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如何成為左右朝局的政治勢力


明朝宦官如何成為左右朝局的政治勢力

史學界有一句名言叫“打不死的大宋,看不懂的大明”。

大明這個奇葩的朝代,彷彿是中“墨菲定律”的毒太深,怕什麼來什麼,是殺不盡的忠臣良將,砍不完的亂臣賊子。

王振、劉瑾、魏忠賢這些專權的太監,各行其道,在政壇上翻雲覆雨,要為明朝的衰落負很大的責任。

從明成祖開始,宦官勢力開始抬頭,到英宗朱祁鎮時代,權力進一步擴張,開始握有典兵之權。

在這些專權太監掀起波瀾之前,我們講一個特立獨行的太監——鄭和。大家可能對此較為疑惑,鄭和借用皇權既沒有為禍朝政,也沒有掌控兵權,和皇權爭鬥有何關聯?此章的目的是切合皇權至上的論點,因為這裡涉及皇權的威懾力不再是對內的管控,而是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念來震懾國際。早在漢代之時就有張騫出使西域的皇權宣揚、大國至上,但是像鄭和下西洋這樣大規模、多頻次的經濟耗費來遊走於東南亞地區的情況,實屬歷史現象的罕見之態。為了弄清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本書需對此進行討論。

我們先說鄭和為什麼是最恰當的人選。

鄭和出生於洪武四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南征將軍傅友德、藍玉等人攻打雲南,鄭和的父親滇陽侯米里金戰敗被殺,十歲的鄭和被藍玉掠到南京,閹割成太監後,弄進了燕王朱棣府上當差。靖難之役中,鄭和為朱棣立下戰功,朱棣因此賜鄭為姓,以紀念其戰功,並升任他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太監。皇帝賜姓對於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許多一品大員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鄭和多麼受朱棣的器重。

最重要的是,鄭和具有回族人的身份,他的家人有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因此他從小就對外洋情況有所瞭解。並且在艦隊招募過程當中,有相當多重要的成員都是回族穆斯林。比如鄭和的助手馬歡(著《贏涯勝覽》)、費信(著《星搓勝覽》),都是回族穆斯林。這些特殊的身份在鄭和七下西洋過程中,在到達南亞等佛教地區、阿拉伯穆斯林地區是有極大優勢的。

當永樂三年(1405年)清晨的一縷曙光穿透雲層,照亮蘇州劉家河港口時,晨霞之間,影影幢幢的船隻集合在港口,鄭和帶著明成祖的命令,率領兩萬八千餘人、六十餘艘船這支無敵艦隊,浩浩蕩蕩地向中國大陸以外的廣闊世界開去,開始了長達二十九年的南巡之路。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玄德八年(1433年),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到達了亞、非大陸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鄭和下西洋之行,後世史家有著不同的解釋,按照永樂皇帝朱棣的詔書,下西洋的目的是揚我天朝國威,讓四方蠻夷歸服。也有根據《明史·鄭和傳》透露: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也就是說,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鄭和去尋找這個廢帝的下落。同時也是宣揚大明國威。

是不是要找建文帝這裡不做探討,但是史料應不是空穴來風,該是有所關係。

朱棣憑著“靖難之役”奪取了大明的江山,所以在合法性上有所欠缺。雖說誰當皇帝對老百姓來說並沒有實質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事實上的“篡位者”,通常而言,朱棣的心態會和正統的繼位者不一樣。如果相對於歷史上典型的幾位篡位者的性格作為來看,如王莽、隋煬帝、唐太宗等,其實朱棣和他們有著共同之處,這幾位都是一登上皇位,對內是大肆修建國計民生工程,對外則是大規模的軍事拓張和討伐行動。

從客觀意義上來說,這些大規模的行動一旦成功,於公對帝國有好處,於私則證明他們比原來指定的繼承者或前任統治者更優秀,這樣才能堵住悠悠眾口,也是用功業遮蓋手中所握皇權的不合法性。因為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大家都會讚揚他們的英明神武,就像人們讚揚唐太宗的武功治政,遺忘或原諒他即位的不合法性,但是失敗則會像王莽一樣遭到唾罵。朱棣也一樣,他迫切地希望證明自己的“奪位”是正確的。

