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家长应该在旁边看着孩子写,还是让孩子自主完成?

李晓0708


我是小学老师,接触的小孩子非常多,去年刚教了一年级小孩子,我来聊聊这个话题。

说写作业之前,先给大家说说一年级上课的情况。现在孩子们在上一年级前大多都有两三年的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并且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学习情况。这样我们教一年级时比过去省力了很多。


可是即使这样,在开始两三个月里讲课时,你讲这页呢,有一部分孩子书都不知道翻到哪一页去了,老师费劲的在那里指着,告诉孩子们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哪一页,要做的是哪一道题。慢慢的孩子们的这种情况就会有所好转。能跟老师很好的互动。

我说我这些是什么意思,就是孩子开始写作业时,是有困难的。这毕竟不是幼儿园里作业,并且在幼儿园里留的作业估计家长朋友们都会帮助孩子们来完成。如果刚上一年级就彻底的放手,那也不现实。


但是从一年级开始写作业时,必须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作业是你的,不是家长的,你要自己完成。在完成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或者不认识的字,可以寻求帮助,但是不要每道题都要等家长帮助。

如果每道题都要家长帮助,就说明孩子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根本没有掌握住,一般的家庭作业,都是对当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个个题都不会,需要家长帮助。那就停下来不要再写了。先拿出孩子的书,把今天孩子所学的知识点让孩子给你说道说道,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发现孩子没学会的症结在哪里?对症下药,给孩子把不会的知识点先搞清楚。然后再接着写作业,过程中就不要多说话了,看看孩子到底学会了没有。

孩子开始时是需要家长陪伴的,但是慢慢的他学习进入状态后,就不要近距离陪伴了。可以离得远一点,家长做自己的事情,但是这时不要玩手机。看看书,看看报。少出动静。偷偷观察孩子写作业的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慢慢的家长培养好了孩子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开始的陪伴是为了以后的不陪伴。孩子的学习始终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只能是扶她上马,送他一程,最后跃马扬鞭,驰骋疆场就看他们自己的本领了。



家长朋友们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孩子回到家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区域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形成定式,孩子就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应该完成的任务了。

二、要注意让孩子静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做这一会做那。学会全身心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

三、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不能拖拖拉拉。

四、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作业完成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就会更轻松更开心。

这是我的一些浅薄认识。希望友友们留言交流沟通。可以说说你的建议或者意见,我都会虚心的接受。期待您的回复!


心中百合静静开


我的儿子今年正好在一年级,现在晚上回来看孩子做作业成了我们夫妻的头等大事,老师都是通过手机布置的作业,通过近半个学期的经验来看,应该分两种情况!



一是数学作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而后进行检查!因为数学作业对孩子来说基本是复习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孩子独立完成后,家长再根据孩子有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不要孩子一边做,家长一边指导,容易打断孩子的思路!



二是语文作业可以一边指导孩子一边完成,语文作业主要是学写拼音和学写字以及背诵课文和诗歌为主,因此家长要在孩子身边指导孩子完成,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总之在指导孩子做作业时,一定要心平气静,循序渐进,千万不要拔苗助长,尤其不要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大声呵斥,结果是两败俱伤!




梨尚网莱文化传媒


我是翼翔老师,专注教育话题。总的来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孩子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陪伴--独立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到底要不要陪写作业,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确定。


如果孩子早期教育充分,识字量已经很大了,能够自己读懂题目的意思。同时,学习习惯也很好,平时做事情都相对独立。那么,一年级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学习。


但是,有更多的孩子,识字量以及理解力都还不足,自觉性也还不够,这时如果让孩子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那么往往效果不好,甚至可能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早期教育,关键的几个点:

习惯的养成,积极态度的建立,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

1、养成好的习惯

孩子天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克服困难的能力还不足。这个时候要想让孩子安静独立的完成作业,实际上是有点困难的。在孩子一年级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是为了教孩子写题,而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写作业的习惯,让孩子懂得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写作业。


2、培养一个积极的态度

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是急躁,埋怨,还是积极面对?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不管是知识层面的、还是人际关系层面的。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个积极的心态,就必须要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展示积极。


如果孩子拼音写错怎么办?是批评、还是教孩子想办法?不管是写字还是拼音,绝大多数都是课本上有的,家长引导孩子从课本上找到答案,也就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需要让孩子能够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答案。如果孩子过多的从父母身上直接知道了答案,那么ta就会慢慢变得依赖,离开父母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3、解题能力的培养

