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州:独龙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至今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截至目前,独龙族同胞口仅七千余人,大多生活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在云南由北向南蜿蜒150公里,这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境内最高海拔4963米,最低海拔1000米。

独龙江的交通曾非常闭塞,是一个“土地挂在墙上”的地方,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达97%,坡度在30度以上的耕地占90%,“篮球场大小的平地都很难见”。 尽管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族同胞从没有动过搬出大山的念头。 若不是独龙族同胞的世代固守,脚下这1997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115公里的边境线,也许就成了无主之地。 离开独龙江,独龙族同胞就将失去根。失去了根,独龙族同胞也就消失了。

在历史上,独龙族曾被称作“俅人”、“俅子”、“曲人”、“洛”、“俅帕”、“曲洛”等,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在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同胞处于“刀耕火种,狩猎为生”、“刻木记事,结绳计日”的原始状态,过着采集野菜、捕鱼和狩猎的生活,鲜与外界接触,绝大多数独龙族同胞终老于独龙江畔。 有些独龙族同胞一生仅有一条独龙毯,白天是衣服,夜晚当被子。


1950年,第一支部队徒步来到这里。 他们在中缅边境修建了哨所,还送给不少裸身只披一条麻布毯的独龙族成年人军衣军裤。1999年9月,简易而曲折的独龙江公路通车,但受雪雨阻隔,这里一年中仍有大半年的时间与世隔绝。 2010年,“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扶贫计划在独龙江乡启动。 2014年12月20日,长达6.68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通车,独龙族同胞和外界联系的“桥梁”搭建成功。

近些年,高黎贡山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止盗猎,独龙族上山狩猎,下江捕鱼的传统生活随之改变。 退耕还林后,独龙族同胞在山地间种植草果,这是老县长高德荣引入的经济作物种植项目。草果是一种调味料,贴地生长,喜阴,适合在林下种植,易成活,少病害,好管理。收购价每公斤10元左右,群众可在房前屋后、河边山上、草间树下大规模种植。

人们还可上山挖虫楼。 虫楼,属百合科,生长于深山沟中潮湿处,根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是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独龙江乡的虫楼,大都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独龙江人采挖时特别小心,特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虫楼的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50元左右。


政府为独龙族同胞们,在独龙江畔陆续修建起整齐划一的土黄色安居房。 这些貌似木头实为水泥的1068座独具民族特色的新居一直从临近西藏的上游,蜿蜒至接壤缅甸的下游,免费供族人使用。

在上海市援建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普卡旺村,13户独龙族同胞,每户都分到价值近30万元的一栋住房和一栋接待房。 接待房由当地引进酒店企业,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经营,村民可获得可观的报酬。 有着十三幢接待客房的碧庐.秘境独龙江酒店,是贡山县最好的酒店,隐藏在密林深处。 每间客房都配有一个大大的阳台,站在阳台上可看到奔腾不息的如同翡翠般的独龙江。

草果、重楼、独龙鸡、独龙蜂、独龙牛、漆树、蔬菜等一批特色生态种植养殖项目在独龙江边发展壮大。 各种技能培训在年轻人中火热展开,越来越多的独龙族同胞能够走出山林,同外面的世界一起生活。 户户通电,手机4G信号全覆盖,女孩们不用再感受老一辈纹面的疼痛,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有的家庭一年收入达十几万元,祖祖辈辈没见过这么多钱。


尽管独龙江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独龙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仍世代相传。 由于高山积雪,经常和外界隔绝,人们远行时携带的食品用具,往往为了避免往返负重之苦而暂挂在树枝上或放在岩洞和哨棚里,回来时才逐袋取用。过路人无论怎样饥饿也绝不会擅自取食。 即便是遗失了物品,独龙族同胞也不会擅自拿走据为己有,他们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

独龙族同胞尊老爱幼,生活虽然穷苦,却没有乞讨之人,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能得到全村的无私帮助。他们历来团结互助,不管哪家起房盖屋,全村都会主动登门无偿相帮。他们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他们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他们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很丢脸的事。 文/图 纳兰小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