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是我们人体膝关节中的一对软骨衬垫,它主要的功能是减震和减少软骨间磨损等。当我们的膝关节受到损伤或退变时,半月板常常发生撕裂或磨损。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那么,半月板是怎么跟随我们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人类是唯一有半月板的生物吗?今天给大家唠唠半月板的宿命。

几乎所有有“膝关节”的动物,都有半月板。而膝关节这个结构,早在3亿年前的原始总鳍鱼身上,就已经演化出来了。既然天下动物大多是鱼类上岸后进化而来,所以我们和猩猩、狗猫、鸟、鳄鱼啥的这些都属于同宗,所以也都有半月板这种结构,并且有一定的相似度。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现存的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共同的祖先是二叠纪时期的引螈(Eryops),嗯,就是下面那个祖宗,仔细看,眉眼之间是否和你有几分相像?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而人类特有的半月板结构,是在距今约130万年前形成的,彼时,距离南方古猿直立行走已经过去了200多万年。也就是说,我们现今膝盖中的半月板,形起于3亿年前,后经过从南方古猿到远古人类的反复走、反复磨、反复适应,才进化成现在的样子。那么,这个样子的半月板,有什么特殊吗?

其他动物的半月板就不说了,根本就不适合直立走路。左图是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的半月板,外侧是只有一个止点的环状,活动范围特别大,右图是人类的,多进化出了一个止点,前后双止点限制了半月板的活动度。让人能够直立情况下把膝盖绷直,而灵长类两腿走路时膝盖要弯着。想想猩猩们是不是都是罗圈腿。人类的这种半月板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也正是这些进化,成就了人类是唯一长时间直立行走的动物(当然,半月板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人类的外侧半月板是双止点的月牙形,猩猩是单止点环形,跗猴类是单止点月牙形,这两种都因为半月板活动性太大,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会发生过度的半月板滑移,甚至脱位,不适宜负重直立行走。

然而,虽然进化赋予了我们优于其他物种的半月板结构,但是却没有给半月板足够的生命力,造成半月板生的早,老的快,病的容易,死的惋惜!

生:半月板在胚胎第八周就已经发育完成,连同周围韧带复合体等附属结构就都已经在孕八周发育好了。

老:胎儿的半月板是充满血管和神经的,但是自出生后起,这些血管和神经就逐渐减少,成人的半月板只有少量血管和神经分布在外周。所以,很多人半月板损伤的疼痛根本不是来自于半月板本身,而且半月板损伤后的周围炎症反应和机械牵拉。

如下图,半月板只有在外周边缘才有血管供应。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病:随着人体老化,半月板那胶原蛋白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就导致了半月板弹性降低,抗张力强度降低,容易损伤和磨损。

死:由于儿童膝盖里年轻的半月板富含胶原蛋白和血管所以损伤后比较容易愈合,应该尽可能给予半月板修补缝合治疗。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由于半月板缺乏血供,撕裂后很难愈合,最终只能把撕裂的部分半月板被切除掉以免继续危害关节软骨。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最后补充说一点,东亚人种中有不少人是先天性盘状半月板,不瞒你说,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返祖现象。因为,我们的半月板就是从盘状、环状等形态进化来的。所以,这种半月板没有正常半月板适应直立负重下的跑跳皮,才特别容易发生损伤。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最后的最后,给大家看一眼自己正常的半月板,是什么样子。此刻,它就安静的躺在你的膝盖里。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如果有半月板损伤和盘状半月板的相关疑问,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半月板”或“盘状半月板”,参考更详细的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