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行理财不再保底,我的钱怎样才能实现稳定增值?

谈清


朋友王律师日前见到我,开口问的就是这个问题,适逢悟空邀请,就以王律师为例,一并回答。

王律师正值壮年,不论以什么标准,都可以算是中产了。

曾经在百忙之中偷空炒过股票,牺牲了几十万。

后来为了培养女儿的金融知识,又拿出几十万让女儿投基金。共买了3支基金,其中2支基金的管理公司排名前3,还好,略有盈余。平均年化2%左右,还有一支基金,7年了,现在还亏损30%,但总比清盘了好。

王律师再不介入所谓的类投资。

理财基本上就是存个一年期定期存款,自动转存。没风险。

去年开始指导老婆做银行理财,慢慢理财占到70%的积蓄。

偏爱银行理财者大多都是像王律师这样在股票、基金上损兵折将后跌入到保守型的投资者,或者根本没有时间研究如何理财,便简单的选择银行理财。如果银行理财不保本了,还想实现稳定增值(不增就贬了),怎么办?

笔者建议:做为保守型投资的王律师可考虑买银行大额存单。目前各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收益还不错。

三年期的收益在4.1-5%之间,与银行90天理财收益接近。有的银行还推出了可转让大额存单。若有急用,可在银行平台转让,手机银行操作非常方便。

据说:银行理财资金可进入股市,银行可能会推出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个人认为,初期拿投资人当韭菜,难有收益。谨慎选择。

贝蒂A


其实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外稳定增值的理财产品品种挺多的。首先解释一下银行理财不再保底的问题。

虽然银监出台《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不允许银行发行保本理财产品,但有两年多的过渡期,目前仍然有不少银行在发行此类产品。当然此类的产品会慢慢的退出金融舞台。银行理财产品种类也很多,保本保息,保本不保息和不保本不保息三种。



对于保本保息和保本不保息,这两类产品,如果你的本金亏损,银行必须负责赔偿你损失的本金。对于不保本不保息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你必须自行承担责任。另外银行还有代销产品,代销的理财产品与银行没有关系,银行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代销的产品容易出现飞单现象,风险比较大。即使打破刚性兑付PR2级以下的产品安全系数也是有保障的,也能实现稳定增值。

另外银行定期存款也不错,近年来,各银行为了揽储,利率都有所提高。三年定期利率4%以上,五年定期可达5%以上。但要考虑到流动性的问题,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利率支付。



支付宝平台下的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也不错,如建信飞月宝,国寿超月宝……收益率都在4%以上,封闭期飞月宝30天,超月宝60天都不长,可以续存。安全系数也有保障,属于中低风险产品都可以满足楼主的稳定增值。


坤鹏论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最近很多问题都在讨论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还能不能买,我想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偏差。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银行理财还是可以购买的,而且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广大居民抵抗通胀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大家来想一个简单的道理,银行在资管新规之前之所以敢对于预期收益承诺刚性兑付那是随便拍脑门而形成的结果吗?银行会亏这钱给大家付利息吗?显然不是,在一个理财产品成立之前,很多专业人士是对预期收益做过测算的,会测算最高的结果同时也会测算最坏的结果,那么最后给出的收益都是相对保守的。银行的很多理财产品都是采用摊余成本法而计算收益,比如A理财第一期赚了10%,第二期赔了5%,第三期赚了10%,那么三期平均收益就是5%,最后虽然第二期赔了但是摊余成本后把第一期和第三期的利润拿出来一部分弥补第二期。但是这些大家在平时是看不到的。

资管新规后,只是让银行不再承诺给客户刚性兑付,让理财产品的盈利情况透明化,但是理财产品投资还是那些领域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把一些没有和投资者说明的东西现在要说明白了,不能让大家老是觉得理财和储蓄没有区别。

那么我们以后投资也是要通过分散投资来分散风险,比如我们有30万元那么我们就可以分三份投资三个理财产品,那么假设三份投资有两份都是赚了10%,另外一份亏了10%,那么整体来说我们就是不亏本的。

所以理财产品还是那个理财,只是慢慢的会把它真正的面目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大家对于理财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理财和储蓄是有区别的是存在风险的,我们一定要分散投资分散风险。


首席投资官


首先说明一点,银行理财不保底,而不是银行存款不保底,银行的存在靠的就是信用,提前出来肯定是因为之前的经验教训导致的,所以提出来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风险就获得的理财收入不会非常高,如果很高就一定不正常,所以在国外市场可以看到风险远高于国内的理财,被骗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那么在投资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判断能力,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利率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利率是风险系数比较高的,这样了解下来便会比较清晰了。银行不承诺保底之后必然会推出一些风险更高一点,收益也更高一点的理财产品,让更多的银行用户购买。

