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軍最為成功的一次祕密行動,50名德軍令50萬美軍人人自危

1944年10月底,一份讓人莫名其妙的命令經由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往所有德軍部隊。之所以說它莫名其妙,是因為這份命令的內容是要在整個德軍中招募2500名志願者參加一次秘密行動,而招募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報名者必須會講英語。

二戰中德軍最為成功的一次秘密行動,50名德軍令50萬美軍人人自危

很快,這次行動就招募到了足夠的志願者,其中來自黨衛軍的有500人,來自空軍的有800人,來自陸軍的有1200人。但是令行動負責人感到崩潰的是,這裡邊只有10人能講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只有400人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交流,其餘的英語水平只是會講yes、no和ok。

對於這種情況,行動負責人只得將這些志願者們集中到一個訓練中心進行封閉式英語口語強化訓練。在大多數志願者都能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後,接下來的訓練方式又令他們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們被分散送到各個戰俘營,而得到的命令就是要效仿美軍那種散漫的上下級關係、跟著戰俘學習英語、學習美軍士兵的美式俚語、嚼口香糖的動作以及懶散的站立姿勢等。

真是莫名其妙的命令和莫名其妙的訓練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德軍最高統帥部招募這些志願者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原來隨著諾曼底登陸戰役的成功,德國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為了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德軍最高統帥部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反擊切斷美軍的後勤補給線,然後試圖以此再讓美軍來個‘敦刻爾克’式的大潰退。

經過對各種方案的仔細分析,德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在正面反擊的同時,組建一支全部美械的特殊部隊。其任務是身著美軍軍服混入美軍部隊中,出其不意的搶佔要地,並在美軍中製造混亂,配合正面反擊的部隊作戰,這一行動被稱為‘格里芬計劃’。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看來,最適合擔任這一行動負責人的就是德軍的傳奇英雄——斯科爾茲內。

二戰中德軍最為成功的一次秘密行動,50名德軍令50萬美軍人人自危

​在斯科爾茲內原本的構想中,這支部隊需要招募到3300名能熟練運用英語交流的志願者,150輛繳獲的‘謝爾曼’坦克,320輛裝甲車及四百多輛卡車和吉普車。結果當時德軍糟糕的狀況使得他只招募到2500名大多不符合要求的志願者,2輛‘謝爾曼’坦克及不到100輛的其它車輛。

要說這斯科爾茲內之所以能被稱為德軍中的‘傳奇英雄’,自然不是一般人,這種糟糕的狀況並沒有難倒他。他決定將‘格里芬計劃’分做兩步執行,第一步選出部分精銳當做先頭部隊,第二部分以剩餘的人員換上美式偽裝奪取要地。

在德軍反擊作戰的前一天,斯科爾茲內將選出的能熟練運用英語交流的志願者編做一支突擊隊派出,結果有約50名志願者成功的混入美軍後方。這些人一到美軍後方,偽裝成美軍憲兵在道路交叉口執勤,給美軍部隊指示錯誤的方向,並攔截美軍,提出各種難題,如答不上來立即以間諜論處,就地槍決。

經他們這一搞,再加上德軍突然發起的反擊,整個美軍後方頓時亂作一團。本該增援前線的部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跑到哪去了,一些要送到前線的物資卻直接送到德軍那裡,就是留在後方的美軍部隊也是人人自危,生怕一個不留神就被當做間諜處決。得益於這些人的配合,在反擊戰開始後,德軍迅速的突破了美軍防線。要不是巴頓及時擋住了德軍,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二戰中德軍最為成功的一次秘密行動,50名德軍令50萬美軍人人自危

雖說德軍的這次反擊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僅就這次秘密行動本身來說,無疑是一次相當成功的行動。如果真能按照斯科爾茲內最初的計劃實施,那麼這一戰的勝負還真難說。

當時的美軍將領佈雷德利在事後曾這樣說:‘約有五十萬的美軍,互相見面時簡直如貓見了耗子一般,大眼瞪著小眼,互相懷疑著對方。這種人人自危的場景真是一場災難,如果不是巴頓在巴斯托尼擋住了德軍,那麼很可能我們就又要準備來一次‘敦刻爾克大潰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