有些问题孩子即便是翻书也无法解决,比如数学的一些文字题,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或者是孩子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时候我们依然要秉承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大人可以试着把问题翻译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又或者把文字转化为图形来帮助孩子理解。但是切记在这个过程中,要留一部分给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另外一个引导方式就是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边说边写,给孩子展示整个解题过程。然后让孩子自己把刚才的问题做一遍,其实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整个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培养起解题的智慧。一旦我们操之过急,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启动记忆功能,变成死记硬背答案,从而失去思考能力。


昨天晚上一位家长说,有一道题跟孩子讲了一晚上,孩子始终接受不了,最后还吵起来了。这个题目里面出现了一个“少”字,孩子认定“少”就一定是用减法。

其实这就是死记硬背的典型,没有理解里面的逻辑关系而一味地死记会让我们的大脑僵化。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需要父母一定的引导的,少部分孩子因为早期教育充分,可能可以做到直接独立学习。方式因人而异,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如何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学习!

这里提一点:培养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在把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时,也一定要对比父母自己在孩子早期教育时做得是否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心平气和的去看到问题。祝福大家!加油吧!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正确方式是,你也学。

有的人反对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认为孩子的事情就该归孩子。

有的人认为孩子还小,就要从小帮他养成好的习惯,所以要时时刻刻的盯紧了,生怕惹上了坏习惯。

其实,这是陪孩子写作业的两个极端。

极端的事情都有问题,对于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也不例外。

这里有个概念,“自律”和“他律”。

顾名思义,自律是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约束。

我们最终是希望孩子能做到“自律”但这么好的习惯并非一下就能养成的,所以就要通过“他律”慢慢过渡到“自律”。

那么,就要找到更好的过渡办法。

很多家长试过各种办法,但最终我们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也去学,学自己感兴趣的。

自己学习有几个想不到的优点,我罗列如下:

(1)自己学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学习的辛苦,才能理解孩子的难处;

(2)自己学也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学习本来就是终身的事情;

(3)自己学会避免过度关注孩子,让孩子有自我成长、自我思考的空间。

对于作业,家长只是辅助作用,主体必然是孩子,只要记住这点,坐在孩子的旁边学习,我们也提升了,也帮助到了孩子。一举两得,全家共同进步。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启发。

我是只专注于家庭教育的石头。


石头聊家庭教育


我家大宝一年级。刚开始上学一个星期时没对她提要求,她就等着妈妈下班陪着写。

妈妈陪写一周后,习惯基本养成,告诉她放学回家吃水果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自己开始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然后完成全部作业。然后预习语文。(英语需要妈妈一起预习,不然会有个别单词不认识,数学基本不需要预习,因为她周末在学奥数)

妈妈下班只负责检查作业,检查复习。全部完毕后共同读英语绘本,精读直至背过,每周两本。

只有孩子自己有独立的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将漫长的学习生涯愉快的度过。

自主学习越早越好,独立完成作业更是最基本的。



浓爱淡写


.陪啊,当然要陪了。我家孩子都三年级了,我还陪着。

不过陪着不是看着。

大部分情况下,他写他的,我写我的。一般情况下,我开头先问问他今天都有什么作业,哪些是需要我协助完成的(比如需要打印,出题),哪些是需要我检查签字的,哪些是需要我听他背诵或者给他放音视频或者拍照上传的。

然后就各干各的了,他有疑问的时候也会问我。

你也看到了,以上这些作业,没有家长陪着能完成吗?而且陪着他也是希望他提高效率,你要是不管不顾,写得太晚,有哭的时候。

不过,你的孩子要是一年级,可不仅仅是陪了,而需要看着。

一年级的不一定知道自己回家需要写什么作业,即使知道也会漏。

一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你要注意他的坐姿,纠正他的用笔,提醒他专心,一心一意写作业。

一年级的孩子需要你帮助他高效完成作业,别写一个作业手忙脚乱的,削铅笔,准备课本。

一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不够,家长最好看着他写,尤其是拼音和笔顺。

更别说需要家长签字拍照的作业了。

别嫌麻烦,自家孩子,上点心吧。



隔壁好家长


我个人的观点是让孩子自主完成,孩子完成作业后再看一看。

我侄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孩子识字不多,做练习册时容易遇到困难。在侄子做作业之前我会提醒他先准备好语文书和数学书,以及所需要的文具。



