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

後排的旁觀者


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高達65000噸,這是一艘採用全電推進的航空母艦,目前這艘航空母艦已經完成了2階段的艦載機測試工作。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是一款採用滑躍起飛的航空母艦,其搭載的艦載機會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B閃電II戰鬥機,這是一款具備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

英國未來會裝備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這是英國皇家海軍重振雄風的基礎,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是沒有采用彈射器的航空母艦,這也是其採用F-35B 閃電II戰鬥機的一個原因,英國的航空母艦也沒有阻攔索,因此其降落只能採取短距滑行和垂直降落的模式進行。

英國的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一點都不小,幾乎是法國核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的兩倍,因此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被人稱為超級航空母艦。英國的航空母艦與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是由於一方面是因為沒有使用彈射器,另一方面在艦載機的數量也是差距。

整體而言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在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中的作戰能力是最強的,這個是得益於使用的F-35B這款隱身戰鬥機。


航空視界


(今年9月,橫渡大西洋,抵達美國梅波特軍港的女王號)

從噸位上來說,其實伊麗莎白女王級滿載排水量為65000噸級,和我們的遼寧艦、山東艦(002型)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它採用了2臺MT30燃氣輪機和4臺瓦錫蘭柴油機組成的柴燃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應該說其動力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可靠性特別是動力艙的空間(燃氣輪機是體積/功率比最小的船用動力系統)是比基於蒸汽輪機動力的遼寧艦更為優秀的,在女王級航母論證之初,英國是放棄了看似更完美的核動力推進方式,選擇了這個先進而可靠的動力包。

在航空運作能力上,英國在發展這型航母上選擇走捷徑,沒有從美國引入成本更高的電磁彈射系統和攔阻降落系統,採用了滑躍起飛和垂直降落,載機是由英國海軍和空軍的F-35B型隱形垂起戰鬥機組成的,正常情況下是搭載12架,但完全可以最多擴充到24架,這樣從載機數量上和咱們遼寧艦是基本一致的。

不過在艦載機的質量方面,F-35B憑藉其隱形能力,是比我們的殲-15更強的,而且比起早期的垂起戰鬥機,F-35B的作戰半徑達到了800多公里,這樣的話,它的作戰範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執行艦隊防空和對地攻擊任務更加遊刃有餘。

因此,女王級航母的發展模式,對美國那些小夥伴國家發展新一代航母提供了借鑑思路,比如日韓都要準備買F-35B,圍繞這種艦載機獨特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中型航母的設計門檻,這是很值得關注的。


跟烏龍漲姿勢


排水量6.5萬噸,與咱們的遼寧艦倒差不差,要在艦載戰鬥機是第五代的F-35B,若不是這種戰鬥機毛病太多,女王級的航母的戰鬥力絕不可低估。老英國府造航母那是大有歷史傳統的,世上第一艘航母,就誕生在日不落,戰後國際地位雖衰,但仍然持續發展了數型航母,並以兩艘“無敵”級,打贏了馬島戰爭,維護了大英帝國最後的一點尊嚴。世上任何裝備建造,一靠技術衍續,二靠經濟實力,英國一直在維持。可能有人覺得納悶,現在拿得出的的4艘最新驅逐艦,只能在碼頭充當訓練艦使用,沒有區域防護能力的英國,還造航母幹什麼,仔細扒一扒,英國的現在,即可知道之所以要維護航母能力,也是大有原因的。原因就在於英國現在還有17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外領地,要維護既得利益不失,繼續維持國際聲望,航母正是制衡的利器與重器。且不說曾經世界的霸主,一度曾經佔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4,當過大國的英國,知道缺乏實力,什麼事也幹不了。

▲最後的一抹。一抹光的最後,來打造兩艘女王級,實在地有點咬牙支撐的味道。經濟確實拮据,建造了半拉,便聲稱要賣。作為聯邦成員國之一的印度聞訊而來,尋求採購,只是略作試探,狡黠的英國人便笑了,嘿然良久後,最終還是拒絕了。不僅女王級不可能,就是三艘退了役的“無敵”級,也絕不會售與印度,當作廢鐵處理掉,再沒錢也不賣。我們知道,印度此前兩艘航母,都是從老東家手中購得的,英國還為其多次升級改造,儘管屬於二戰後期型,印度覺得風光無限,不僅成為戰後亞洲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而且曾經一度兩艘在役,雙航母編隊呀,至今都充滿了自豪。若問英國為何不賣,只因“無敵”級戰力並不低,印度海軍發展得好,並不符合英國利益,印度要小打小鬧還可以,要想做得大,並礙了英國的眼。英國雖沒落,不再有那麼大的塊頭和派頭,但是雄心不減,依然不乏對全球施加影響的能力。

▲烈焰雄心。心有餘而力不足,設計不錯,模塊建造,只是沒有力氣吊裝,花了1.5個億美元從中國買了龍門吊,當年就作業完成建造完畢。建完了卻發現沒有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可用,由於搭配使用的F-35B交付延期,交付以後又發現,渾身上下倒處都是毛病,要徹底弄好它,沒有個十幾二十幾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尤其要命的是,購價甚高,出了毛病,修一處還不得不拿出一處的錢來,本來財政拮据的英國,多招一點水兵都費勁,哪裡有錢要投在這個無底洞呢。越尋思越惱,這才開始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戰鬥機,只是,沒有十年之功,正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有艦無機,何時英國淪落如此,想來也是滿滿的難過與辛酸啊。艦成日,豪言天下航母第二,不曾料得如今遭遇此等尷尬,剛說要燃起的一點烈焰雄心,直給弄得懨懨一息。

▲世人吐槽。不知航母之重者,不知航母設計之難。航母雖大,但每一寸空間沒有多餘,看女王級雙艦島的設計,迭遭世人吐槽,有著航母百年建造歷史的英國,都說沒想到,會把一艘6萬多噸的航母打造成此等模樣,巨大的雙艦島設計,不僅擠佔了寶貴的飛行甲板空間,而且雙艦島之間會給艦載機起降帶來亂流惡風,嚴重影響起降安全。使用民船建造標準打造,近日挪威的驅逐艦的命運即為前車之鑑,不只撞了一個大洞大面積進水,根本經不住風吹草動,有點故障不得不棄船,這哪裡還有軍隊標準化裝備的影子?女王號如何,試水日,推進主軸,發現大量的金屬碎屑,照這個標準搗鼓法,不出事才怪呢。建造費用是不高,兩艘只花了62億英鎊,只有區區160多億人民幣,可是質量不得不讓人擔心。這樣漂到海上去,只能說僅具象徵意義,與裝備實用化,不啻南轅北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