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景作文,写作方法有哪些?

云南超强大脑—梅子


本期专题:大语文情境下中小学生高分作文系列:“写景”作文入门模板

读者求助:去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全部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这意味着什么?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孩子们当如何突破?

根据当今中小学生作文学情诊断来看,“写景”作文应当是同学们畏难情绪最重、写作难度最高的一个类型,这也是我们将“写景”作文写作辅导靠后的原因。前八期的系列作文课程,通过家长们神助攻的“五个一”,以及“写人、写事”作文入门模板创设,大家对“写作文”这件事,不只入了门,而且掌握了各个类别作文写作最核心的的东西,有此基础垫底,再进行“写景”作文训练,效果当然杠杠了。

“写景”作文入门模板长啥样儿呢?“三步走”足矣。

1、先生情,再触景

写景作文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核心,当然得是“先生情,再触景”。

什么是“先生情,再触景”?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情感基调。

要写好写景作文,首要是先掐准自个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

譬如此刻,正是傍晚下学时候,小作者满脑子都是考试卷上惨不忍睹的分数以及进家门之后,来自爸爸妈妈的男女混合双打,或者是请出家法来一顿“竹板炒肉”。那么,他眼睛里所看到的一切景色,都该是裹了一种叫做“又愁又惨”情绪内瓤的景色——抬眼看见夕阳,这时刻的“夕阳”应当是什么样子呢?

例句A1:“夕阳的余辉透过朵朵云层,像无数道金笔大幅涂染,天空和白云被染得红彤彤,大地和山河被涂得金灿灿,整个世界刹那间变得金碧辉煌、热情奔放起来。”——亲爱的,这一刻,小作者眼睛中的夕阳,能是这样子的么?

例句A2:“落日的余晖马上就要收起来了,夕阳一点点被晚霞遮住,只在云彩边沿还能看到一点点微光。忽然,夕阳挣脱了云彩的束缚,又努力的露出了脸庞,放出更强烈的光芒。终于,夕阳还是缓缓地沉下去、沉下去……它是那样地眷恋天空啊,那倾尽一切的一挣,又背负了怎样的哀愁与忧伤?”——如此的夕阳,才该是合乎小作者“又愁又惨又隐含了希望”的夕阳才对。

再譬如,抬眼睛看见树叶,秋天的树叶。

例句B1:“看哪,枫树叶火红火红,像火焰,像红裙,它们在秋风吹拂下一个劲儿地跳舞呢,也或者,是在人们倾慕的目光中哗啦啦大声地笑呢……”——这能是小作者“又愁又惨”的情绪过滤器筛选过的景色么?

例句B2:“初秋的树叶只是有些微黄,但已经开始预示着将要飘零。树树秋声,山山寒色。我总是知道的,这声、这色,内里头都藏着那么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悲伤,还有一点点少少地,幻想。”——如斯地秋叶,才该是经过小作者此一时刻“情绪过滤器”筛选后的景色与着色。”

2、先“摄像”,再“拍照”

“先定焦,再位移”,请注意这里的“定焦”——是特指眼睛。谁的眼睛?当然是任何一个即将要写“写景作文”的小作者的眼睛。

有了第一步的“情感基调”作滤镜,再以小作者的眼睛为定焦镜头,到此,我们已经作好了“拍摄”准备,即写景前的心理、大脑准备工作。

接着,透过小作者的眼睛这个镜头,开始进入正式“拍摄”程序。如此媒体资讯如此发达,不论是家长或广大中小学生,都有些基本的、常识的“镜头意识”。这个“镜头意识”,就是写景作文中最了不得的宝贝哦。

第一是摄像意识

什么是“摄像意识”?就是同学们在观察景物之前,在大脑中对自己的分工要明确、要准确,自己是什么呢?一得是导演,二得是摄像,三更得是后期片子制作中的剪辑人员。导演是干嘛的?当然是管总体构思啦。摄像是干嘛的?当然得“以小作者眼睛为镜头”负责整个过程的拍摄。剪辑是干嘛的?就是对拍摄所得的各种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写景作文开始之前,心里和大脑中都有意识开动了“摄像思维”,事情就简单多了。以小作者本人为三角架,以小作者眼睛为镜头,按照“前后左右、远近高低、上下里外”三种空间维度顺序对周遭景色进行拍摄——请注意这里头的四组关键词:一是空间维度,二是前后左右,三是远近高低,四是上下里外。

牢牢记住这四组关键词,则写景作文已经能混个及格分了。

第二是拍照意识

什么是拍照意识?拍照片同学们都会。

的“拍照意识”,不是指常规意义上的拍照片,而是特指“拍特定照片”,也就是相机中常用的“微拍”功能。简言之,就是相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几乎要挨着的那种程度。一朵迎风盛开的花,拍出来能看见花朵正中心花蕊上一粒粒鲜艳饱满针尖尖儿一样的花粉;一只蹁跹枝头的蝶,拍出来能看见蝴蝶须子上还沾着生动鲜艳的一粒粒花粉。一片弯如眉眼旋转着落下的柳叶儿,一只圆骨嘟嘟趔趄扑来的小鸡仔……总之,任何一个突兀出来的、勾惹眼睛的景色和景物,或船或山,或亭或檐,都可以成为拍照意识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以文字形式“定格”在作文中。