您的问题里保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升值,那么服务于保值升值的理财产品有很多,需要您自己再看看,如果想要风险比较小那么可以关注一些货币型基金,这一类型的基金风险系数都非常小,可以作为保值的投资选择,同时有些理财产品的利率能够达到8%左右,还有一些P2P项目同样可以考虑,这种保本并且有承诺收益率的都比较靠谱。

保值则是抵御通货膨胀,增值则是指超过通过膨胀的速度获得收益率,如果没有很好地金融知识建议多多学习,之后可以通过投资你所熟悉的行业或者黄金等一系列基金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投资也需要断线、中线、长线配合着来,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投资标的,这样组合能够让你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能够通过这些组合判断你的收益率。

股市可以选择一些估值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的股票,然后选择一些大的领域长期投资,这样不受市场波动给个股带来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就可以。


变革家


我在银行做了二十多年。银行理财不得承诺保底是老事物,又不是新消息。

本人认为,银行理财不保底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不保底,风险自担…这不就是鼓励不兑付么?………如果都不兑付,那买理财不是打水漂么?

很久以前,监管就严格禁止银行理财承诺保底…我们银行有个支行给发短信卖理财,有保底字样,还受到了处罚。

理想的状态,经济学的要求是,每一个投资理财的人,有足够的财务知识,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清楚的了解理财其中的风险,理财发行的中介都非常尽职………但是这是理想……有多少老百姓有时间,有多少能力?………希望少一点理想,多一点常识。

买理财很简单,就是去大一些的银行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买屌丝理财…!屌丝理财银行即使有风险,也得托底,不然屌丝们闹起来,声誉损失太大。

银行卖理财现在都是纸质不承诺保本,口头承诺。

注意…本人银行信贷员20年,炒股韭菜20年。将发布两种内容…1,脑洞新闻…快乐生活。2,成功学内容……如有兴趣,请关注


飞刀47号


大家好,我是gala的研究室,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不能刚性兑付,不能承诺保本了,这给很多在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很多人的理财要求就是让自己的资产可以安全稳定的增值,这下该怎么办呢?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市场上还是有可以满足条件的产品的,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罢了,下面我就说上两个:

1、收益凭证

恐怕很多人一看到这个词都不知道咋回事吧,确实如果不是有人特意给你推荐这个,在公共场合你是看不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私募产品!

收益凭证是券商(即证券公司)的一种理财产品,你可以这么理解:你把钱借给了券商一段时间,等到期了,券商按照提前约定好的利息一次性还本付息。而且门槛也不高。

安全性:你与券商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就像你把钱存进银行,也是你借钱给了银行一样。

流动性:期限可长可短,短的不到一个月,长的可达两年。

利息基本是在4.5到5之间,要高于一般的银行理财,当然还有一些浮动收益的凭证,收益最高能到达年化十几个点,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

我的头条号文章里有相关文章,你也可以自己去百度上查资料,还有你可以直接去一家证券公司去和里面的工作人员了解,这个更直接一些。

2、货币基金

对于货币基金,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因为余额宝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了货币基金的好处,可以保证资金安全,利息也要比一般的理财产品更出色,只不过很多人只是停留在了解的程度,并没有去真正的买过货基。

其实货币基金是风险最小的理财途径之一了,而且如果你搞熟悉规则还会有额外的收益,就看你是否用心去做这个研究了。我的头条号里同样也有一篇介绍货币基金的文章,可供参考。

一家之言,如有不足请多指教。


修行的gala


1.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要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 简单点说就是,除了银行存款,以后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保险等都不能再保本,投资者要自己承担投资过程中的亏损风险。

2.投资者之所以购买银行理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安全、稳定,而其中保本保息的预期收益型产品更是占据重要地位。

3.现在银行理财、信托不再承诺保本,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投资本来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在承诺保本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忽略风险的存在,甚至认为银行的保本理财是没风险的。

4.其实风险一直都在,只是他们看不到而已。 而银行承诺了保本保息,在产品到期后,无论这项理财产品是亏是赚,银行都要按合同约定归还本金和相应的利息。 赚了还好,如果是亏了,银行只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调来资金补上缺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 近期,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陆续停止保本理财的销售。


