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银行,数万名官员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陈永恩


咱们今天月底发工资,直接通过银行转账,然后直接到银行去取钱查账,非常的方便,那么在没有电子通讯技术的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以唐朝为例(宋朝发明纸币,到后来明清两朝发工资基本都是发纸币),年薪通常都是几十两银子,各地要拨发俸禄到官员手上是非常不方便的,那么当时数万的官员衙役,分布在全国各地,朝廷是怎么给他们发工资的呢?

其实我们今天有银行这样的机构,在古代其实我们也是有类似机构的,看古装剧我们常会听到库银这个词,国库在当时就相当于银行这样的机构,当然这是不对民间百姓开放的,通常官员们到了该发工资的时候,就会自己到国库去领工资,可能读到这读者们就会想这部胡说吗,古代交通多不便利,到国库去领钱,一去一回平时不用上班啊?其实国库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就在皇城有一家,其实在各地区各省都是有分号的,所以其实官员们领工资都只是到最近的地方国库去领工资的,这样就会方便了很多,到了年末各地国库在把当年的收支汇总上去,给朝廷做一个统计。

这里我们插个嘴,其实在古代虽然是中央集权,但是中央是有中央国库,地方有地方的,每年地方的税收除了给官员们发工资,赈灾,修建这一类,也有一部分要上交到中央的,中央国库有根据各地情况进行调度,哪有个天灾人祸就中央拨款接济下,同样的,就像蒙古叛乱时,中央国库也没钱,于是就下令各省通过各类税收,富商捐助凑钱,然后再调配到前线做为军饷,古代国库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运作的,虽然我们不能说他多么便捷,但是在那个时代,是具有科学运作的原理的,但是同样这样的系统容易滋生腐败。

中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说法,其实说实话单看工资,其实像明清官员的工资不算高,宋朝当官的都是暴发户,清朝一品文官的年俸也才180两年俸,单靠这些要养活一大家人,一堆仆人有点拮据,没钱的官员难免就会贪污,统治者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就有了养廉银的出现,也就是说官员们好好干,不要贪污,年底给你们发奖金,清朝二品文官的养廉银是16000两,除此之外古代官员的收入还在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成分,粮食绢帛(也存放在国库),土地房子,也就是说吃穿用度政府全包,当然有时候也是折算等价的钱发了。

在宋朝以前工资通常是一年一发,半年一发,因为取钱不易。直到宋朝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变,后来到了清朝晚期,由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速度变快,所以朝廷为了省钱通常就不在给官员们发俸粮,就一并折算成现金支付了,所以虽然我们看晚清时期,位居高位的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小官们大多过得是很清贫的,还整日提心吊胆。


玄坤


真是替古人操心啊!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跟现代类似,各级官员虽由上级任免,但工资都在地方领取,由地方财政支出,不可能由中央一一发放。

以宋朝为例,宋朝实行差遣制,知县及以上级别的差遣职务都由朝廷统一任免,从中央到路、府、州、县这几级的官员都是如此。

北宋巅峰时,全国有20多个路,200多个州,上千个县,从中央到地方州县,朝廷任免和管理的官员达数千上万名,这种超级集中的干部管理体制比如今还要严格。

这么多的官员,他们的俸禄如何发放?

宋朝的地方官员俸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正俸(相当于基本工资),二是职钱(相当于岗位津补贴),三是职田(相当于田租)。

1、正俸,即基本工资,一般按照官员级别核定,列入地方预算,朝廷核定标准后开具介绍信,官员担任后凭介绍信在地方支取工资。

2、职钱,即岗位津补贴,一般按照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核定,宋朝实行职务和差遣分离制度,即便是同一品级,由于担任的差遣职务不同,职钱高低也不同,类似岗位津补贴。