如果说以“前后左右、远近高低、上下里外”三种空间维度的“摄像意识”,是连续的、动态的简略扫描,那么以“拍照意识”高度聚焦的“特写”,则是放大的、定格的工笔细描。

3、先泛灵,再引事

“泛灵”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咱们借用一下。“泛灵”是三四岁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独特心理现象,是说这个时期的宝宝,会把桌子凳子、地板屋顶等等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亲自带过小孩子的细心家长们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有那么一段时期,宝宝会与枕头、布娃娃、布袋熊咿咿呀呀“谈心”,自个碰到了桌子凳子、摔倒在地板上,会先急急忙忙给桌子凳子和地板“呼呼疼”……“先泛灵,再引事”是个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中小学生在写景作文中,一定要有三四岁孩子的“泛灵”心理,要将世间万物都看作“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东西,包括眼睛所能见的一切景物、四季变幻、江河湖海、山峦峰壑,以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一切动物,还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大的小的一切植物。

这个过程,如果非要换成作文专业术语的话,与之极相似的一种手法,叫做“拟人”——但这二者之间,区别还是很大的。“拟人”,这个很美妙的小手法,被如今的语文教学给糟践的走了样子。看看咱们的教科书上是怎么定义“拟人”的?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这样的定义,实在是糟糕透了。

试问:世间万物,从动物到植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片叶子,哪个不值得人类去好好珍惜、好好尊重?尤其是中小学生,心里得首先有这种对世间万物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同身受它们的喜怒哀乐。在了这种感受与共情垫底,往大了说才能够养正自己的人品操守,往小了说,才能够写好、写活一片写景作文。

喵儿曰:宝石项链上那个搭扣

如果说,第一步的“先生情、再触景”是串成项链的那根钱,第二步的“先摄像、再拍照”是线上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宝石,那么,第三步的“先泛灵、再引事”,则是宝石项链上那个搭扣了。家长和同学们都能想得来,如果没有搭扣的话,项链还能是项链么?再华贵的线和宝石,也只能以半成品的样子灰头土脸窝在柜子里,而不是在美丽脖颈上与主人一起耀眼出星星的熠熠光芒。而作为写景作文中的“搭扣”,它们很难寻么?不,只要有了“泛灵”意识,小作者眼睛所能够见的世间任何一种景物、动物、植物,就都能够成为搭扣,能够赋予一篇写景作文最鲜活、最灵动、最独特的审美。

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欢迎互动留言,祁祁喵将用心为你答疑解惑。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平凉家长之家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在小学生作文写作中,最让小学生为难的就要属写景作文了。纠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孩子们缺乏多角度描摩景物的意识,造成景物写得不生动、不细致、不饱满,句子干巴巴,没有生气。

二、抓不住所写景物的特点,泛泛而谈,没有详略,不能突出重点,文章描写缺乏层次感,读来像流水账。

三、不会按一定顺序来描写,造成结构散乱

这三方面原因从细节到整体,从语言表达到结构安排,几乎囊括了小学生写景作文不入门的关键弱点,因此,在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一定要引导孩子从细致生动语言描写的创作到有条理的安排描写景物的详略,再到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升华中心。做到写作思路清楚,读来如临其境,兴味盎然。

小学生写景作文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身边熟悉的景物,如《校园一景》《我的家乡》《家乡的小河》等;一种是不熟悉的景物,如游记类作文。

这两种作文写法稍有不同,主要在于写身边熟悉的景物可以按季节变化来写,而写游记虽然也可以以时间顺序来写,但多数是短时间内的景物变化。按季节变化写景物的作文因选材的余地大而比较好写,这里不作表述,下面我重点讲一下写景作文的写法技巧。

一、合理安排写景作文的结构。

  • 开头重在一个字——“引”,即用简短精美,能体现心情的语句引到要写的景物上去。

例如《暑假青岛一游》开头可以这样引: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过半,作业做完,我和爸爸妈妈终于踏上去青岛的火车,向着我梦想大海驶去。

再如《家乡的秋天》开头可以这样引:

有人喜欢春天百花盛开的妩媚;有人喜欢夏天草木繁茂的热烈;有人喜欢冬天冰清玉洁的纯净,而我独独喜欢家乡那硕果累累的秋天。

  • 结尾重在一个“收”字,写景作文要想把景写活写动人,重在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感,热爱也好,赞叹也好,感悟也罢,重在把“无我之景”变为“有我之景”,而结尾的最适合把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收”入作者情感的抒发中去,起到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

例如上文《暑假青岛一游》结尾可以这样收: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离别时刻,我恋恋不舍离开大海的怀抱,海风长吹,湿润的空气夹着海的气息吻着我的脸,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不仅在心里默念:“大海啊,等我来年再来看你!”

