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比以前大了吗?

山中青竹于洪涛


自从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以后,对理财产品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其实没必要危言耸听,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不会因为打破刚兑就放大风险,产品本身变化不大,反而在一些列新规发布后,尤其是在最近,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颁布后,银行理财将更合规,投资门槛更低,投资范围更广,风险隔离更明确。

数据并不会说谎,银行理财更偏保守,偏稳健,主要以低风险产品为主,在资产配置上多以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为主,权益类资产在以往占比是非常小的。在《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中有具体的数据分析,在2017年中全年银行发行的“二级”及以下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总量高达144.51万亿元,占总体市场募集资金的83.25%,而这些“二级”产品都是一些稳健型产品,接触过银行理财都知道,这些产品就是风险等级R2以下的产品,本金损失率基本为零。

可能有人会说理财新规颁布以后,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合作,允许银行理财直接投资股票,这些行为是不是在变相放大了风险?

其实这些顾虑是没必要的,国家为了鼓励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才拓宽了理财的投资范围,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会挂钩股票之类的权益性投资,并且理财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是有严格的比例限制的,在购买银行理财时,高中低风险产品都会有明显的风险提示,你想避险就不要选择挂钩型的产品即可,简单点说R3以上的产品统统不选,你的理财基本可以视为保本。

所以说银行理财的风险比以前大并没有依据,稳健型产品将会一直是银行的主打产品,银行不是私募基金,不需要去为所有的客户创造高收益,它要兼顾高中低各个档次的产品,而最大众化的就是低风险产品,这类产品现在、将来都会是主打的旋律,风险不会变大。


不立而立


坤鹏论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已经大到不太敢投的地步了。

无知者无畏说的太有道理了。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这个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2020年底之前,银行要清理掉所有承诺保底的理财产品,2021年开始银行将不再有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了。



我们之所以愿意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根本原因并不是他的收益有多高,而是相对安全,打破刚性兑付本身并没什么,合情合理,投资就该承担风险。最近坤鹏论不是一直在研究股市投资么,越研究越发现,其实国内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操作也很不负责任。

坤鹏论相信他们也分析公司、分析股票,但对公司的分析非常不到位,所以才会发生某支股票暴仓,众多基金被拖累的事情发生。这说明什么?说明基金经理也存在大量的投机心理,想玩一票就走。坤鹏论更愿意相信基金经理是想投机,难不成相信基金经理蠢的和猪一样,认为这样的公司值得投资?

细心的话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包括乐视、暴风影音以及最近被下市的股票和很多仙股,从来不缺少基金的身影,甚至很多还是很牛的基金。这说明什么?要么基金经理的水平也与我们无异,要么这中间会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不管是哪种,最终受损失的都是基金投资人,是我们这些购买基金的人。

银行理财产品也包括这些基金吧?



当然,不只包括这些基金,还会有一些其他理财产品,比如长租公寓发行的那些信托产品也都是通过银行渠道进行销售的,最近有长租公寓跑路的吧?未来谁能保证这些发行过信托产品的公司不跑路?购买这些信托产品的投资人,你们心里踏实么?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们,知道你们的钱最终去了哪家公司或者花在哪个项目上么?知道这些项目靠不靠谱么?不知道。大家一无所知。银行最近又被强制要求把钱放贷给小微企业,而之前这么长时间以来,银行都不愿意放贷给小微企业是有原因的。最近股市中银行股拖累大盘走跌是股民对这件事情最好的表达。

银行理财,连透明度都做不到,怎么保证安全性?


坤鹏论


4月29日周五下班后,人行公布资管新规指导意见,里面的内容涉及面众多,详情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看。

这里摘录关于刚性兑付的内容:

十九、经金融管理部门认定,存在以下行为的视为刚性兑付:

(一)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

(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

有客户问到,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是不是就不保本了?那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买基金有什么区别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

一,资管新规2020年底前全面落地,这里有两年多的缓冲期,银行现有的理财产品会继续进行,同时留有余地进行改进,无论是发行新产品系列,还是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管理表外业务,都是不会有很大冲击。

二,打破刚性兑付,的确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有不保本的可能。以后如果认购的理财产品发生亏损,可不要拉横幅喊口号投诉哦!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三、买理财产品和买基金的区别,在于基金公司和银行的投递标的和资金来源的不同。相较于基金公司的债券型基金,银行投资的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更广,银行间交易资金的信用级别更高。

那么,个人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

一,存款产品

各大商业银行都上浮存款利率,最高50%。同时,存款产品也有了创新的地方,更加灵活,比如有每月付息的功能,和提前支取挂档计息的功能。如果投资保本产品,存款产品是最安全的。

二,看风险等级

每家银行都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等级的评定,一般进行五级分类,一级最低五级最高,一二三级都是常见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四五级的风险则较高,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一点选择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三,净值型理财

很多银行的创新理财产品,都会转变为净值型理财,有点像基金,比如,你用100元认购了1元的理财产品,获得100份,当理财产品涨到1.01元时,你的资金从100元变成101元。如果你选择了一二三级的理财产品,产品出现本金亏损的风险较小,收益波动相对可控。

从过往收益来看,尽管净值型理财收益有波动,但总体平均年化收益率,高于固定收益类理财。


罗佩文Bell


银行的理财十几年来如一日,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应该说,风险变小才对,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银行的经验又来越丰富,规避风险的方式越来越多,故而理财的风险整体上来说,应该是变低,而不是增加。

那为什么大家会有目前的理财风险加大的感觉?这主要是2018年的资管新规中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也就是说不允许银行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但其实这个只是一个称呼的问题而已,虽然银行字面上不得再有保本的字样,但是产品还是原来的那些产品,风险并没有变化。唯一的区别就是当真的出现亏损时,银行不会进行兜底。但银行理财亏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银行原本的保本理财,基本属于R1层级的产品,R1层级的理财与货币基金差不多,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大家认为余额宝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大吗?所以保本理财只是取消一个称呼而已,实际风险并未增加,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另外在说一点:在银行只要你购买到的理财产品不是飞单或者虚假理财,那么即使出现重大异常情况或者投资失误,也不可能说整个投资全部打水漂,最多就是投资未能达到预期或者小部分亏损。从业这么多年,对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言,有听说过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但是从未听说出现亏损的。

PS:银行的“飞单”简单说,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对于客户来说,资金失去了银行严格风控的保护就很容易“打水漂”。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员工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不存在的理财产品。比如去年很火的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机的案例就是这样。


鲤行者


我亇人理解银行去刚兑是逐步实行的,不是一刀切。至少在二三年过渡期内,对银行已发或继续发行的老产品还做不到立马去刚兑。去刚兑要和银行新发的净值理财产品相匹配,也就是说旧对旧,新对新。过渡期内对银行理财老产品,该怎么买还是怎么买,只要控制住风险等级就行了,不必过于担心。过渡期以后,银行理财老产品逐步退出,相信银行理财产品会更丰富,大家的选择性会更大。以上体会不知对否,恭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