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一)


12月19日到21日,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最大的不尋常,無疑是當前的國際格局重大變動,全球股市震盪,美國不確定性增強,中央是對風險表現出的高度警惕性。

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新華社發的通稿,洋洋灑灑近5000字,其中有這麼一句: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要增強憂患意識,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請注意關鍵詞:

穩重有變,

變中有憂,

外部環境複雜嚴峻,

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增強憂患意識。

今年的工作總基調是穩中求進,但現在是穩中有變,有且變中有憂。

下行壓力,應該已經是多年之後,再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出現。

另外,“憂患意識”,也是最近幾年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用到這個詞。

經濟發展遇到了嚴峻挑戰,中央很直白。背後,則是強烈的憂患意識。

或許,你就可以明白,最高領導人為什麼要在日前的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說這樣一句話:

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

關鍵詞:驚濤駭浪。

尤其讓人關注的,則是前面還有一個修飾詞:難以想象的

這句話引發了相當強烈的討論。坦率地說,在以往的領導人講話中,也會對挑戰困難風險發出警告,甚至不乏一些重話,但像這樣的重話,這麼坦率,這麼直接,這麼嚴厲,還是非常非常罕見的。

現在,經濟工作會議,又直接了當地提出:要增強憂患意識。

越是到關鍵時候,越要有憂患意識。

沒有憂患,就無法安樂。這非常重要,更非常必要。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二)

最關鍵的,怎麼辦?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一句話,很多媒體廣泛使用: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尤其是這一句: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一錘定音,字字千鈞。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華社播發經濟工作會議通稿前兩個鐘頭,還發生了一件意味深長的事情。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央行網站突然發了一條聲明,全文加兩個標點,也只有36個字:

我們注意到網上關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不減稅不降費等傳聞,這與事實相反。

顯然是深意藏焉。

中央高度關注目前的輿情,更要給大家信心。關鍵時刻,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寶貴。

更意味深長的是,關於減稅降費,新聞通稿似乎還說了兩遍。

在稿件最後部分,以“會議強調”,又再次強調了一遍:

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一切毫無疑問了。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已經箭在弦上。

這肯定不會是小數目。對中國經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希望儘快落到實處。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三)

除了憂患意識外,還有一個詞,2016年沒有,2017年也沒有,2018年新聞通稿則出現了三次。

那就是:中美。

2018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中美經歷了史詩級的貿易戰,不久前的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總算為貿易戰踩下了剎車。

所以,這次中央經濟會議,談到2018年工作時,用了這樣一個表述: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談到2019年工作,則出現了兩次“中美”:要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中美經貿磋商。

貿易戰沒有贏家,必然是兩敗俱傷,對中國是這樣,對美國又何嘗不是?

中美應該抓住機會,妥善地解決這個問題。按照目前雙方釋放的信息,中美將在明年1月展開磋商。

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打算。所以,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確定7項重點工作,第一點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第二點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表述都跟去年不同,其中的針對性,相信你也懂得。

此外,新聞通稿還有一些表述,也是意味深長。

比如,在2017年中央經濟會議,有關民營經濟的表述是這樣的:

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保護產權政策,依法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案件。

今年的表述,則是這樣的:

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尤其是這句重點:保護好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民營企業家聽到了嗎?某些地方聽到了嗎?

在市場開放方面,2017年是這樣說的:

有序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繼續精簡負面清單,抓緊完善外資相關法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2018年,則是這樣表述:

要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

以前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現在則強調,要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

外商們,你們聽到了嗎?

還有貨幣政策:

去年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今年則要求“鬆緊適度”‘

去年要求“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今年則要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去年要求“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今年則要求“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貨幣政策在微調,偏寬鬆勢在必行。

在看病難問題上,去年是這樣說的:

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今年的表述則變成了這樣:

下更大氣力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和交通安全。

下更大氣力,這明顯是帶有更強烈的緊迫感了。

2018年,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還發生了太多的悲劇,這些安全問題,真不能再重演了!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

(四)

如果把眼光再放長遠一點。

最近三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16年,確定了4項重點工作,房地產就佔一項。

2017年,確定了8項重點工作,房地產仍佔一項。

2018年,確定了7項重點工作,房地產只提到了一句,沒有單獨列為一項。

這三年的表述,也有差別的:

2016年有這樣一句話: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出現了經典的那句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且,

明確提出了“房地產泡沫”,而且強調不能再吹了。

到了2017年,則有這樣一句話:

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要繼續調控,不能半途而廢,而且要差別化調控。

房地產的情況,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要知道,在2018年4月政治局會議,在研討經濟形勢時,還特別強調,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7月政治局會議,則更進了一步,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但到了10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有關房地產的一句話表述都沒有。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房地產也不再單列一項,只有這麼一句話:

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怎麼說呢?不代表不重視。當前樓市,沒有重大消息就是好消息吧。

但有一點,中央是堅定不移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但房價絕對不允許大起大落,重點是大落,就是泡沫破裂,房市崩盤,這必然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而且,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也就是說,這是各個城市的職責,處理不好,那就是失職。很多城市已經開始有所調整了,這個民生痛點,讓時間來告訴一切吧。道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迎來一個重大而深遠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