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现在进入国企能“端铁饭碗”吗?为什么?

横竖都是曲线


当然不是,什么是铁饭碗?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才是铁饭碗,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扬光大,做成流水线,就是金饭碗。国企最大的问题在于效率比较低下,在非垄断行业的国企很难竞争得过民企,效益一般都不会太好,说不定哪天上面领导一发话,这下岗分流了,即便一些垄断行业的国企,基层员工的待遇也很一般,这就是很多为了所谓的稳定要付出的代价。但是国企真是稳定吗?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吧。

我妈80年代在我们当地的物资局,知道这个单位的人估计不多。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局属于垄断单位,每个地方的最重要的工业物资,包括钢材、炸药等,都由物资局统一分配供应,要买任何物资,都需要批条子然后才能去物资局买。后来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轨,物资的价格和供应放开,这个单位失去了垄断地位,很快就失去了竞争力,职工基本上全部都下岗或买断了工龄。

90年代下岗潮,全国很多国企职工都下岗或分流了,其中老工业基地东北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东北的国企占比最高。当时有个口号是号召大家打破铁饭碗,自力更生,但这个谈何容易。那个时候大家心目工资最高、最心仪的单位是外企,工资高,国企在当时的就业市场上甚至被人嫌弃。很多人当年就是承包了亏损的国企,稍微一用力就扭亏为盈发了大财的不在少数。

那么近十几年来为什么国企又火了呢?后来国家抓大放小,当时剩下的一般都是一些垄断行业的巨无霸央企国企,像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

不管在国企还是民企,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人。在国企里面如果你能混得好,在社会上面的其他企业里你也不会混得太差。而且民企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潜力,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任何,当年的国企下岗浪潮并没有过去太久,对很多人来说甚至还历历在目,时代、行业都是在快速变化的,没有永远的稳定,只有紧盯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咸鱼学院


现在进入国企,不可能是铁饭碗,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铁饭碗了。

下面我给你分享两个身边的故事。


1. 被迫辞职

我也在国企工作,而且作为正式员工公司不会辞退人。但问题是每次降薪,到最后到手工资2000多,你会不会辞职?所以说铁饭碗是有,但这个碗里吃不饱饭,你还得主动想办法,被迫离职。

分享个身边的小故事:我的师父,目前40多岁,正在继续找工作中。他最初是在国企工作,目前已经换了8份工作。记得有一次我跟师父聊天。

我问道:“师父,不是说国企不辞退人吗?你咋一直换工作啊。”

师父说:“国企不辞退人,但是他会逼着你离职啊。比如,就如我刚工作时是在某国企工作,三线城市。后来行业效益不好,公司一再降薪,最后几个月到手2000左右,而周围干保安的都能拿1500+,你说我辞不辞职?根本没办法养活家人。所以那个时候,我辞职后进入私企,待遇翻了几倍。”

国企不会辞退你,但当行业不好,一再给你降薪直到你满足不了生活所需,你说你走不走?铁饭碗没有米饭可吃时,你只能被迫辞职。


2. 温水煮青蛙

一个人在国企待习惯后,开始变得慵懒,直至失去竞争力。

国企确实是铁饭碗,然而如果你在企业看不到希望,收入持续不增长时,你会不会选择离职?所以,国企铁饭碗一直在,但很多人由于个人缘由不得不离职,找寻更好的发展。

记得我的同事小然,最近刚离职,当然并不是公司辞退他,因为国企基本不会辞退正式员工。事情是这样子的:由于小然的领导特别奇葩,整日吹毛求疵。某次小然心情极差,领导还来找茬,小然有点气愤对领导说话声音大了些,没想到领导受不了了,一个劲整小然。

最后,小然感到职场无望,便辞职寻找更好的东家。

所以国企有你所谓的铁饭碗,但当你看到周围同事不友好,公司没希望时,你还会端着铁饭碗不放吗?


总之,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铁饭碗,所有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我们要努力奋斗,保持好奇及学习力,才不至于被世界淘汰。

我是职场达人哈默,欢迎关注,一起探讨职场那些儿事!


哈默


现在不是铁饭碗哦!

