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就有些吃力,是智商的问题吗?

抬头就是灿烂阳光


去年我教的就是一年级的小孩子。今年暑假头放假前,我给班里的孩子家长召开了一次家长会。



在会上我问家长朋友们: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是天才的家长请举手?或者你就认为我家孩子特别聪明也可以举手。

家长没有一个举手的,或许有的内心里觉得自己孩子挺聪明的,但是为了谦虚也不会举手。

我接着又问:那你觉得自己孩子就是比别人笨,就是脑子不聪明的举手。

家长也没有一个举手的。因为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即使不是最聪明的,可是也不比别人差多少吧。


其实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的智力可以说相差不多。脑子超级好用的一般只占5%。脑子特别笨的也大约占5%左右。其它孩子根本就是同一个起跑线,脑子没有多大区别。

可是一年书读下来,班里学习成绩已经分为三六九等了。那些在学校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敢于提问的,回家也认真地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的孩子,他们不说成绩有多么优秀,但是最起码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对于一年级所要掌握的东西他们已经达到了过关的程度。

而那些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和老师不能很好的互动,课堂练习跟不上节奏,回家留的家庭作业要么是不认真完成,要么就是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考试时他们不能独立完成试卷,就会造成成绩低下。

题主所问的,是否跟智力有关。我首先明确告诉你,学习跟智力是有关系的。


不要听有些人说那些好听的话,说跟智力无关。根据我多年做老师的经验,学习的确跟智力有关。智力这玩意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

但是,现在我也要明确告诉你,那样的孩子也是凤毛麟角,为数不多,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人。有的脑子也只是转的慢一点。既然学的比别人慢,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你才能跟上队伍不被落下。

家里真有脑子不太聪明的孩子,既不要焦急,想马上他就能赶超别人,也不要灰心丧气。

我班里在一年级里面有两个经常考三四十分的孩子。现在他们俩也有了差别。

其中一个家长跟我说,老师我知道我家孩子学的慢,但是我回家后我会认真负责的帮助孩子的,老师特意留给我们的作业,我会负责教孩子的。这样一点点的努力,我看到了那孩子的进步,于是课堂上我经常表扬她的进步,她在进入二年级学习后,经常七八十分。这不是有很大进步吗?

而另一个孩子,也是学东西特别慢。给他家长反馈后,开始教了几天,慢慢没有耐心,一教孩子就不是打就是骂孩子笨死了。孩子天天小脸紧绷着,学习对于他根本没有乐趣。学的胆战心惊,学的很辛苦,就连简单的东西也学不会。虽然他偶尔做对一道题,我都会不吝夸奖,可惜这时候太少了。他现在也稍有进步,但是依然没有及格过。

很多时候孩子学习成绩差,根本不是智力原因。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对。

题主要多加努力吧。如果孩子真的学东西慢,你就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孩子正当的帮助。如果不是智力原因,你要多和老师沟通,看孩子上课的状态,回家写作业的状态,努力培养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的孩子就会获得优益的成绩的。

开始努力吧,不要只做说话的巨人,要马上付诸行动。孩子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心中百合静静开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就有些吃力,这个不是智商的问题。我的小孩也在读小学,一开始在一年级成绩也不好,后来,我认真分析了成绩不好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去完善,后来小孩的成绩慢慢赶了上来。现在就把我的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相当幼儿园里的丰富多彩的学前教育,一年级的教育显得正经的多,而且老师也严厉的多,许多小朋友都会不习惯,老师的严格要求及繁重的作业,都会让小孩子对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产生厌倦之情,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激发小孩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小孩的心理需求,及时对小孩子进行肯定或奖励。我家小孩一开始成绩也不好,我就和他约定,要是他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并且成绩有进步,我就带他去动物园看猴子,后来小孩为了能看猴子,真的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成绩慢慢赶了上来。


二,要培养小朋友的学习潜力。总的来说,一年级的课文还是挺简单的, 在学校里按部就班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做家长的可以给孩子报课外班,或者可以从网上购买一些有针对性训练孩子的大脑的书籍,在大人的指导下,让小孩学习,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小孩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及学习潜力。

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小学老师每天都会布置作业让小孩带回家做,用来巩固知识,但很多小孩一回家就会忘记或者记不全,这样成绩赶不上来是必然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按时按质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