如果是做语文作业,我会告诉他如果遇到不会做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找书本上相关的知识,再尝试着自己完成。

要是做数学作业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我会让他找书本上类似的例题去看,然后再自己尝试习题。



当侄子做完作业后,我会让他把作业拿给我瞧一瞧。如果发现了他有错误,关于生字之类的错误,我会让他再看一遍,如果他没有检查出来,那就让他拿着有错的作业回学校交。

如果是关于阅读理解的题目他做错了,我会和他一起把小短文仔细读一遍,认真看问题后在小短文上找出和问题有相关的地方,把小短文的句子当作回答。



没有谁规定孩子一定要把正确的作业交到老师手上,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犯下的错,我会提醒孩子检查一遍。但即便是检查了,他还是犯错误,那我就让他带着错误上交作业。我检查小侄子的作业,只是我需要了解他在什么地方容易犯错,并不是为了让他在我的指导下把错误的作业都纠正过来。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知道他的学生在哪方面容易出错。而我找出原因,我就可以在那一方面给他巩固与练习一番。



我不喜欢盯着侄子做作业,那样不但影响他的情绪,也会让自己暴躁无比。这样做只会让侄子越来越厌恶做作业。

这是我个人的做法,如果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也可以留下评论。


暖心秋妈


原则上肯定是自主完成作业,但一年级孩子需要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1.每天放学回家,换鞋、换衣服、洗手、吃点零食、喝水、上厕所,目的是杜绝一切孩子可能写作业的过程中想到的不写的理由;

2.家长帮助孩子统筹安排作业,按科分类,每科作业预估写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每半小时休息10到15分钟。时间可以和孩子商量,然后定时,一二三开写。写作业期间家长不说话、不聊天,可以在旁边看书或者是做轻声的家务。

3.有不会的题目一律跳过,全部作业写完统一解决。

4.以时间为基准,早写完可以把时间计入到休息时间中,未写完到时间也休息。

注:家长要诚信,该休息一定让休息;写作业的过程中不指导、不啰嗦、不批评、不评价、不解答作业。

我儿子上二年级,从一年级就这样培养,现在每天书写功课半小时全部写完,周末书写作业一小时全部写完,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孔祥安说


小学生一年级写作业,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在旁边守着,要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独立意识,当孩子遇到难题,自然而然的回去找你,家长在孩子旁边守着,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当前,很多学生家长习惯性守在孩子面前,监督孩子写作业,捧到孩子写错的地方,就会强加干涉,甚至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再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是去思考怎样解答问题,而是去思考怎么不被家长说教,长时间耗在当前的作业上。学生家长问孩子到底会不会,孩子也不敢言语,慢慢孩子便会变的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这些其实都是拜家长所赐。

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遇到学习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就会犯迷糊,乱插手、乱教育,不去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往往越俎代庖,要知道最终上考场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要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紧紧传授一道题的解决办法或知识点。

这样做,孩子会成长为唯唯诺诺、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到时候“一脚踹不出一个屁”也就麻烦了。


天涯0咫尺


感恩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是教大育小。关于孩子陪写作业的问题,在当下已经是矛盾重重,陪的目的是最终让孩子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

具体可以这样来看:

家长陪写作业不是监督孩子写作业,甚至是“盯”孩子写作业。更有甚者,家长陪写作业甚至是把孩子当成“犯人”来看管。这种方式是完全错误的。一旦孩子习惯这种模式,那么这孩子可能一生都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作业,那么这个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当然,在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时候,完全的让孩子自主完成作业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够,这样的情况下反而会形成很多坏习惯。

家长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

首先:给孩子打造一个专业的做作业的环境。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具,其它的东西一律收起。玩耍休息一定要让孩子离开那个写作业的桌子。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一定那个地方就会进入作业模式。

第二:不要让孩子在单独封闭的环境里写作业,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不利于家长监督,同时孩子容易玩耍或者分散注意力,家长无法监督。最好就是安静但家长容易看得到的一个地方。

第三:要教会孩子做作业计划。什么时段完成什么作业,并且帮孩子建立起强烈的时间观念。这个过程一定是需要家长陪伴参与并帮助孩子建立起来的。家长可以在旁边计时,在旁边适时的提醒孩子的作业目标。

第四:要让孩子在作业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和快乐感。

第五:作业过程中适度的休息。千万不要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总之:家长陪伴的同时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可以相信孩子可以完全独立的完成作业。有方法,有监督,体验快乐和成就是孩子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