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棣会派个太监下西洋?

小菊菊看世界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派郑和这么一个宦官带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信任。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得并不太正派,是通过所谓的“靖难”,从侄子明惠帝朱允炆手里抢来的。正因为这一点,朱棣对自己的兄弟、南京的旧臣有种天然的戒心。率领如此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并且船上还带着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对于朱棣而言,是万万不敢交给不放心之人的。那么,谁更放心呢?燕邸旧臣。郑和自幼被送入燕王府充当宦官,是朱棣看着长大的。这么一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自家家奴,朱棣自然比对其他人更加放心。这其实也是后来明朝宦官之所以能够大规模掌权的原因之一。而且,郑和对朱棣也的确是忠心耿耿。



其次,郑和是宦官。郑和是宦官,没有家室,没有子女。这样孑然一身之人,自然是没有野心的。而且,作为宦官,在官场上是非主流的,是遭到鄙视与排斥的。之所以能够掌权,完全是因为皇帝。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们什么也不是,就是一个家奴而已。把一支庞大的船队和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交给其他人,率兵反叛、拥兵自重或者拥兵在外海自立门户等等,这些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朱棣担心的。任用一个为主流排斥的宦官,首先缺乏号召力,很难成事。其次,没有家室、后代的宦官,反叛自立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吃力不讨好,没有谁愿意去干。同时,宦官作为皇帝的代表,对于随船的军队将领也起到了实际上的监军作用。



再其次,郑和是元朝的色目官员之后,拥有深厚的伊斯兰背景,其父马哈只曾经赴麦加朝圣,对于阿拉伯半岛的人文、地理应当说,郑和家族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郑和又曾经跟随“黑衣宰相”姚广孝(道衍和尚)参禅,受过菩萨戒,有着深厚的佛教背景。而下西洋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和佛教地区,郑和具有先天优势。而且,其色目人的长相多少也有那么点儿亲和力。



此外,郑和自身的能力也是一个方面。郑和出身元朝官宦之家,如果不是敢上了元末明初的乱世,郑和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宦官的。因此,郑和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家奴。在自身的文化修养、航海知识的学习等诸多方面,郑和都是非常用心的,跟随姚广孝参禅,多多少少也有这方面的意思。有了这些,郑和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个外交使节、一个船队统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否则,朱棣也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家奴,不是吗?



除了以上几点,有人认为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寻找踪迹全无的朱允炆。就这个观点而言,如此秘密的任务,朱棣绝对不可能交给普通官员来完成,而贴身宦官郑和便成为了最佳的选择。不过,个人对这一观点持保留态度。


不务正业歪医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以下几个:

第一,郑和是朱棣的心腹

郑和是14岁时候,调入朱棣的燕王府服役的。

朱棣认为郑和聪明伶俐,又颇有才华,对他开始培养。

郑和是在朱棣身边长大的,到下西洋时候已经生活了20年,和朱棣的感情比较深厚。

朱棣是政治家,身边部下都是政客,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本来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但郑和不同,他跟随朱棣多年,参加了靖难之役,此战亲自带兵打过仗,经受过重重考验,深受朱棣信任。

第二,郑和是太监

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会宠信太监?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太监几乎不可能篡权。

为什么?

太监不能生育,没有后代,那做皇帝还有什么意义。皇帝就是为了世代掌握国家大权,而太监最多在死前能够荣华富贵就行了。

历史上,也没有太监篡位的先例,至于刘瑾、魏忠贤之流最多是权臣而已。

因为这个原因,朱棣非常信任郑和。

第三,郑和本来就是外交家和军事家

上面说了,郑和是朱棣的心腹,而朱棣几乎是马背上的皇帝。郑和跟随朱棣征战,亲自带兵打过不少仗,屡立战功,就是这样才被被赐姓“郑”。

他本来叫做马和。

有学者认为,郑和于1403年(永乐元年)曾出使暹罗(泰国),还有学者依据《明史纪事本末》等的记载 ,认为郑和曾于1404年(永乐二年)出使日本。

虽然这还待考,但郑和作为外交家四处出访是事实。

所以,郑和既然是外交家和军事家,就非常符合这个职务。

郑和船队登陆爪哇三宝垄时,正值东哇与西哇战乱之际,场面混乱不堪,将郑和所带士兵误杀了近百余人。郑和以果断的外交手段,压服土王屈服,奉上黄金予以补偿。

而面对三佛齐旧岗海盗陈祖义的近万人大军,郑和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打垮。

第四,郑和的外形和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郑和是回族。

而当时郑和船队到达的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很多都是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