四,家长一定要和小孩的老师多联系多沟通。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学习的事完全是学校老师的事,事实上,只有多和老师沟通、联系,我们做家长的才能找到小孩学习成绩不好的症结所在。


所以,小孩子一年级成绩不好,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是小孩智力有问题,只要做好以上几点,小孩的成绩提高是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春晓老师520


学习跟智商是有些关系的。但只要能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孩子,智商相差无几。小学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学习习惯的差距。不要把吃力归到智商上。

1.一年级学习吃力,不见得是件坏事儿。

一年级以前,有些家长学前教育抓的比较紧,比较重视,有些拼音和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孩子都会了,这样上一年级以后会觉得顺风顺水,孩子一点儿也不吃力。

但是这种现象虽然孩子学习起来很自信,很轻松,但是它掩盖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凭借以前的老底儿也能学习的成绩不会太差,但是就掩盖了孩子学习习惯上的不足。

上课不注意听讲,比分数低更可怕。尤其是在一年级起步阶段,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习惯的培养,显的弥足珍贵。

如果学前教育没有过度,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上有些吃力是正常的。

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孩子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是一个爬陡坡的过程,孩子们都会感觉到有些吃力。

正是遇到了困难,家长和老师都会帮助他去解决困难。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也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儿。一年级打好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对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2.不要把学习上的困难都归到智商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根本拼不上智商。

把孩子学习上的吃力归到智商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以后断了这个说法和念头。不努力就是不努力,跟智商没有太大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还轮不到拼智商呢。

所以还是正面面对现实的态度,看看孩子在学习习惯上有哪方面的不足,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跟老师加强沟通和交流,让老师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孩子。

在家中建立阅读角,引导孩子和好书交朋友,如果一个孩子爱上了读书,那么他就等于找到了学习上成功的捷径。


禾页老师


如果孩子智商有问题,父母估计在孩子上幼儿园时能看出苗头了吧?

孩子刚开始学习有些吃力,家长不用自己吓自己往智力缺陷方面联想。

很多孩子刚上学时表现的没有那么优秀,主要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原因:

1.还不太适应课堂的节奏,不太明白什么叫认真听讲,上课很可能走神了。

2.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一开始学习数字和拼音有点儿发懵,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帮助孩子:

1.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2.让孩子养成专注听讲的好习惯。

3.每天放学后多花一些时间跟孩子聊聊天,让孩子给你讲讲课上的收获和学校发生的事情,帮助孩子适应上学,喜欢课堂。

4.课前预习和课下的复习是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的好办法。

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好的习惯,正确的起步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这个阶段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非常值得。

我的问答和头条号上有很多关于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经验分享。欢迎您关注我。谢谢!


小公主变形计


学习吃力,具体分析一下原因。


如果是智商问题,幼儿园时候就应该能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说话,行动,学习接受力等。

刚上学,孩子学习吃力,很大原因是孩子幼儿时期家长没有让孩子学过拼音、数学造成的。

不是你家孩子笨,而是人家孩子提前学习了。现在学校教育速度比较快,不会因为个别孩子的情况放慢节奏的。

一年级知识点不多的,家长只有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完全可以帮孩子补回去的。

这个时候,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尤为重要,可以和孩子说明情况:其他小朋友以前学习过了,所以现在学起来比较轻松。那个时候你在学习其它的事情,例如你画画画得就比别的小朋友好。现在我们开始好好学习,一样可以学得很好的。


新思维创意学习


刚上一年级,学习就有些吃力,这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但这不一定是智商问题。



人的适应能力有快有慢。我教到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个学生叫江月斌(为了不泄露他人隐私,名字做了处理)。他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一直很吃力,学什么都比别人慢一拍。一直到四年级第一个学期,他的成绩渐渐好起来,然后一直维持中上水平,最后的中考高考也都取得了好成绩,直至有了好工作。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教育我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贴标签。


但典型的例子毕竟少数,一年级就吃力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开始就学不好会导致孩子往后的什么都学不好,进而成为差生。上学的第一个学期,每一个新生家长都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接受情况。当孩子接受起来有点吃力的时候,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辅导。这段时间老师也会特别耐心,特别累,会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但学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天都有既定的教学计划,面对一个班的孩子,老师恐怕会顾此失彼。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接过辅导自家孩子的担子,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没事了。


