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佛教慧明法师


道经云:人心方寸,天心方丈。

道家古时将海外三座仙山称作″方丈,蓬莱,瀛洲"。

道教中的全真教自宋末元初创立时,广建丛林,立观度人,"天下皆为道乡",在陕西沪县重阳宫,一坐道观,当时有两万多出家道众。

在全真道丛林庙宇中,丛林最高领袖即称为"方丈"。

小的庙宇不可有方丈,但可有监院。

丛林,称十方丛林,指规模较大,可以传戒的道教宫观的所在地及道教的道众社会制度。从林制度为民主制,丛林方丈不收私徒。

较小的宫观与庙宇称为子孙庙,子孙庙的监院,俗称"当家",当家师父可收徒,但不能传戒。子孙庙一般不给外来道友挂单,或只挂三天单。

另外还有子孙丛林,指较大的子孙庙,是子孙庙与丛林的结合。

"方丈″一词,在道教中,起源与传承有序,但全真道大方丈,选拔与产生特别严格,现在全国仅有五位全真方丈(住世)。

佛教,在汉传佛教中,

"方丈",源于《维摩诘经》,经云,维摩居士住所,方圆一丈,故称"方丈"。

随唐时代,佛教大兴,临济宗马祖道一大和尚建丛林,并成为临济宗开山祖师,临济宗归入禅宗。后来百丈禅师又建立了清规制度。这样,佛教逐渐地中国化了。而且大乘(sheng)佛教中国化以后,告别了原始佛教托钵化缘制度,形成集众住寺僧伽丛林制度。禅宗丛林最高长老即可荣升方丈。方丈以下设监院,监院以下设各种执事。方丈不收徒,可传戒。

小的寺院长老一般称住持或监院,是可以收徒的子孙小丛林。

子孙丛林不可传戒。

比较道教全真派与佛教禅宗的两种宗教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方丈""监院""丛林""从林制度"″挂单""传戒"等一些名词意涵,在全真教与禅宗为共用名相(名词)。

所以,″方丈"一词的教职名称,道教与佛教各有各的起源依据与说法。

魏晉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皆倡三教合一,甚至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真人直接建立三州五会,五会有三教金莲会,三教平等会等,以三教平等学说立教度众。

王重阳祖师云:

"儒门释户道相通,

三教从来一祖风。"

故此,我们认为,佛教与道教莫太执着于一些名相之是非曲直,只要理清教史脉络,各自去伪存真,各自弘扬本门本宗本派之教法,和谐共生,合和众缘,若此,宗教大同,若此,天下大同!

(以上拙文,必有纰漏与管见乃至错谬,望题主法师及诸大德高道及专家居士爷评以正)


登云道人1


人们都知道一寺之长称作“方丈”,也叫住持。至于为什么称作“方丈”,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方丈”一词,不过那时的“方丈”是一座仙山,据《史记》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禽兽的颜色全是白色,宫阙都是黄金建成,里面住着仙人,还有许许多多不死之药。历朝历代的国君都曾经派人寻找过这三座神山,最有名的是秦始皇派遣的徐福,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找到过它们。

道教引入了三座神山的传说,并且最早将自己的最高领导人称作“方丈”。至于为什么叫“方丈”,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故称“方丈”。另外一种说法是“方”者,道也;“丈”者,长也,对长辈的尊称,“方丈”意即道长。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道教的这一称谓,可是今天的人们只知道佛教“方丈”,而不知道道教的“方丈”了。

佛教中“方丈”一词的来源也有不同的说法。南朝时期编著的《昭明文选》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一文,其中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大明是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原来,最早的“方丈”是用来遮蔽佛像,免得风吹雨淋的建筑。李善注解道:“堵,长一丈,高一丈,回环一堵为方丈。”由此可知,“方丈”的形制为四面环绕的土墙,每面墙长和高都是一丈,故称“方丈”。“方丈”上面还要盖上“茅茨”,即茅草顶,可见“方丈”最初的形制是多么的简陋。还有一种说法,唐高宗显庆年间,王玄策出使西域,在毗耶黎城参观了著名的维摩诘居士的居处,非常狭窄,王玄策好奇地丈量了一下,长宽高都是一丈,因此命名为“方丈”。后来就把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作“方丈”,再往后,住持也被称作“方丈”了。

需要辨析的是,一些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方丈大师”的称谓,这种称谓是错误的, 因为“方丈”一词的原始含义为“道长”,则“方丈”一词本来就含有大师之意,“方丈大师”的称谓属于语意重复,是不了解“方丈”一词的含义而产生的误称。


农村中年从头来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



搜仙记


方丈一词,最早出现在维摩诘经,里面讲了各种故事,其中方丈的词是描述维摩诘的房间的大小,一丈见方,却能容纳大千世界。这是方丈的出处。


歩织刀


方丈一词出处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知了15815501682


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

因其住于此也,故由住处得名方丈,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

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


木嘉依


寺庙里修行的僧人,一般都住大屋,睡通铺,目的是便于修行,以起享受之心。按理说主持也不例外,但主持除修行外,另有一些日常杂务,寺庙管理等工作要处理,因此主持可以有一间单独的房间居住,但也不会太大,一般就是一丈见方的一个小屋子。 “


呱唧来了


方丈是道教的一种称谓,说的是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就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的领导者的称谓。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这一俗称,则佛院主持统称方丈。


易乐居


世俗之外叫方外,方丈就是整个世俗,出家人虽然是方外之人,确有衣食住行这些俗世,而管理这些事的人就叫方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