3、职田,即由官方配给地方官员耕地,可供他们出租给佃农耕种,自己收取佃租,而且可以免纳赋税,职田的面积一般根据官员级别界定,面积越大,收益越高,这是地方官专属。

无论是俸禄的哪一部分,凡是地方官员,其俸禄全部由所在地方财政支出,直接在地方领取,具体形式也不完全是现钱,而是由现钱、粮食、绸帛等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官员调动后,手持介绍信到新任职地领工资。


至于职田,当然是在任职地配备,一旦离开任职地,职田就要收回,到新的任职地再重新配备,但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一般是没有职田的。

所有这些俸禄,凡是按照规定由朝廷统一发放的,都在中央领取;但凡到地方任职的官员,无一例外都由朝廷核定标,地方财政发放,方便易行。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首先,古代虽然没有银行,但是有类似于银行的组织。比如唐朝就出现的邸店、质库等等,还有后来的钱庄、钱肆和票号,虽然说规模小了一点,势力也单薄,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些银行的功能,也算是我国金融机构的创举吧。

至于朝廷怎么发钱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个折腾的事情。毕竟自上而下官员这么多,中国幅员辽阔,一级一级发下来肯定会有克扣的现象,而且非常麻烦。所以每个朝代都在费心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汉朝吧,他们直接发年俸,按照品级的不同,分配不同量的粮食。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所以西汉的时候就开始发钱了,东汉干脆一半发钱一半发粮食。作为汉朝的官员也挺累的,规定的时间自己去规定的仓库驼粮食回家,而且容易造成克扣和混乱。

到了唐朝改成了半年发一次,有专门的的机构发放。除了粮食和钱财,也有拿布匹来充数的。因为唐代的纺织业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绢帛已经成为了硬通货。缺点还是拿起来太吃力了,每次发工资都要携家带口大车小车去取,后来就衍生了送货上门的服务项目。

北宋时期已经稳定了以田养官的制度,政府允许官员们将田分给农民,再从中收取佃租。这样的话,政府也省了事,所以做宋朝的官真是肥差,特别是高官除了这些田地,政府还会发“券历”给他们去相关部门领取补贴。

相比于宋朝官员的肥水,明朝的官员们就比较苦了。在朱元璋时期,官员们贪一张信纸都会被惩治,好不容易等到发工资,发下来的都是些纸钞。而这些纸钞贬值非常之快,即便是京城的官员们,很多都是很清苦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之后,他们的工资才算有了保障。

清朝的官员只比明朝的官员好上那么一点点,主要是体现在数目上有所提升了,而且直接就是发白银。不过这些白银都是地方财政拨款的,发多少就看地方是否繁荣了。所以当上了穷地方的官员,就跟着一起穷吧。

不过明清官员们也会利用制度的漏洞,如果身有功名,政府有功名不交税政策,可以兼并土地逃税。等到做了大地主,政府发的钱财都是小数目了,好日子也就跟着来了。


木剑温不胜


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官员队伍也是异常庞大,想让这些官员能够踏实干活,薪酬待遇待的发放自然是最为基础的。在当时没有银行和工资卡的情况下,朝廷是如何给官员发放俸禄呢?

其实在古代,户部就有银行的性质,管理国家的民政与财政,同时也是发放官员俸禄的地方。除了偏远地区或者地方的基层小官外,其他的官员多是在户部领取俸禄,基层小官则是在地方财政上领取,而且这个俸禄根据不同的朝代,所发放的东西也不一样,要么给土地粮食、衣物这些生活必需品实物,要么就是按实物加钱币的形式发放,在唐朝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主要是以实物作为官员的俸禄。



明清时期,生产力大幅提升,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管理问题突出,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官僚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户部的工作量太大,又要统计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要给几亿人口做普查,又要征收全国税收,还要给官员发俸禄,忙的不可开交,于是朝廷就决定在各大省里设置代理点减轻户部负担,在地方大省里设了14个清吏司,专门在地方上办官吏的业务,其中就有发放官员俸禄的职能。

由此可见,古代无论是中央里还是地方上都有专门领取俸禄的机构,而且效率也并不低。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轩若,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我将尽量答复。


纳兰谈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中国从秦朝开始,就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大一统王朝,而且采用郡县制度,各地官员都由中央任命。雇人干活,就要付工钱,具体到国家机器上就是俸禄。

而在古代没有完整地银行金融系统,更没有微信支付宝转账,那么官员是如何领到自己的工资呢?是全部到都城领取,或者皇帝派人下来发吗?