因此,朱棣在奪取朱允炆的皇位後,馬上就在外交上採取一系列大動作,以證明自己是皇權最值得的擁有者。他向帝國的各個方向發出命令,如《明史》記載:

當成祖時,銳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貴。西洋則和、景弘,西域則李達、迤北則海童,而西番則率使侯顯。

這裡的侯顯取得了“五使絕域”的功績,其行動性質和鄭和下西洋是一樣的,只不過沒有鄭和七下西洋出名。侯顯曾經兩次奔赴西藏,三次下西洋,取得的成就僅比鄭和稍差一點兒。從這些半軍事化半外交化的行動軌跡可以看出,朱棣拓邊的慾望非常強烈,他希望自己的文治武功大獲成功,以證明手中的權力在自己身上是最正確的選擇。

從國際關係方面來說,天朝皇帝的正統與否、皇權是否能夠有足夠的威嚴,也是值得被拿來說事的。結果就是原本明朝的不少“番邦”,拿著此論,開始不來朝聖,那大明皇帝的天威何在?

朱棣一上臺馬上就拋棄了他父親的“海禁”政策,派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遠航南洋、南亞、西亞等地區。鄭和下西洋,實際是作為“皇權代言人”遊走在東南亞各國之間。

而《明史》記載出行目的的後半句為:

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之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力攝之。

這讓人有理由相信,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再單單是尋找建文帝下落,也不再單單是需要花七次工夫來宣揚國家富強,而是朱棣在證明其皇權的合理性時,把視野瞄向了廣闊無邊的海上,“不服則以武力攝之”正是皇權的觸角已經從帝國之內延展到了疆域之外的體現。從史料的記載研究來看,這支龐大的艦隊,不僅是去安撫這些躁動不安的南亞之國的,甚至還震懾消滅了一些地區和國家的統治者,使它們牢牢地臣服於明朝這個宗主國,成為其附屬國。為什麼這麼說?

舉個例子來說,《殊域周咨錄》中記載有:

五年,中使鄭和往西洋還,泊舊港,遇海賊陳祖義等招之。陳祖義者,廣東人。脫罪避居舊港,久之得為三佛齊將領,暴橫掠過客。至是因鄭和之招,詐降潛謀邀劫和。有施進卿者,祖義鄉人也,訴於和。和整兵擒祖義,誅其黨五千餘人。承製官進卿留舊港為將領。祖義械送京師,斬於市。

諸番聞之,皆服。是年,舊港酋長施進卿遣婿丘彥誠入貢。詔設舊港宣慰使司。命進卿為宣慰使,賜印浩、冠帶、文綺。

二十一年,進卿子濟孫復遣彥誠奏父卒。請封,並言印為火所毀,請復給。命濟孫襲宣慰使,賜冠帶、織金、文綺、襲衣、銀印,中使鄭和齎往賜之。自是比諸番國,朝貢不絕。

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一行從西洋返還途中,停泊在舊港這個地方,遭到陳祖義的偷襲。此次海戰中鄭和艦隊大勝,斬殺陳祖義五千多人,並將陳祖義押回京師斬首。其後的處理手段則是,朱棣在舊港設立宣慰使之位,並加封當時的告密者施進卿為宣慰使,這意味著舊港這個地區的新統治者是由明朝的皇帝扶持起來的。如果在疆域之內,任何人事的任免調用,皇帝安排都不是問題,這是皇權本身具有的權力。但是這已經跨出了國門,權力的觸角延伸到了國際之間,使得舊港這個地區成了明帝國的藩屬國,從此朝貢持續不絕。

除對舊港統治者的扶持之外,當時明朝皇帝的權力之手還觸碰到了錫蘭、蘇門答臘等地區,凡是不服從明朝皇權統治的,最後都遭到了“武力攝之”的結果。

這一種新型海上權力延伸在歷史上從未如此規模龐大過,因為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為止,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員、船隻規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沒有什麼差別。如果說僅僅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國威,完全沒必要每次都這麼大費周章。綜合來看,鄭和下西洋應是大明帝國的海上戰略和權力伸展。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六年,明宣宗朱瞻基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宣德八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在明朝太監紛紛變換手段操持朝政、想方設法謀取錢權時,唯有鄭和如清流一般,照耀青史。

明朝宦官如何成為左右朝局的政治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