(1)AI标签增强

过去我们在进行内容推荐的时候,因为标签的简单、粗略,推荐并不精准,反而带来了用户的反感。而通过AI进行理解内容和进行用户画像,则会更加精准。这里有个观点,所有做运营的人都可以好好领悟一下:知道用户不喜欢什么比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更重要。

其中商业价值,是通过提高用户的体验来实现广告展现次数和时长的增加。而在广告投放层面,更精准的投放,除了提高转换率,甚至可以直接转换到电商运营。

(2)AI语音交互

大屏电视不仅可以通过语音智能播放相应的节目,更是整个智能家居操控的中心。

目前,小编了解到市面上很多所谓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都需要基于遥控器或者是手机。

在酷开系统7.0的加持下,智能电视终端将能够在交互方式上彻底击败移动端,实现完全的"去介质化",可以抛开遥控器、手机等实物,让客厅中的大屏实时待命,随时交互。在毫无窒碍的交互模式之下,电视才能够回归电视的本心,成为最佳的家庭娱乐终端。

(3)AI画质提升

2017年我国4K电视机产量在3300万台,占全球4K电视机总量的42%,但是4K内容跟不上。

为此,创维自主研发的AI画质芯片,通过采用AI技术对图像对象进行搜索、识别和重构,从而精准地提升图像画质,分毫毕现地还原极具临场感的高品质影像,电视画质观感更加逼真和真实,仿佛身临其境。

在运营层面,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相关服务享受到更高画质的视听服务。

3、回归客厅

2018年是移动互联网规模红利结束的一年,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另一层面我们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朋友坐在一起,都在玩手机。家人坐在一起,还是玩手机。

AI在大屏的应用会不会改变这个局面?

也许回归客户,不仅仅是一种行为的聚合,更应该是一种感情的回归。

2019年1月,在战略转型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期,流媒体网联合易目唯共同举办的金屏奖,将以“运•赢下半场”为主题,围绕视听行业价值创新、运营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设置多个奖项。

了解更多金屏奖详情,请关注流媒体网,今日流媒体小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