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資金剛入場 重要股東卻忙減持

纾困资金刚入场 重要股东却忙减持

相比11月初,股權質押數量和佔比均連續下降。有分析認為,在政策支持和紓困資金快速落地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堰塞湖”風險正在逐步緩解。

但紓困資金剛入場,就引來了重要股東的減持,甚至部分股東趁機清倉。僅僅24日,就有約30家公司發佈與減持相關的公告。

有市場人士就表示,不排除監管層會出臺針對性措施,防止一手獲紓困,一手套現。

圖/ @視覺中國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發佈股權質押解除公告,緩解市場擔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獲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股權質押數量經過連續三週下降,至6412億股左右,質押率和質押次數也同步下降。因此,有機構人士告訴記者,這也意味著,近期的政策效果正在顯現,股權質押“堰塞湖”風險逐漸得到緩解。

月內約300家上市公司

發佈解除股權質押公告

上市公司聯明股份稱,今年10月底以來,共解除3450萬股質押股票。湖南發展也表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此前將9800萬股公司股票進行了質押,而這些股票目前已經全部解除質押。

根據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截至目前,11月份以來兩市約300家上市公司發佈解除股權質押相關公告,僅僅23日早間,就有近10家公司陸續發佈股權質押解除公告,24日就飆升至26家。可見行動之密集。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獲取的最新數據也顯示,A股市場質押股份數量在11月前三週呈現環比連續下降態勢。截至11月24日,A股滬深兩市3465家公司累計質押11.28萬筆,涉及股份數量6411.77億股,總體質押率為11.32%。而11月初,兩市3479家公司股權質押為12.62萬筆,涉及股份數量為6456.89億股。這也意味著,兩市股權質押數量連續三週累計下降了45.12億股,質押率下降0.08個百分點,涉及上市公司數量也減少了14家。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如此高頻率公告股權質押解除在近年來比較少見,與近期各地紓困資金逐步到位密不可分。

賽為智能20日公告稱,該公司實控人周勇將2850萬股質押給深圳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擔保集團(下稱中小擔)。而此次質押用於置換周勇前期的股權質押,預計11月底周勇累計被質押數佔總股本的比例將降至9.03%。奮達科技最新公告也顯示,實控人肖奮近期將5384萬股股份質押給中小擔。奮達科技在互動易上稱,“實控人已經收到中小擔的專項資金。”

月內發佈的擬減持股份

數量達到了17.62億股

“近期紓困資金正加速進入市場,從最開始的政府主導的紓困資金,到以金融機構主導的紓困計劃產品等。當前整體風險正在得到逐步緩解。”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券商人士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而引起市場再度關注的是,紓困資金剛入場,就引發不少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套現。

11月20日,博天環境公告稱,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國投創新、第三大股東復星創投和第四大股東匯澤投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清倉式減持合計不超過博天環境總股本的31.35%。三大股東聯合減持公告一出,就被市場指為“一邊是國資救助、股價飛漲,一邊是股東套現”。

博天環境21日對上交所問詢函回應稱,2018年初江蘇銀行北京分行已經給予該公司2億元的綜合授信,5000萬元貸款依然屬於江蘇銀行給予公司的綜合授信額度內的貸款。而且海淀國資目前未以股權或債權的方式投資該公司。這意味著,博天環境獲得的貸款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紓困”資金。但投資者並不認同,博天環境股價4個交易日下跌了22.27%。

事實上,在紓困資金入場過程中,多數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的個股出現持續反彈,並引發重要股東的頻繁減持。記者從同花順ifind獲取的數據顯示,11月份A股上市公司減持次數974次,而10月份為542次;減持股東有505家,10月份為294家。被淨減持的公司有312家,比10月份多出近100家。另外,還有很多上市公司只公佈減持計劃。有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發布的擬減持股份數量達到了17.62億股。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近期的紓困資金確實排除不少市場潛在的風險,“市場剛剛開始反彈,大股東們就開始拋出減持,將會給市場帶來不太好的預期。”

市場焦點

監管或出手防止

邊被紓困邊減持

部分股東借利好突然大幅減持的行為被投資者詬病。有專業人士表示,投資者近期需要回避低位連續反彈且創投資金較多的個股。同時,預計監管層也會及時出手,防止上市公司股東一邊被紓困,一邊忙減持。

職業投資人郭施亮表示,資本往往是聰明與敏感的,通過組合減持、花式減持等方式迴避減持新規的壓力,甚至不排除部分股東利用股權質押平倉變相減持。因此,他建議,對於以往有密集減持需求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近期需要謹慎迴避。“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往往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而言,對於以往熱衷於套現減持的上市公司,在隨後的交易時間內,還是會存在較為明顯的減持需求。與此同時,對於部分熱衷於低價定增,而後待限售股解禁減持的上市公司,仍需要保持謹慎。”郭施亮認為。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若上市公司股東一邊享受紓困支持,一邊又減持套現,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公司效仿,會影響紓困政策的初衷,因此,不排除未來監管層會出臺政策,針對享受紓困支持的股東減持行為進行限制。

實際上,近期監管層對利用回購等利好減持已經開始關注。23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佈的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明確,上市公司相關股東、“董監高”在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期間減持股份的,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和本所關於股份減持的相關規定。同時,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須回購股份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在回購期間不得減持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