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身邊有沒有退伍回家乾的非常出色的戰友?他們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

風之子8898998


當年一個車皮拉了100個同年兵,新兵連以後大家都分在了不同的單位裡,有的當駕駛員,有的當炊事員,有的幹起了飼養員,還有公務員等等,總之就是八大員幹什麼的都有。三年以後,有的轉起了志願兵,有的退伍回了家,少有的幾個人考上了軍校,成為了同年兵的佼佼者。等再過了幾年,其中一位同年兵,退伍後留在了北京,起初在工地上開挖掘機,吃了很多苦,後來看中了自己從事的行業,抓住機會自己搞起了基建設備租賃,現在身價幾千萬元了,還有其它的幾個戰友,開公司的也都混的不錯。相反,倒是留在部隊的士官或軍官大都經歷平平,大都是按部就班,沒有太多的波瀾,到點退役,到點退伍轉業。

成功的判定標準各有不同,有的把金錢當成標準,有的把官位當成標準,不一而足。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善於抓機會,敢闖敢幹,從而成就了自己,成就了事業。相反,那些起初看起來混的不錯的戰友,在體制內特定環境裡往往越來越守成,有了機會往往不敢抓,也抓不住,慢慢的也就平淡了。

那些成功的戰友,很多當初也沒有一個清楚的職業規劃,他們進入一個行業後,堅持在一個行當裡深挖深鑽,不斷在業務上、能力上得到精進,其結果就是比較成功了。另一些戰友,今天一個行業,明天一個風口,大都成了樣樣通,樣樣松,真就成了混日子的主。

當前,很多戰友正在面臨轉業退役,現在要面對新的職業規劃問題,我建議在沒有清楚自己幹什麼的時候,先去充個電,參加幾個培訓,主要是和社會接觸一下,瞭解一下社會的發展方向,最新的機會動態,你也許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當然今後怎麼發展,也可以從個人喜好入手,從中尋找機會。我有個戰友也要面臨轉業,他就提前對自己以後的職業進行了規劃,他告訴我等回地方後,第一時間去考幾個關於人工智能方面的認證,他看好這個方面,自己又喜歡,作為今後的職業肯定差不了。


華豎


當然有。這裡給軍營裡即將退伍的老兵們分享幾個我的戰友幹得不錯的事例,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信心、勇氣和幫助。



1、我們營3連6班的班長,山東泰安人,在北方某直轄市當兵5年,2003年退役後自主就業,沒有回老家,而是在部隊駐地不遠的一家物流城租了一間門面,主要從事這個直轄市到他老家泰安的物流配送運輸。由於他人高馬大,身體又好,特別能吃苦受累,開始是自己騎著大電動車上門去給顧客取貨送貨,而且服務態度還特別熱情,深受貨主的好評。所以,物流的生意特別好。

到了2012年,在短短的9年時間裡,他不僅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而且物流業務遍佈了全國的10多個省市自治區,手下發展到員工130多人,年營業額超過了5億元,年純收入達到了3000多萬元。

談到他成功的體會,就是“看準了的商機,就要果斷決定,動手越早,得利越早”。



2、我們團裡政治處宣傳股的一名報道員,中士軍街,當了8年兵退役後自主就業,靠自己的“筆桿子”被招聘到一家國有企業宣傳部從事宣傳教育工作。上崗後他繼續發揚在部隊養成的好習慣,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不怕吃苦受累,加班加點搞寫作,接連寫出了若干篇影響較大的文章,有的被內部刊物採用,有的被當地報紙刊載。企業所在的地級市委宣傳部領導看了他的文章後,覺得他是個人才,不久便把他調到宣傳部機關幫助工作,編制下到所屬事業單位的副科長職務,工作2年後提為正科、4年後提為副處調研員(轉為公務員)、6年後便當上了市委宣傳部的副部長(副縣級)。

當問及這位戰友的成功之道時,他順手拿起桌上的一支筆,半開玩笑地說:“肯定是離不開這支筆的作用囉”。



3、還是我們團1連的1名衛生員,在部隊服役時,特別愛鑽研,衛生業務在全團所有連隊的衛生員中是撥尖的。上士軍銜滿12年轉業後,放棄政府安置,一次性拿了自主擇業金60多萬元,加上地方政府補助金12萬元。在老家的地級市開了一傢俬人診所。

靠他自己良好的業務能力和管理素質,診所的業務量逐年提高,賺錢也越來越多。在5年時間裡,他就開了4家連鎖民營醫院,聘請的醫務人員達到200多人,年營業收入達到1.8億元,純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

說起他的業績,他的體會就是“只要在部隊學到了技術,到地方上就會大有用武之地”。


潤友


我是一個農村的老退伍兵,我來根據自己的耳聞目睹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成功人士和商界大佬都有退伍軍人的經歷。不過他們好像離我們有點遠,這比較尷尬了。

再說說我的周圍吧,我們村裡退伍軍人也不少,但是說實話,還真沒有一個暴富成富翁什麼的人。大部分都是做點小生意或者分守己的過著普通日子的人,也有當了村幹部的。

為什麼這麼多退伍兵幹不成一些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大事。我覺得和部隊裡面的生活有關。

馬無夜草不肥。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下,要想成功並不是你有多刻苦多努力就能出人頭地的,能闖能拼說不定就是頭撞南牆。社會關係,人脈關係等很多因素都很重要。當過兵的人大都比較自律,恪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這就造成了做事情的時候瞻前顧後,影響了做事的態度。

農村的人,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各方面還很落後的農村,沒有企業,沒有資源,能打工掙點錢養家已經不容易,人生規劃就算了吧。


老去的老兵


回憶他們的創業歷程,我想起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任何輝煌的業績,任何偉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輕易得來的。如果沒有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精神,理想就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下面我講一個退役軍人在《華商報》創業的故事。從上世紀九十年末到現在,華商報一直是西安的一張名片。老百姓說:“吃有羊肉泡,看有華商報”!可見華商報在西安民眾心目中的分量。

華商報幾十年的掌門人張富漢,是我的同鄉和戰友,一個車皮到了部隊,同赴南疆參戰。四十幾年前剛入伍的時候,我們住在同一個窯洞做戰士報道員工作。入伍十二年後,他轉業到陝西日報社。1997年6月,他辭去報社《三秦都市報》領導職務,出任民營性質、自負贏虧的華商報總編輯,對華商報進行了全面改制:完全的市場化辦報、採編經營兩分開、全員聘用制、跨地域辦報等等,很多在當時都是“第一次吃螃蟹,敢為天下先”!他的許多創新做法後來成為報業改革發展的方向。8年之後,2005年華商報發行量就達到六十萬份以上,在全國270多家報社中位列第三;使華商報從一張虧損上千萬的小報,變成一個年收入幾十個億的傳媒集團。最近十幾年,又有了新的發展。現在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奠定的改革開放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華商人,不斷開拓前進。

張富漢在華商報的創業史告訴我們,認準了方向,朝著理想的目標前行,一步一個腳印持續走下去,就能夠達到成功的彼岸。

退役軍人張富漢的故事雖然是個例,有其發展的成功機遇和獨特智慧,但他保持軍人本色,低調做事,艱苦樸素,勇於改革,不屈不撓的精神,為退役軍人的發展之路提供了成功經驗。他是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蒼龍牛子


有很多,恁部隊一身手藝,都不會很差,只要不怕吃苦。


兵言兵事


太多了!只要肯幹,吃苦耐勞,都有作為!


上世紀武警


有的 發小剛從天狼特戰旅退役


沙皮gai生活


有,他爸是“李剛”


傷痛灬無痕


當然有,王健林過的就不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