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文:高天晨

中国书法的技法,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其中“笔法”是其核心,即对毛笔的运用。“中锋用笔”则是笔法中的核心。书圣王羲之说“中锋取质,侧锋取妍”,千百年来,对“中锋”的说法,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锋取质”的技术含义。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历代对“中锋用笔”都十分重视,在现代,对其解读则多种多样

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为软毫,则有千变万化,可承载抒发情感与才情的功用,书法的文化魅力正在于此。

现代书法家白蕉先生则把中锋用笔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 。虽然这些话有些极端。却足见书法者们对于中锋运笔的重视。

现代对中锋的解读,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锋”。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是认为中锋指的是“毛笔的朝向”,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古人既然把中锋当做一个书法术语,绝对不会这么浅显。因为能用毛笔的古代文人,调整笔头方向,运笔稳健,应该是童年就会的。成年之后应该不用谈起,更何况是在书法里了?

古人留下的词汇,是用现象去表达本质,而现象本身并不是本质含义。所以,我们对中锋很可能是有误解,中锋只是一种用笔方法的表象,而其本质并非此意。

百度百科的对中锋的解释是:“中锋是说笔头锋端在笔画线条运行中所处在中间位置。中锋亦称正锋,即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中行,其线条两边齐平,圆浑饱满,有立体感。”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这段话,“笔头锋端在线条运行中的中间位置,笔杆垂直,两边齐平”,应该是中锋的表象。而最后一句“圆浑饱满,有立体感”才是中锋线条的本质目的。

中锋是毛笔运动的核心方式,是线条质量的集中体现。古人追求的用笔效果,是要达到“万豪齐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圆润刚劲,也可以简称为两个字“圆”和“劲”,这就是“中锋取质”的技术含义。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如锥画沙:中锋用笔的“圆”指的是立体感,

笪重光《书筏》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中锋和线条的“圆”是有莫大关系的。圆是一种浑圆立体的感觉,书法并不是平面的运动把线条颜色盖在纸上。而是产生一个立体的圆柱的效果。就如同人的后背,线条要有“脊”才称之为“圆”。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而产生圆柱的效果,则是软毫借墨渗入纸,产生一个立体的凹槽,而凹槽会产生一种相反的视觉感受,就是凸起。

这种“相反而为之”的做法,是中国艺术的高明之处。线条给人的感觉是立体的圆柱,而实际上是要划出一个凹槽来。这个在墨迹的帖上,很难直接看出来,因为在平面上墨色是合一的,那么在碑刻中,我们则能看出这个效果。

凹陷线条产生的凸显的视觉效果

所以,用笔的“圆”即立体感是利用毛笔物理功能,构建一个立体的线条。而方法则是“划出一个凹槽”,所以,中锋不是笔画涂抹的横线铺陈,而是凹陷的线沟带来视觉的凸起,古人有形象的比喻:如锥画沙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古人唯恐后人不懂,所以关于中锋用笔,做了这个比喻,如果我们用木棍在沙滩上画一个痕迹。这时候沙滩出现了两个东西:深沟溢出来的沙子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那个深沟,就是中锋之力,而溢出来的沙子则是笔画。篆刻是同理,篆刻的笔画并不是刀的痕迹,而是刀切入之后产生的豁口。上面这个图是用篆刻作比较,黑色的线是中锋之力,蓝色是溢出的笔画。毛笔是同理。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我们再来看颜真卿的楷书碑刻,非常明显看到了刀的痕迹是其中的白线,而笔画是白线凹槽作用下产生的笔画,而给人的视觉感觉,是一种立体的线条。

什么是书法的中锋笔画?是毛笔在一股中和力量渗入纸张的时候,铺开的笔毫留下的自然痕迹。而视觉上,则是像从凹槽里“溢出”来的。

这正如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所说:“每以熟纸作书,则其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细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状如针画,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中锋线条的质感

了解中锋,也就了解南朝谢赫说画的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是什么了吧,骨法不是写出骨感,而是写出有骨有肉,内骨外肉的感觉。这也是中锋的含义。要让线条构建一个人的形象,所以才会“气韵生动”,因为人有动作,有呼吸,前提是有骨肉。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如屋漏痕:中锋用笔的“劲”指的是力量感

做锥画沙这个动作,我们出现三个力感受:用木棍的力,阻力, 纵深的力。古人就是用这个方式,告诉我们中锋的力量感来自三个方面:运笔力,摩擦力,渗透力

【运笔力】

运笔是一个主观的力,是我们要在横向和纵向同时给予毛笔力度。中锋用笔是同时写出两个线,一个是内在力量切入的线,一个是外在的铺陈的线。就如同一个是深沟,一个是溢出来的沙子。晋唐时期的毛笔就是分两部分的,叫鸡矩笔,鸡矩笔分主毫和副毫,主毫负责“切”进纸去,建立“骨”,辅毫负责铺陈墨迹,写出“肉”。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鸡距笔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鸡距笔的笔毫是两层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鸡距笔的笔头