财富小帮手CC


在监管之下,理财产品中银行不再兜底,也就 意味着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存在赔本的可能。但是,银行理财不再保底,只是针对理财产品,而银行存款仍是保本保息的。


但是现在,在负利率时期,钱存银行活期以及定期是跑不赢通胀的,也就是不能保证稳定增值。所以,需要考虑理财产品组合。


首先可以考虑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比如基金中的货币基金,风险较小但是收益比银行存款好些。其次也可以适当配置中风险产品,比如股票型基金,P2P理财等。

总之,还必须考虑理财,不能再单纯的把钱存到银行,这样是跑不赢通胀的,做不到增值。


郭一鸣



银行理财的偏爱者大多都是保守型投资者,如果银行理财不保本,而收益依然维持原状的话,肯定是要寻找风险相近,收益更高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近几年一方面监管越来越严,另一方面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银行理财市场变化不小。

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无风险收益产品时代也宣告终结。银行理财不承诺保本之后,可能会对原有产品进行大量变革,推出一些风险更高一些,收益也会更高的理财产品来吸引用户购买。但具体成色还有待验证,所以我们可以暂且跳出银行理财范围,从题主强调的“稳定增值”的核心理念入手,来看看还有哪些理财方式可以做到稳定增值。

首先是债券。

最近一段时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相对紧张,债券的利率较平时可能会高一些。另外债券安全性也比较有保障,尤其是国债,虽然收益低一些,但是稳定安全,从资产的合理配置角度来讲,购买一些国债有益无害。

其次就是货币基金

在这里我们多说一点。货币基金集合了公募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特点,是一种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由基金管理人运作,以风险较小的货币市场工具为标的的基金类型,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等特点,也被很多投资者看作是“准储蓄”。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3%~6%之间,通常在4%左右。对于基金理财方面的新人而言,学习和认知的意义往往大于收益。在这个时候,安全是考虑的首要因素,然后才是收益。因此,配置一定的比例的货币基金还是很有必要的,除本金安全外,每月还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并且收益整体而言高于活期储蓄的收益的,并且赎回方便,一般只需提前两个工作日赎回即可收回所投资金。投资货币基金,既能有效控制和分散投资风险,又能提高短期闲置资金的收益,逐步养成投资理财的好习惯。而且,通过接触货币基金,对于那些对基金理财还不是太了解的投资者来说,可以渐渐的对基金投资中的程序、收益率、行情变化等方面积累出自己的经验,便于向更高水平的理财阶段过渡。所以,货币基金可以做为最基础、最安全的保障性理财来进行配置。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两种比较稳定的投资理财方式,作为理财新手或是相对保守的投资者们还算是比较合理的配置选择。当然,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没有绝对的安全。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去适当尝试一下股票、指数基金等风险高收益也更可观的理财方式,让自己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在收益方面也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度小满金融


大家好, 我是价值投资者小六忠诚,我愿意为大家解决理财和投资的困惑。

银行理财不再有承诺的保本收益了,这是理财市场走向合规的飞跃,享受安慰理财收益的人现在正面临考验了,以后你不可以再只买一个产品了,要通过多方配置实现平均化收益。

在以净值波动计算理财收益的年代到来,还不如直接购买基金,基金在这方便有更大优势,一直以来基金就是净值波动的。关于基金投资方面的内容我已经讲过了不少,今天讲讲银行理财者如何过度到基金投资中来。

首先你要选择一只货币基金作为你存放资金享受稳定回报的摇篮,基本上货币基金都有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其次,你要适当的进行一些冒险的投资,我一直建议定投指数基金,稳健的银行理财一族最适合防御性的投资行为。采用每月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买进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防御投资比例1:1.

你现在先把一到两年内需要使用的现金预留下来,放到另外一个账户里面。我们每个投资人都需要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消费账户,另外一个是投资理财账户。接着要把资金进行划分,最佳的是18份。

也就是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布局。每份投资你可以分布于均等的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中,也就是一半用于指数,一半用于债基。债券基金平均年收益高于货币基金,指数基金收益却远高于债券基金,如此配置你整体组合的收益就被提升起来了。

任何会波动的资产最好的策略就是运用定投方式买进,以此取得市场的平均价。债券和指数配置主要是两者有跷跷板的效应,指数下跌了债券却会上涨,到时候正好可以变现债基加投指数;如果相反,指数基金上涨了你却可以卖出指数加投债基。如此你的钱不断的在波动中稳步增值。

以上是我建议的投资理财方法,适合银行理财一族参考,欢迎大家指正,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