《家乡的秋天》的结尾可以这样收

  • 丰收的欢笑声漫过爷爷家的四合院向瓜果飘香的旷野飞去,飞过金灿的灿的稻田,红彤彤的高梁,大片大片的果园,传达着丰收的讯息,传递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结尾把作者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有高度,有深度,收束有力,整体提高了作文的格调。

  • 而文章的主体的部分要构思好重点写哪处景物,详写这处景物的哪个特点,哪处景物要略写。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一定要理清写作思路再写。

二、主体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 1、线索明晰,有条理。

写景类作文,特别是游记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而一般来说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条理,结构严谨。

常见写景顺序有以下三种:

一般来说,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是相结合着来写的,移动中的景物要略写,而定点观察的景物要详写,这样有详有略,文章才有层次感,读来饶有兴味,不像流水账。

  • 2、确定好要详写的景物,抓住详写景物的特点细细描摹。

确定要详写的景物就涉及到写作的选材,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或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

那么应该抓景物的哪些特点呢?要善于从景物的色彩特点、形态特点、动静特点上来挖掘。如图所示:

  • 3、把景物写具体、生动、细致的写作方法:

A、运用修辞富于无生命的景物以无限的生机活力。

B、景物描写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例如写“海浪”

B、运用“五觉”,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细细感受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D、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描写。

例如:鲁彦的《听潮》就运用“五觉”法,把大海“海醒图”“海睡图”“海怒图”动静结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完美呈现了大海的美。

如图所示:

真正的写作高手,往往可以把修辞和五觉结合在一起,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味为有味,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形象,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如图所示:

综上所述,要想写好写景作文:

首先结构安排要紧凑、开头要迅速引入正题,切记不要洋洋万言先写路上见闻久久扣不到题目景物上。

其次结尾要收束有力,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适当升华主题,想到所写景物代表的深层意义,如赞美大自然的神奇或劳动人民的伟大等。

正文要详略得当,用移步换景法略写一串景物,用定点观察法详写一处或几处景物,详写地方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文采靓点,所以要运用修辞及感觉描写,从各个角度细细描摹景物,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变无我之景为有我之景,情景交融,方显大气。

相信读完此篇,大家对如何写写景作文一定有所启发,有用的话别忘点赞转发,不胜感谢!


指尖教育帝国


1、观察。引导孩子观察景物,看看有什么可以入文。

2、顺序。按照时间或者空间顺序,其实就是脚步移动或者眼睛所见,训练孩子行文思路。

3、行文。去掉“有”,在不用“有”字的情况下,寻找替代需要,用各种手法把景物描写细致自然,写出景物的特殊性。

4、结构。从最简单的总分总模式练习,开头要求总领全文,就是总领全文所写之景的特点,结尾与开头呼应。

5、优美语言的练习。开头结尾正文都需要练习了,主要是运用一些手法,调动各种感官,虚实结合,把看到的和所想的结合起来。

作文练习,最主要的是写,带孩子看,然后带孩子写。告诉孩子,写出自己想读的作文,自己都不愿意再读一遍的作文,怎能拿去给老师读。最后三个字:练练练。


计工算资


在写作文之前,首先,我们得知道景物指什么?景物指山川湖海,日月星空、花草树木、风霜雨雪、以及风土人情等。我们要描写这些景物就必须得了解它、观察它,为文中的人和事提供渲染的气氛。

1、开好作文头,可以用抒情开头法,也可以用设问开头法,还可以用点题开头法等2、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确立好空间方位,对描写的景物进行仔细地观察,不能凭自已的想象来描写。要观察景物的色、味等,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也要写出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景物的环境气氛等。

3、观察要有顺序:如果是描写建筑物的,要按空间方位顺序观察,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如果是描写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的可按季节时令、一日的变化等进行描写,如: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笔。

如果是描写山川河流、公园美景等,可按地点转换顺序描写,如:按参观的顺序,按游览的顺序等。

4、抓特点描写,不同地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景物的特征是不一样。比如:夏雨和春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淅淅沥沥 夏雨可以用瓢泼来描写。

5、人物的感受,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受等写进去。

6、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感情和景物结合起来,使人读了有身临其璋的感觉才行。


忆梦月华


写有特色的景

为什么要写有特色的景,因为人才记的住,比如一说北京,就想到天安门,会想到奥运鸟巢,这是非常有特色的景,所以写景,一定要找那种有特色的景来写,什么叫做特色,就是这个东西别的没有,而你有,或者别的地方即使有,但你的是最好的,那就是特色。

要学会联想

写一个景物,一定要想到相关的诗句,触景生情嘛,比如看见月亮,就会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对吧,这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写景一定要按这种路子来写,这样走出来的东西才会有声有色,还可以写一写典故,比如赵州桥,一下子就会想到鲁班对吧,这么一展开来写,故事内容也丰富了,写的景也让人记忆深刻了。


芯片小王子


只谈两点,一是点面结合,“点”就是特写镜头,精雕细刻;“面”就是略写,在广度上下功夫。有详有略,才会突出中心。二是移步换景,观察角度不同,描写内容才会有变化,牵着读者的阅读神经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