我身边很多人都在国企工作,他们是属于大学毕业都来及投简历来不及感受一下这个社会就被国企连根拔走了,虽然进去基本上都是坑一线工作人员,但是很幸运进去的每一位朋友都转正了,这个东西我也找他们了解过,之前没转正的时候工资很低,都不到正式工的三分之一,而且福利社保在企业享受的待遇都是大大缩水的。但是转正之后呢工资翻了两翻,福利待遇社保等一下子直冲云霄,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他们转正了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这里说的转正不是那种铁饭碗那种的,国企竞争压力很大,转正就是和你签了一份正式用工合同,就和外面找工作一样的合同都是有期限的,期限到期公司也会考虑要不要雇用你,其次就是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很大有一些国企效益不好或者是国企现在都在改革总有一部分会被淘汰。

所以进入国企等于铁饭碗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想要在国企待的长久,不仅为人处世方面做好还要有一技之长,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希望能帮到您,请大家多多关注我哦。


北极星以北的X


我在国企做人力资源工作10年了,现在哪还有什么铁饭碗啊!

首先,既然是企业,就是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的。

劳动合同法中既有关于试用期的条款,也有关于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条款,还有关于员工不胜任工作辞退的条款。

这些条款不仅适用于外企、民企、私企,同样适用于国企。

在我过往的工作中,既有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中止试用的员工;也有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员工;还有员工在劳动合同延续期间,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

其次,为什么说国企是铁饭碗呢?国企招聘慎重,很少开人而已。

国企招聘比较慎重,录用员工要经历比较规范的流程:

初试-复试-终面-体检-背调-查档。

能通过以上流程最终进入到企业的员工,企业已经花费了很大的成本,员工也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双方都是希望能够携手一直走下去的,所以很少出现辞退员工的情况。

但是很少不代表没有!

不好好干活,消极怠工也是有可能丢饭碗了。

第三、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国企之间也在优化重组。

近些年,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资金实力,经济效益以及在创新领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国企却由于陈旧的观念、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产权结构的问题,乱象频出。

国企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国企之间也在优化重组。

对于个体来说,铁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央企人力资源经理&职业规划师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职场女超人李小船


以我的经验认为,相对来说还算是铁饭碗。



首先,国企有编制的人至少不用担心失业。这里说的编制是指事业编,当下部分国企仍有一些体制内的在编人员,这部分编制人员,无论是全国额、差额、自收自支,比起企业内的合同工、临时工,有着天然的优势,单位再怎么开人,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其次,国企的中层人员基本上也有在岗保障。像这部分人,大多是在单位混了十来年的员工,是单位的中流坻柱,辛辛苦苦为单位干了这么多年,没有大的意义外,单位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他们动刀。除非他们有更好的选择,自己跳槽。

所以,唯一有风险的就是基层员工。然而,毕竟国企不同于一般私企,大多在垄断行业或政策行业,经营相对稳定,既便效益不好,实在不行,也有政府托底,所以只要你是经过正规流程进入的,在人事部门有备案的,一般都不会有下岗的之忧,除非是你自己主动走人,否则单位绝不会轻易开人,光是解聘䃼偿,按劳动法规定,就够它喝一壶的,否则,一告一个准。对于国企来说,反正钱不是自己的,所以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单位人事部门是不会轻启解聘工作的。


80后小公


在我看来,国企是不是铁饭碗,这问题是视情况而定的。只要你有能力考进国企,并且认真工作,国企就仿佛一把保护伞,让你暂时有一个相对稳妥的生活环境,当然是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我的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会经历择业的困扰,有很多会选择去考国企。国企这个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国企工作真的很安稳,工作强度也相对小一些。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觉得国企也不是很稳妥了,说不定很多年以后也会倒闭。可我不这么认为,国企是垄断行业,就算这饭碗再破可我觉得不会丢。现在这些国企都是经历过风吹雨打的,能坚持到这几年的,应该不会破到哪里去。

其次,国企真的很少开除员工。因为在招聘的时候十分的谨慎,要经过层层筛选,能靠自己进入国企的那都是很优秀的人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国企都有一套很复杂的招聘流程:网申-笔试-面试-体检-背调-查档,有些国企还要双层面试。就算上述挑战你都通过了,还要经过层层培训才能正式上岗。相信经过这么繁琐程序进去的员工应该会好好珍惜这份工作的。

我认为国企是铁饭碗是因为只要在里面认真工作了,并且每年都会有好的业绩和成果,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铁饭碗。有了这个铁饭碗,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被炒鱿鱼。如果你经过了层层筛选进入了国企,每天只想着拿死工资,不努力混日子,就算国企是铁饭碗,那总有一天会被你砸烂的。


首席投资官


部分仍是铁饭碗,比如烟草和电网,但铁归铁,想发财成为金饭碗是不可能的了。原因很简单: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技术更新迭代很快,诺基亚手机都倒了,所以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就牛逼。那铁饭碗呢?铁饭碗一般都是垄断性企业,没有竞争,所以很难追求创新,很容易不思进取,而且人员很少流动,很多人才都被埋没。若不是有高薪诱惑,根本没人会去。但是按照目前的趋势,高薪可能无法保证了。以电网公司为例,近年收入持续下降,已经到了10w左右(主流互联网公司起薪20w+),但人们对电网高收入的刻板印象却没有改变,谁进来谁知道,很坑,而且工作量很大,很辛苦,钻电缆沟,爬电线杆,荒郊野外,半夜抢修都是家常便饭。工作很辛苦,收入比较低,很难有上升空间,门槛也高(大量硕士,少量博士),您还想要这种铁饭碗吗?