郑和的穆斯林身份,比较容易和当地土王搞好关系。

另外,郑和外形不错,身材魁伟,器宇轩昂,善言谈,也符合宣扬大明的标准。


所以,说白了郑和是大名的精英人物,也很符合承担下西洋的重任。


萨沙


郑和下西洋在我国古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明朝再一次实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之所以朱棣会派太监郑和下西洋,我认为主要还在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郑和的家庭出身使他具备航海的基因。

郑和本姓马,出身于是元朝云南梁王麾下的一个回族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多次跋涉千里,奔赴阿拉伯半岛的麦加进行朝圣,是家族当地的“哈支”。

受家庭的影响,郑和本身对航海路线是较为熟悉的,同时他内心也应该具备航海家所需要的冒险精神。

二、郑和眼界开阔、知识渊博。

明朝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础上,而朱棣的燕王府更是建立在元朝大都之内,所以燕王府有很多来自元朝的藏书。

郑和在于少年时代进入燕王府,在朱棣身边服侍。因为朱棣对随从文化的需求,所以郑和不仅能够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又能随意阅读王府的藏书,这就使郑和的眼界更为开阔,知识渊博。

三、郑和具有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虽然是太监,但作为朱棣的侍从,更随朱棣深入草原追击北元就成了必然。

在后来的靖难中,郑和又跟随朱棣南下,为朱棣夺取帝位立下了很多功劳。

正因为郑和更随朱棣从抗击北元,再南下靖难,历经无数次战役的考验,出生入死,使得他具有军中的实战经验。

四、郑和在永乐朝的最终身份。

靖难成功后,朱棣登基为帝,是为永乐!郑和也因功升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仅此于司礼监,这在明朝的太监体系中已经很高了。

同时,郑和在永乐元年又成为朱棣军师姚广孝的亲传弟子,开始笃信佛法,广传佛经。

所以站在朱棣的角度去看,要建立大中华文明圈,实现汉唐时期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在当时的人选中,恐怕没有谁会比郑和更合适了。

一个自幼在身边长大,具有文韬武略,又信佛的心腹太监,才能真正领悟朱棣内心深处的心思吧!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郑和七下西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当时的历史中,纵观世界这都是一大壮举,当时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个,至于朱棣为什么要让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人们至今都在讨论,有人说是让郑和去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有人说是在宣扬国威,那么下西洋便罢了,为什么还要让一个太监去呢?

郑和原名是马三宝,十岁的时候被阉割送去了朱棣的燕王府,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郑和一直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并且给朱棣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朱棣又是自幼在燕王府长大,他还懂兵法会谋略,朱棣非常的喜欢他,也将他视为心腹。

郑和是个穆斯林,他从小耳融目染,他也想去圣地朝拜,所以他自己也学习了非常多相关的知识点,从他个人角度来看,他是想去麦加的,只不过以他个人的能力来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当得知朱棣要下西洋,郑和是非常开心的,所以他会极力的争取这个任务。

郑和之前已经通过书籍了解了不少各国的地理文化等等,相比其他人这一点是有优势的,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已经出使过很多的国家,并且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圆满,这一点让朱棣很满意。除此之外郑和还有丰富的造船经验,在下西洋之前,是他和别人一起合作监造船只的,这样的人无异于在大海上更加的吃香。

朱棣之所以派郑和下西洋,与其太监的身份毫无关系,最主要的的原因是郑和是最佳人选。最后请大家脑洞打开一下,假如说郑和当年走的是殖民掠夺之路,后来的历史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寻找建文帝之说、从海上包抄帖木儿帝国之说、震慑倭寇之说、宣扬国威之说,事实上郑和下西洋很可能并不是只具有单一目的——朱棣尽管雄才大略力,但就其登基的经过事实上就是篡逆。通过这种非正常手段得到皇位的朱棣迫切需要做出成绩以显示自己作为皇帝是顺应天心民意,对自己的皇权构成威胁的任何势力都必须坚决打击——无论是建文旧臣,还是帖木儿帝国或倭寇。下西洋既震慑了明王朝的战略对手,同时也可以向海外诸国宣扬天朝上国的威德。那么为什么朱棣不选择一名朝廷官员担此重任,而是选择了身为内廷太监的郑和呢?在此之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置铁牌于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然而在朱棣时代内廷宦官的权力开始膨胀——根据《明史》的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朱棣继位后对建文旧臣的猜疑防范就一刻也没停止,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恢复了本已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的侦察刑讯职能,但他仍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用起来并不方便,同时朱棣对锦衣卫本身也并不太放心——毕竟在锦衣卫系统中也有不少是建文帝时代的旧臣。基于这样的心理朱棣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情报组织,这一组织不仅监察百官,同时也负责监察锦衣卫——这个情报组织就是设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东厂总部设在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在全国各地乃至藩属国朝鲜皆设有分支机构。由于东厂提督由内廷太监充任,由此开启了明代宦官干政的先例。作为以非正常手段夺取皇位的朱棣对朝廷大臣总是有些不大放心,相比之下内廷太监则被视为是皇帝的自己人——毕竟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只能紧紧依附于皇帝、听命于皇帝,任用起来显得得心应手。事实上这一时期不只是郑和下西洋,在明王朝其他几次大的军事或出使行动中也普遍使用太监——明永乐年间宣慰东北女真部落、建立奴儿干都司的亦失哈也是一名太监。