不是的。事实上古代有一整套完整的俸禄制度,保证了官员工资的正常到位。

具体操作为:

1、首先,工资不一定是钱

在当时货币体系还不完善的时代,完全的货币时代还没有到来,因此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且,当时的百姓向上交的赋税也不是钱币,更多的是实物,比如粮食、丝绸、布匹等。

所以官员更多时候,领到的俸禄就是实物。

郡县制推行后,皇帝会向各地派出办事机构,作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这些监督机构在旅行监察职责的同时,也充当着办事处的作用。官员在领取俸禄时,就需要到这些办事处领取折实,相当于粮票等凭证。

领取折实后,凭折实到朝廷制定的地方领取粮食等实物。历朝历代发放俸禄的机构都不同,唐代发放的办法,在《唐六典》等书中有记载:京朝官的禄米、布帛等,由司农寺属下的太仓署负责发放,地方官员的禄米、布帛,由各州郡仓曹负责发放。发放时间是半年一给,一年两次。

到了宋朝,官俸的领取凭证称"券历",内含各种以实物形式发给的补贴,通称"给券",具体名目有馆券、驿券、仓券等区分,均由持券者到指定地点领取。

明朝就很有意思了,明代官俸折实的花样特别多,总是受禄者吃亏,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国库中堆积着大量西洋带回的香料胡椒等物品,一度作为官员的俸禄进行发放。

2、其次,朝廷不一定发钱

这种情况在古代确实不多见,但是也是存在的,比如北魏前期。

我们看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李尚书工作中犯了错,太武帝拓跋焘龙颜大怒,下旨罚了李尚书一年的俸禄。

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史实错误,为什么呢?因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官员是没有俸禄的,冰敬碳敬养廉银什么的统统没有。

那官员吃啥喝啥呢?问得好,当时的北魏还未完全成为封建制度的政权,还保留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的残余。北魏朝廷规定,官员的俸禄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什么意思,就是放任官员去抢夺和搜刮百姓,这是北魏官员的生财之道!

有幸的是,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完成封建化进程,官员也有了固定的薪水。

3、最后,官员不一定需要俸禄

这里指的是朝廷统治的羁縻地区。

历朝历代,羁縻地区占到了王朝统治区域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官员虽然都是朝廷来任命,但是基本都是当地的部落首领。

虽然挂着朝廷官员的头衔,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独立王国,部落首领就是国王。他们平时除了承认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定时向朝廷上贡,朝廷很少直接干预羁縻地区内部事务。

因此,关于官员发钱的事,朝廷大多数也是以赏赐的名义给了部落首领,这和俸禄性质上不一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古代一个税收问题,其实官员的俸禄就来自这些税收中,首先便是把官府开支减去,然后剩下的海要上交国库。这种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周天子时期,当时的这种诸侯国,其实每年都要进贡周王室一笔钱。这笔钱其实就是自己封地的税收得来的,然后礼节性的上交一些给周天子。

如果喜欢看这种以绿林好汉为题材的小说,那么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官家东西就是皇杠,所谓皇杠其实就是从各地上交给国家的银两。皇杠里面的银子必须是重新熔铸过的,规格重量相差不大,而且一般会有皇家的封印。谁敢劫皇杠,那么就是同朝廷作对,那是要杀头的。所以不少绿林好汉就是因为错误的劫了皇杠,才走上对抗朝廷的道路的。