经过两三个月的适应期,绝大多数孩子们适应了学校的环境,适应了老师的语言、节奏,学习会轻松起来。

愿你用自己的爱心,培养出聪明能干的孩子。


牛刀小试713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就吃力,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与孩子的智商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步入正式的学习阶段,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不要因为刚开始学习吃力而过于否定孩子,而是应该了解孩子学习吃力的原因,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分享一个刚入学很差,小学毕业时取得年级第一的孩子的经历:

在90年代,幼儿教育还未如此完善。在这种环境下,这位同学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可是他的父母发现,他并不是学习的料,因为他每次考试都是班里最后一名。在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决定然他留级。他的父亲去找老师说情,他才能升入了二年级。

但在三年级开始,这位同学的成绩开始进步了,到了5年级小学毕业时,他的学习成绩却成为了全班第一名。

所以,在孩子刚刚上小学时,作为家长这时候要做的不是急于否定他的学习,而是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困难,并与他一起解决困难。


逐梦卡拉


当然不是了,千万别这么想也不要着急。我也是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其实非常简单,数学只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这跟智商压根没关系;语文,识字和拼音,这些也跟智商没关系。而且除了那些天才和天赋异禀的人,大部分普通人之间的智商并无多大差异。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态度,是过程中的坚持,耐心,不断的反复练习。


再来说说一年级孩子在学习上有些吃力,这是很正常的。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而且学习方式也是全新的,要开始上课,要学习各科目知识。面对这些变化,光是适应对孩子来说已经是个挑战了。而且还要跟得上老师的进度学习知识,面临着学习的压力。


面对这些,孩子需要适应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的长短,适应的快慢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很快就适应了,有的人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急,这跟孩子的智商,能力没半毛钱关系。


孩子的学习吃力主要还是方法和练习。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孩子的热情多去练习,慢慢的就会好的。而且在小学一二年级比学习更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从小学到高中12年,学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在起点,而在于过程中的坚持,努力,良好的习惯。这些才是决胜的关键。


小晗晗爱阅读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学习有些吃力,与智商关系不大,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有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只是对小学学习还不适宜,我当初念小学时模糊记得好象是中午经常被罚站,午饭有时也捞不着吃,学习也不好,二年级时还逃过一个星期的学,被家长揪着耳朵打进了学校。到四年级时自己才学习好起来,后来考取了学。我村还有一个学生上小学一年级时躲着不去,老师发动学生满村找,后来竟然在地瓜窖里找到了他,也是不爱上学,后来他上了初中还真是学习相当好,也是考上了学。还有不少学生也是低年级时学习不大好,到高年级时上去了。家长不要太担心,把心理包袱要放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小时贪玩,长大成才的例子,象李白看到老太太磨针受触动发奋学习等。

不排除有些学生可能是智商有问题,这时家长就要多关注一下孩子,有空多辅导多帮帮,拿出自己的一片爱心来。


安青云水


孩子刚上一年级,学习跟不上,感到吃力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傻吗?都不傻,智力都非常好。现在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营养都跟得上,,家长也都很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所以大家其实都是站在同一条平行起跑线上的。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学得吃力,有的孩子不吃力呢?原因有几点:

1、个别孩子上过幼小衔接。

现在好多家长都特别担心上小学跟不上,所以就让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导致一年级的内容其实全部都懂了,所以这样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肯定是能跟上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上过会稍微有点吃力。

但是我觉得也不必紧张,一年级的东西相对来说其实都很简单,孩子都能学会听懂的,只要稍微努力的话都可以学会。

2、孩子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状态和学习内容完全是不同的,孩子突然转变环境,不适应是很正常的。幼儿园散漫,教育内容多样化,而上小学之后从课堂纪律到学习内容都有一个360°的改变,孩子需要适应。而有的孩子适应能力稍微弱一点。

一年级的时候其实看不出什么。学的东西都比较简单,看不出孩子什么太大的差距。

真正的差距,大概是从3、4年级左右开始吧。这个时候才能看出孩子之间才会分数、学习上的差距。所以一年级的时候并不用太担心,帮孩子多辅导以后写,有耐心一些,帮助孩子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没有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