不过朱棣之所以将下西洋的重任交托给郑和也不完全是出于私心: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官僚系统对出使海外其实是充满抗拒心理的,以致于在朱棣死后当初反对下西洋的朝廷官僚们迅速展开反攻倒算——我们今天歌颂郑和下西洋使国人大开眼界,使国威远播异域殊方,然而在朱棣死后朝廷的主流话语其实是对郑和下西洋一片声讨,将其视为祸国殃民之举。即使在朝廷大臣中间或有几个较为开明的,也不大可能顶住来自整个官僚系统的压力去完成这一历史性的重任。相比之下太监属于皇帝的“私人”,外界的评价对他们是无所谓的,他们是完全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的,只要皇帝确定了下西洋的目标他们就会尽力去完成。如果把郑和换成一个饱读四书五经的传统官员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言必称子曰诗云的老学究站在一个只穿着树叶、兽皮编织的兜裆布的热带酋长面前谈交易——这画面太美,我忍不住想笑。

郑和之所以被选中除了他的太监身份之外,他本人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郑和祖上是来自西亚的穆斯林,与此同时他又是一名佛教徒。郑和同时深受中华文明和西亚文明的影响,他不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主义者,每当他到达一个新地方总是能充分欣赏当地文化的优点,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根据自己之前所受的教育去进行道德评价,也就是说他不会因为海外一些看起来奇异的习俗而无法接受,这使他能做到入乡随俗。当时郑和船队所造访的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很多都是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郑和的穆斯林身份有利于和当地土著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对当地的非穆斯林郑和也能做到足够的宽容。另外作为穆斯林的郑和一直有一个前往麦加朝圣的心愿,也许当他得知皇帝要组织下西洋时就主动争取由自己率船队出航了吧。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事件,在航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朱棣之所以会派郑和下西洋,这要从郑和的本身说起。

郑和是云南人,少年时即被阉入宫,他是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也是在这一阶段,他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有胆识,有谋略,懂兵法。郑和下西洋时,带去两万名官兵,保障了航海途中的安全。


其次,郑和是一位伊斯兰信徒,信仰伊斯兰教。郑和的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年少的郑和耳濡目染,对海外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这些无疑对航海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除了联系海外各国,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让郑和秘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当年朱棣攻占紫禁城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道去向,这一直是明成祖朱棣的一个心病,他最想知道建文帝是否还活着,因此,他让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到海外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是最后仍然是一无所获。

所以,朱棣派郑和去下西洋,不会顾虑到他是一个太监,他对郑和的人品、才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加之郑和对他一直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是朱棣做出的最正确决定。

事后证明,郑和并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先后七次下西洋,取得了航海史上辉煌的成就。


如果你喜欢这篇问答,别忘了点个赞好吗,谢谢你的阅读。

七十二滚拂


朱棣选择郑和下西洋,自然有其深远的考虑。有关他的想法,《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

“(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郑和早早地就进了燕王府,成为了朱棣的贴身宦官。在“靖难之役”里面,他屡立战功,并在郑村之战中立下大功,因而被赐姓郑。

而在朱棣登上帝位以后,出于对建文生死的恐惧,朱棣必须要派人去探求他的死活。据说朱允炆逃到了南洋,那么就应该派人去南洋察访一下。再加上自己初登大宝,也需要派人出去宣传一下大明和自己的威望。那么为什么是郑和呢?

1、朱棣信任。作为自己看着长大的贴身宦官,郑和是非常受朱棣信赖的,再加上宦官无儿无女无家室,派这种人出去放心。

2、郑和有才。郑和虽然只是个宦官,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是早就被朱棣认可的,从靖难之役中就能体现得出来。派这个人去领导当时的“无敌舰队”,是非常合适的。

3、性质特殊。这次的出海不仅是宣扬国威,更多的是去察访那个不知死活的朱允炆。这种事情是不适合给大臣干的,宦官来干更加合适一些。



青言论史


“郑和下西洋”是令中国人富有自豪感的历史事件,证明我们的先祖早在明朝时期,就可以乘风破浪,跨越万里去环球探险了。下西洋向外展现了中国的国威,证明了中国并不只是陆上国家,也可以是一个海洋大国。

朱元璋曾经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朱元璋觉得宦官会误政,于是定下了这条祖训。但是到了朱棣的时候,“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郑和下西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为什么朱棣会打破惯例让一名宦官执行任务呢?