并且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这种税收上来的银两,在熔铸过程中会有损耗,也就是所谓的火耗,这一笔钱也是百姓出的。不少官吏贪污就是靠在火耗上做文章,直到雍正年间,这才宣布火耗归公。但也有人会问了,一旦税收太重,官吏岂不是没有俸禄了,其实大错特错,因为官吏的俸禄永远不会少,税收永远只是加重百姓的负担。

不过这里有会出现一个问题了,如果当地是穷地区了?这个自然不要你担心,古人有的是办法,穷的地方的官吏自然是一些被拉去做政绩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官场小白,你想要日后显贵,那就老老实实的把这个地方治理好。纵观古代一些政策,其实如果不腐败的话,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古代对于税收的超高经营术。


小司马迁论史


在没有汇款转账等技术服务的古代,“发工资”这桩现代人看来简单的事,却是桩技术含量十足的折腾事。放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王朝里,这个折腾事,也是各有各的招数。

首先比较简单粗暴的,就是汉朝。俸禄一年一发,所以叫“年俸”,工资额以粮食来结算。所以汉朝形容官员品级时,常是“年俸XX石官员”。不过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止发粮食。汉朝的赋税里,就有收取钱币的算赋。所以西汉政府发工资,也经常把粮食折算成钱。到了东汉时,干脆改成“钱谷各半”,京城以及各地大小官员,每年固定时间,在所在地指定仓库领取钱粮。

比如东汉末年曾担任安喜县县尉的刘备,他的年俸当时是一百石,理论上说“半钱半谷”,但在东汉兵荒马乱的年头,粮价月月飙升,基层官员拿到手的粮食,常见一半都不到,其他的只能用货币凑数,基本上发钱的速度,远比钱贬值的速度慢的多。领工资时这钱还能买一斤粮,转天半斤都买不上。在鞭打督邮出去闯天下前,三国枭雄刘备早年的小官生活,就是这么清苦。

到了晋朝时,工资发放就复杂了一些,以《晋百官注》的记载,晋朝县令级别的官员,工资已经是按月发放。形式和汉朝差不多,定期去指定仓库领。县令年薪四百斛米,折合成每月,变成领十五斛米外加两千五百钱。等于是每天领五斗米。大诗人陶渊明做诗人时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愤的就是这事。

但千万别以为,悲愤的陶渊明县令,就只有这点工资。晋朝发工资的另一个办法,是“官占田制”,只要是官员,就可以按照品级领一块田,所有权归国家,田里收成归个人。还可以驱使衙门里的属吏给自己种田。陶渊明做县令时,也分到了三顷田地。所以悲愤辞官的陶渊明,喊完“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却也一度赖在任上不走,眼巴巴算秋收的日子

。走?那得收割完庄稼,结清工资后再走。

当然,这种发工资的方法,虽说拿钱方便,但也杂乱无章。到了唐朝时,就变得更正规了。《唐六典》记载,唐朝的工资发放,改成了半年一发,京官工资由太仓署发放,地方官的工资由各州郡敖仓发放。除了发禄米和钱外,主要还是发绢帛。拜唐代突飞猛进的纺织技术所赐,绢帛在唐代已是硬通货,十贯以上交易就要用绢,一匹绢折合500钱。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时,唐朝官员家的仆人们,就常见大车小车,吃力把绢帛往家来。

不过如果唐朝官员们肯出点钱,领工资也不一定这么吃力。长安城的太仓,只要官员支付“脚钱”,就有“送工资上门”的服务项目,《朝野佥载》记载,唐朝清官李畲 领工资,就是由太仓派脚夫送到家里来。李母为表达儿子清廉品格,拒绝太仓讨好,坚持结清“脚钱”。而《旧唐书》更记载,太仓门前更有大批脚夫,专以“送工资上门”为业。领工资,都领出火爆产业。