-六仴哋天


进入国企,是否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

如果你进的是高垄断性质的国企,如烟草、电力,按照我们的国情分析,铁饭碗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你进的是一般性质的传统企业,就不太好说了。以其在市场的可替代性的程度,决定这家国企的生存可能性。

.

如纸媒,以前掌握着话语出口,又带着“文化人”的标签,风光无限,但随着互联网的冲击,现在可谓狼狈不堪。单2017年就有几十家报纸停刊,单位随之解散,原来那些怀抱“铁饭碗”的职工,现在都失去了工作。接下来,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企业倒下。

但烟草公司这样的高度垄断企业风光依旧,虽然因为国企限薪政策而导致一些人收入下降,但饭碗依然是“铁”的。

所以说,进入国企是否端上了铁饭碗,要看你进的是什么样的国企

更进一步说,什么叫做“铁饭碗”?私以为,个人的生存能力比单位更加重要。

.

如我所在的上一家国企

那家企业原为事业单位,在“事转企”的浪潮中转为一家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企业本身就非常有名,也非常有钱。

在事业单位时期,大家表面上都能和和气气,都没有压力,都过得还算舒服。同志们基本不思进取,原来有武功的也慢慢荒废了。

突然国家政策有了变化,部分事业单位被要求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单位内哀号一片,但也只能听从国家的安排。

.

成为企业后,单位按要求进行内部改革,重新洗牌,所有人竞聘上岗。这时候,一些专业能力太低(或其他原因)的人从竞争中败北,“回家长期休息”,单位发给最低工资。

这其中,就有一些原先的省委干部家庭出身的高干子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家原本非常有钱、有名的国企,无法抗拒时代的脚步,逐渐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局面。悲伤和恐慌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单位,每个人都对单位和自己的前途不乐观。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其中不乏从清华这样的学校毕业的博士。

.

国家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变化,国家也在不断地甩包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时代,早已不是父辈那种一家单位可以养老的时代。

所以,相较进入“稳定的单位”,也许练成“稳定的自己”,才是最铁的饭碗。


也许杂谈


不是铁饭碗,用工制度改革后,用人单位自主招工,现在无论你在国企,民营上班都是合同工,但是国企劳保福利加班加点按规定发放,过节费,年终奖少不了。民营企业就没有那么好拿了。国企你一进工作岗位,在规定时间与你签订劳动合同,一签三至五年,合同到期优秀者继续签约。並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每月及时发放工资,该休息,放假按规定执行。节曰加班按本人基本工资3倍发给。这是国企的优势。但不是铁饭碗,经营不好连工资都发不出,也有倒闭重组。



老顽童168666666


早都没有什么“铁饭碗”了,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不怕摔坏的“铁饭碗”。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过一次大的下岗浪潮,当时“甩包袱”甩掉了一些几十年工龄但是缺乏劳动技能的员工;而后,大型央企又进行了资产重组,对于中小国企进行“关停并转”,才有了现在国企的模样。

国企的风气通常比较“慵懒”,而且会被无关紧要的琐事占据大量时间。比如说,你要是等领导签字,在某几个部门之间来回折返,可能一天时间就过去了;还比如说,各种各样的闲杂事物需要你处理,可能你工作了一天,很忙,但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某些国企“朝九晚五”看似稳定,却是以牺牲你未来发展为代价的。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进了国企的,仅仅一年时间,从原来满怀雄心壮志的少年成了“一眼看到了等退休”的“油腻的中年人”。

而这些恰恰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最不好的。《百岁人生》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未来,大多数重复机械劳动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只留下少部分具有创造性的“高端产业”和较为低端的“服务业”。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做的工作,恰恰是重复机械劳动。每个人都好像自己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离开了岗位,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的技能是高度依赖于岗位存在的。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已经发生过一次下岗,未来的事情,你能保证么?

所以,有一技之长,即使身在国企也要保持学习上进的态度,才能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不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