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路背着手可不好,应选择“钟摆式”摆臂方式

老年人走路背着手可不好,应选择“钟摆式”摆臂方式

典型病例:

北京海淀区73岁的王大爷有早晨散步的习惯,而且都是背着手。这天早上起床后,他像往常一样,背着手开始散步,走了大概10分钟,由于视力不太好,加上步速有些过快,他没来得及绕开前面的一处坑洼路面,加之双手放在背后,一下就摔倒在地上。被好心的路人送到了医院。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只是膝关节扭伤,没有发生骨折。

老年人由于上年岁了,行动越来越不方便,驼背也越来越严重,脊柱也变得前倾,使整个人的重心前移,导致身体平衡力越来越差。所以,不少老年人在走路时都习惯背着手。

专家提醒,老人走路背着手会加大摔倒、扭伤的几率,最好改掉这一习惯。

因为背转双手时,手臂向内向后旋转,上臂的肩端就会向前旋出,肩关节相应向前向内扣出,上身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为保持平衡,头颈及下巴亦向前伸出,于是更显佝偻。

老年人走路背着手可不好,应选择“钟摆式”摆臂方式

这样的姿势走路,由于重心不稳,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致肱骨颈骨折或肘部受伤,若俯冲向前,很多时候会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齿。尤其是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或是坑洼路面,很容易摔倒,易造成颈部、肘部受伤,甚至骨折。

老人背着手走路还容易失去平衡,而甩开手臂就可避免这个问题,同时能防治肩周炎、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建议老人散步时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法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前后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可起到助力、平衡和放松的作用。

摆动的幅度不宜过大,用力不宜过猛、步速不宜过快,保持匀速前进。要穿布面的软底鞋,有慢性哮喘、支气管炎、冠心病的老人,走路如果感觉累了,可以坐在路边适当休息5~10分钟,再继续行走。

老人之所人喜欢背着手走路或散步,主要还是因为驼背,

那么,如何让驼背来得更慢一些呢?

1

经常靠墙站立。头部、肩背部、臀部、脚后跟紧贴墙面,这样的姿势保持15分钟以上,每天重复做1~2次。

取站立或坐姿,手臂转向身后,肘部向上弯曲,使前手臂翻转向上,双手背紧贴背部向肩胛处上伸,最好能将右手伸向左腋,左手伸向右腋。每天重复做3~4次,每次至少10分钟。

通讯员 莫鹏

图/源自网络

推荐文章:

关注我们

老年人走路背着手可不好,应选择“钟摆式”摆臂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