至于晋朝时的“占田”,唐朝的规矩也变了,改成叫“职分田”,且允许官员们佃租给农户耕种,是为官员们的另一份收入。到了宋代,又变为了更优厚的“职田”。

而除了职田外,北宋官员的其他工资收入,看上去也十分丰厚,除了每月的“正俸”外,还有各种补贴。宋朝的官员们,可以凭着朝廷发放的“券历”,在指定的地点领取补贴。比如北宋“包青天”包拯,开封府尹任上,以《宋史》统计,仅每年凭券领取的额外“公使钱”就有一万八千贯。而北宋淮南一个州的赋税,也不过一万五千贯。北宋高官的待遇,不算基本工资,就已这么吓人。

不过,这吓人的工资水平,也只限于高官阶层,基层的官员,还是一个赛一个苦,比如这津贴,就是各种不靠谱。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时,拿着官府的“券历”领补贴,结果却领来一堆卖酒用的包装袋。可怜苏东坡大文豪,每个月只好把钱装成三十袋挂房梁上,每天节衣缩食用一袋,过得十分清苦。南宋学者周密《浩然斋雅谈》里,也记载了不少小官典当度日的惨状。

到了明清年间,特别是号称官员俸禄低的明代,领工资的方式也没发生变化,依然以米粮和钱为主。但明朝前期比较悲催的是,官员们要领的米粮,相当多都要折成纸钞,而纸钞贬值的速度更是飞快。所以特别是京城中小级别的官员,常见清苦不堪。

15世纪中叶时的明朝,还常用外国进贡的苏木胡椒货物顶工资。赶上货物行情看涨的年头还好,倘是货物贬值,那更叫官员们叫苦不迭。

一直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后,明朝至清朝的官员工资,改为货币与米粮支付,情况才稍好些。清代时又有了“养廉银”,清代正七品官员的年俸是45两,远高于明朝的25两。至于“养廉银”呢?养廉银的发放,是地方财政拨钱,全看地方府库的家底,所以在穷地方做官,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看上去清苦的明清官员,有一点可不苦,在极其发达的科举制下,有功名的明清官员们,兼并土地逃税也都更轻松。看过《儒林外史》就知道,只要功名在手,土地钱粮都是坐着就来。官员们苦哈哈熬几年,家里头就土地连成片。就靠这隐形福利,再苦再累?也远比老百姓幸福。


历史风云录


首先,给这个问题的提问者点个赞。我曾就这个问题专门问过几个历史学者,其中有位历史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就做过这个课题。

总的来说,学者们认为古代官员工资有一套完善的发放制度,且能因地制宜。

古代公务员体系也很庞大,除了京官还有大量的地方官,这些官员都是吃皇粮的,他们的工资都靠朝廷发放。在那个没有银行代发工资,也没有支付宝转账的年代,朝廷官员发工资依然不是件难题。

首先,古代官员实行的并非真正的月薪制。虽然我们在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某个官员犯错被罚一个月俸禄,实际上古代官员的工资基本是半年一发的。像秦朝则是一年才发一次的年薪,当时叫“岁俸”。发放周期长,这就减少了很多麻烦。

可能有人要问,半年发一次工资,平时他们喝西北风吗?这些官员才不会傻到饿死,他们个个生财有道,根本就不靠这点工资过日子。即便是最清廉的官员,家里也会有几十亩的田地出租吧,平时还有一些赏赐之类,逢年过节会有各种明目的孝敬。

其次,古代官员的工资不是全都拿钱的,直到唐朝时期才有部分官员的俸禄是以银子来计算的,不过大部分时间拿到的还是一半银子一半实物。史书记载过古代官员领工资的场景,往往是一群家人组成运输队,赶着几辆马车前去领工资。因为朝廷发给他们的大多是米面等粮食和一些其他东西,以秦朝为例,秦朝最低级的官员一年工资是五十担大米,差不多也就是1475公斤,确实要装几车。