宋代之后用“散卓笔”,没有“笔芯”,所以是用毫毛的松软度模拟主毫副毫的关系。

【摩擦力】

摩擦力是因为纸墨与笔产生摩擦的阻力,是与主观用力相反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产生,一个是来自纸的粗糙度,还有就是我们用笔要有向下的力量。摩擦力让我们的用笔产生颗粒感。

这就如同我们走路和跑步,用笔浮滑,其实就是如同冬天我们踩到冰上,手忙脚乱,因为摩擦力太小。而摩擦力还有一个听觉表征,就是沙沙的声响。

清代祝嘉说: 涩发春蚕食叶声,沉雄古拙自然生

所以,古人也用这个现象说明中锋的笔力,叫“虫噬叶”

【渗透力】

渗透力是向下的力量,毛笔借助墨渗入纸张,产生那个凹槽。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陆机《平复帖》

前面我们说了笔力的原理,也用了篆刻的共性来比较。但是中锋出来的笔力,并非如篆刻般硬朗,毕竟毛笔是软的。最高明的劲力并不是刚强明显的,而是外柔内刚。所以,古人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又有一个比喻,“屋漏痕”。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屋漏痕”来自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

屋漏痕是南方潮湿,墙壁受潮后溢出的水珠渐渐连成一片,怀素与颜真卿交流这种感觉,两位大师用的都是比喻。怀素说了“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都是从用笔的造型和气势角度说的。而颜真卿说“屋漏痕”则直接说道线条的质量这个核心问题。所以让怀素大喜。

屋漏痕是说线条外显的状态,应该流动自然,直中有曲,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类似的譬喻:下雨天,车窗上,水珠连城一线坠落下来,那个感觉就是竖,也是屋漏痕。总之说的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而非刻意。卫夫人说“万岁枯藤”“千里阵云”都是这个意思。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中锋广义的理解,应该包括侧锋,中锋取质,侧锋取妍,中锋是体,侧锋是用。

在不同的语境下,有时候中锋的含义是和侧锋区分的,而有的时候则包含了侧锋。中国文化讲究“体用之别”,“体”是说核心规律,“用”则是核心规律的演化。中锋取质,是说中锋是规律,侧锋取妍,是说一些字体用一些符合规律的其它方式,则有变化之妙。

二者的共性,都是要有“圆劲”的线条质量,这个才是“中锋”的共性意义,也是赵孟頫说“(中锋)用笔千古不易”的本义。

中锋用笔直接体现在用上,是篆书。即深刻的力量线条,正好在笔画中间。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颜真卿的碑刻中,中锋线也在笔画中间,这是因为颜真卿的楷书,用的是“篆籀笔法”,颜体的用笔特色,就是用篆书的方式写楷书,而大部分楷书,用的都是侧锋。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那么,侧锋用笔是如何体现的呢?王羲之说:“字体形势,状等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复”。“棱侧”是侧锋的定义来源。即用毛笔笔锋的一侧为着力点去滑动,产生线条的“脊”,中锋线不在笔画中央,而因为斜执笔产生棱侧而让线的力量在一侧。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董其昌草书中体现的侧锋

上图董其昌的字,因为墨色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锋线是在一侧的,因为力在一侧,所以叫侧锋,因为笔也圆劲,所以也属于中锋。侧锋可以使笔锋充分摆动,产生多种姿态,所以叫“侧锋取妍”。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所以,说共性的时候,侧锋是中锋的一种变化。而说中锋线的位置在哪里,中锋侧锋才有区分。同时,侧锋用笔很容易让那个线出离笔画,所以侧锋运笔过程充满着偶然和事故,所以蔡邕在《九势》中,早就说过“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如果锋线出离笔画,就是偏锋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中锋的对立面是偏锋,偏锋笔画扁平,古人很少使用

中锋的对立面是偏锋,他以笔之肚着纸,笔锋在笔界外或翘起。笔画就会“一面光一面毛”,即形象笔画之边,笔画扁平。偏锋就是把毛笔当成是刷子,不是毛笔最佳的运用方式。

米芾《海岳名言》“得笔,虽细为髭(zī)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髭(zī)是胡须,米芾的意思是,如果得了中锋的力量,即使是胡须,也是圆劲的。如果不得中锋,即使写的多粗,也是扁平无力的。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但是,我们在古代书法墨迹中,有时候也会看到偏锋的出现。比如王羲之《丧乱帖》中的这个字。左侧用的就是偏锋,而右侧有迅速调整为中锋,圆劲而富有变化。这个字可以说是偏锋和中锋结合在一起的字。可见,古人用偏锋,其实是用来“调锋”的,即笔势到的时候,笔锋来不及去砚台调整,用侧锋一刷,则调整了笔锋,又使笔意不断。

这才是国风|中国书法“中锋取质”的技术内涵

艺术本质是一种感知,艺术的训练本质是感知训练。我们的技术训练其实是为了辅助去寻找那个感觉。千万不要以为艺术是一个重复训练的熟练工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