首先来说说郑和这个人,郑和,云南人,世称三保太监。少年时就跟随朱棣,在他十四岁的时候,经过调教被送入了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他随着朱棣南征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自小就跟着朱棣的郑和,朱棣自然是摸的透透的,知道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的。朱棣是把郑和当做心腹的,自然放心郑和下西洋,顺便帮自己调查一下建文帝的下落。


我们知道郑和原姓是“马”,后面赐姓为“郑”,姓“马”可以知道他信仰伊斯兰教,但他还是一位佛教徒,而恰好要下西洋的地方大多是信佛教的,这样郑和就有优势,方便相互互交流。这也是派他下西洋的一大原因。

郑和还有一大优势,就是他对航海有经验,他当过内宫监,对于营造宫殿,监造船舶,有丰富的经验。 还有就是郑和地理知识丰富,善于处理问题,据《明书·戎马志》记载:明永乐二年四月,郑和受命出使日本,“谕其国王源道义”,可见郑和在下西洋前就处理过与异邦的问题,外交经验充足,这样的人自然是下西洋的最佳人选。

郑和能下西洋,凭借的是自己长期以来的努力,他有着别人没有的能力与经验,只有他才能堪此大任。他能成为朱棣的心腹,也是靠着自己的表现,并不是他善于吹嘘拍马。


历史百家争鸣


郑和七下西洋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任命太监郑和作西洋节度使呢?


话说明成祖登基后,派往出使外国的也多是宦官。只是派遣大船队远航,乃旷古未有的大事,老臣们还是公推新城侯张辅出面,抢前举荐了贤臣吏部尚书蹇义任职,应当说实堪大任,却被朱棣一口否绝。

同秦始皇派徐福海上求仙不同,下西洋除了"君主天下,四海一家"等目标,还附带有探寻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作为朱棣心腹的郑和,无疑是合适人选。这自然出于对宦官的信任,宦官倚皇权而生,而且无子嗣,不用担心去海拥兵为王,自己鞭长莫及。


朱棣曾召来当时著名相术家袁忠彻询问:"以三保领兵如何?"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可见对于任用郑和,朱棣还是深思熟虑的。

小名三宝的郑和,生于1371年,11岁选于宫中,两年后进燕王府。1404年升内官监太监,仅次司礼监三品。下西洋修造海船,采办珍奇,正是其职责范围之事,又一贯对他忠心。尤其重要的是,郑和具有许多他人不可替代的才能:


其一:从小在燕王府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知识丰富。他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又通晓阿拉伯语,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知识。其祖辈曾前往麦加"朝圣”,他对航海路线较熟,又具有冒险精神。

从永乐元年起,郑和已进行过几次小规模航海活动,出访日本暹罗等国。1404年他出使日本成功,打击了倭寇,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显示出其有卓越的外交才干。


其二,郑和知兵法且勇敢善战。当时西洋各国纷争不断,海盗猖獗,要保证船队安全,没有强大的自卫武装不行。因此朱棣还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统领手下有两万余人。而郑和曾和朱棣出生入死,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因在郑村之战中救主有功,而被赐姓为"郑”。

其三,郑和本是云南回族贵族,由于元未战乱而入宫,本人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同时又是朱棣军师姚广孝的佛家弟子,受过菩萨戒博通佛经。在郑和出使的国家中,均以其一为国教,宗教信仰对于沟通彼此,建立友好关系有很大帮助


由此,郑和不负朱棣厚望,从1405年开始,他和大明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创举。

1433年在最后一次下西洋途中,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按照伊斯兰教风俗遗体海葬,完成了明成祖的重托。

后其尊其遗愿,头发和鞋子葬于南京牛首山下。郑和墓可望出海之景,当以酬成祖知遇之恩吧。


元元的天下


首先,在之前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派太监出使周边的先例。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算是有祖制可依,在朝廷上受到的阻力较小。毕竟是“下西洋”算是违反祖制的。

其次,太监在明朝是宫中宦官的最高官位,品级为三品,与六部尚书相近,但没有六部尚书那么忙并且是皇帝的最信任的人,正好符合担任重要使者的条件需求。

第三,郑和不是一般大太监,他的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朝时期的名臣,他的爷爷和父亲都去过阿拉伯半岛。郑和是名门之后,如果不是赶上元末战乱是绝不会做太监的。

另外,郑和本人文武全才,早年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比如决定性的郑村坝之战。郑和不是那种在宫里做奴才的宦官,他的资历和才干就是很多朝廷大臣都比不上。

最后,郑和的先祖是元朝的色目人,对中西亚的宗教非常熟悉。而郑和本人有是姚广孝的弟子,对佛教也很熟悉。下西洋路线上的国家基本都是信奉这两种宗教为主的,郑和和他们交往障碍会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