另外,地方官员的工资并非直接来自国库。古代农民种地要交粮食,猎户打猎交猎物,渔民打鱼交鱼虾这些以实物交的税,在地方府库集中后留下地方财政部分,然后才会送往国库。留下的部分就包括地方官的俸禄。

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地方官会领导一张工资条,不同时代叫法不一样,如折实等,发工资的日子就凭这个去指定地点领取。领取工资的地方一般是朝廷专门机构,如太仓暑等。

当然,并非所有官员都要去领取俸禄,你要是有权势,太仓暑会主动亲自把工资给你送上门,有时还会故意多给一点。


凡尘往事


的确,古代没有像现在的银行转账和无线支付等交易手段,官员的俸禄不能迅速到账,相反,古代交通落后,官员们又遍布全国,相互之间的路途又很遥远,那么官员们是怎么拿俸禄的呢?

首先古代官员的俸禄跟现在不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员的俸禄不是钱,而是实物。

最开始,也就是夏商周三代,夏商两代缺少记载,以周朝为例。众所周知周朝是实行分封制的,官员的俸禄问题很好解决,官职跟爵位等同,爵位又有相对应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收入就属于这个官员,而不属于周王。

分封土地是一次性的事务,跑一次就可以解决,也就不存在支付困难的问题。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土地分封制逐渐松动,税制也发生了改变,俸禄转而以粮食谷物的形式发放。这也没办法,比较百姓交上来的税就是实物,比如粮食、丝绸、布匹等,朝廷也就只能这么发放俸禄了。

粮食不比土地,不具备固定属性,官员需要定期领取,这就有运输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首先国都肯定是有发放俸禄的机构的,国度内的官员不需要考虑如何领俸禄的问题,只有离国都较远的官员需要考虑,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就跟今天遍布国内各地的银行一样,把发放俸禄的机构分出来在地方设几个分支就行了。

到秦灭六国,国土空前辽阔,这样的分支机构也必须要增多,其往往为中央机构向地方的办事处,官员在此领取折实这种相当于粮票的凭证,随后到指定地点领取俸禄。

这种指定地点,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如唐朝时中央是司农寺下属的太仓署,地方是各州郡的仓曹。


平沙趣说历史


这要分情况来定,有本著名的《越缦堂日记》,是晚清官员李慈铭积四十年心力,铢积寸累而写成,记载了自己清咸丰到光绪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尤其李慈铭还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还在日记里记账,所以我们看看他是怎么拿工资的就知道了。


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李慈铭被授予户部江南司郎中一职。按说户部管理财政,江南又是富裕地方,但清朝各司都有两个郎中:满郎中和汉郎中,满郎中是一把手,汉郎中只能是二把手,所以李慈铭其实是一个无实权的,一年中,他基本上不去衙门,只在报到时去了一次,年终考核去了一次,其他时间基本上不管司里的事,当然,工资照发。


他的工资是工资(含养廉银)是135两银子,和大约1200市斤的糙米,做为一名官员,他的工资 都是司里的工作人员送到家里来的。 如日记里记载四月十六 日,送来春夏两季俸银45两; 五月 初三, 送 来养廉银10 两等等。


以上是京官,不是地方官。


地方官的工资,当然不是像今天这么发到工资卡里,搞收支两条线,而一般是随着每年征税的时候自己截留。而收税的也是地方官,最后提留的也是他们,所以一般来说地方官要捞钱,比京官好办的多。

比如

雍正 五年, 湖北 布 政 使 黄 焜 曾经 向雍正汇报 湖北 征收 地 丁 银 加收 火 耗 的 情况。

火耗是按国家正式税收的10% 加收, 也就是 每一两银子的正式税收加收一钱银子。 这一 钱 银子就是官员的收入:

总督分一分五厘, 巡抚一分五厘, 布政使一分五厘, 按察使六厘, 守巡道四 厘, 各 府 知府 一分。。。。。等等等


雍正时期反腐工作抓得好,所以地方官员们拿得不敢太贪心,但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古代官员们发工资的两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