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者彭蕾

攻心者彭蕾

彭蕾曾與馬雲一同打造阿里組織與文化,是“看護著這一群人以及凝聚他們的那種力量”。她還曾是螞蟻金服最核心的靈魂人物。善於攻心的她,正在離開圓心。

撰文 | 藍洞商業(ID:value_creation)郭朝飛

從螞蟻金服到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彭蕾也沒有忘記那場酒。

2010年春節後,作為支付寶新任CEO,彭蕾在莫干山召集了一場核心員工大會,P8以上全部參加。

當時整個支付寶被委屈、迷茫和不知所措籠罩。春節前,馬雲突然出現在支付寶年會現場,對支付寶的用戶體驗強烈不滿,直斥“爛,太爛,爛到極點!”馬雲調來彭蕾,希望能扭轉局面。

彭蕾以員工大會為突破口。第一天晚飯時,每人面前都有一瓶紅酒,眾人心裡嘀咕,這位不懂業務的女領導擺什麼龍門陣。彭蕾端起酒,挨個碰杯。在她帶動下,氣氛活躍起來,或許是因為酒精的刺激,有人開始發牢騷,還有人說到激動處哭了起來。那天彭蕾也喝多了,後來直接跟員工坐在地上。

八年之後,彭蕾回想起來,承認自己“在外面很少喝酒,但那次喝得夠嗆。”她說,“當時大家比較鬱悶,整體在一個低潮狀態,怎麼能夠讓大家迅速坦誠相見,成為戰友?所以就簡單粗暴吧。”

彭蕾確實藉此打開了局面,這次員工大會被稱為“駱駝大會”,是支付寶曆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此後快捷支付、餘額寶等產品相繼出現,為今天估值15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打下基礎。

作為“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外界給過彭蕾很多標籤——“馬雲最信任的女人”、“ 阿里最有權勢的女人”、“支付寶女王”。

馬雲也有過不少評價,但總顯得不那麼接地氣。2018年4月,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時,馬雲說,“帶領螞蟻走過的這八年,彭蕾用她堅定的內心和傑出的領導力,用女性獨有的溫暖和洞察,讓一個支付工具充滿了愛、信任和責任感。”

話音剛落,彭蕾在《人民日報》的直播訪談中作出回應,“我跟他說過,沒有那麼誇張,這個讓我受不了,真的太過了。”彭蕾總是說,自己的長處是胸無大志。

彭蕾從HR做起,長期擔任阿里CPO,與馬雲一同打造阿里組織與文化。她形容自己的工作是,“看護著這一群人以及凝聚他們的那種力量”,“在HR生涯中,我是一個活在心靈世界裡的人。”

或許,彭蕾的繼任者、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的評價更真實,“她極為懂人、極會用人,擅長很好地將整個組織的使命、願景與組織能力相結合。”

這就是彭蕾,善於攻心。

閃電9個月

2018年4月,彭蕾離開螞蟻金服轉戰東南亞,帶領Lazada為阿里開展國際化。

短短八九個月,甚至國內很多人還沒搞清楚Lazada背後的業務,彭蕾突然卸任這家公司的CEO,僅保留董事長職位。接替彭蕾的是Lazada創始人之一皮爾·彭龍。

一位業內高管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彭蕾在位僅僅9個月,真是讓人有點驚訝。

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分析,無法確定的是,彭蕾是在Lazada找到合適CEO之前暫時代理,還是阿里本有意讓她主導推進公司改革。據內部人士透露,Lazada已在當地多個市場建立新的管理團隊,尚不清楚彭蕾是否會被按計劃召回,也不確定事情是否會順利展開。

Lazada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總部在新加坡,創立於2012年。Lazada出自著名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其特點是將硅谷互聯網模式複製到全球其他發展中地區,快速出售。有數據顯示,十年間Rocket Internet在全球投資孵化了100多家初創公司。

Lazada更像京東,2016年阿里投資10億美元控股,第二年追加10億美元,股權達到83%。彭蕾擔任CEO時,再次投入20億美元。目前,Lazada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六國開展業務。

彭蕾曾說,東南亞地區崛起的青年群體、移動互聯網的高滲透率,以及僅佔零售總額3%的電子商務體量,讓阿里積極加碼投資東南亞市場

2017年,淡馬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當年年底,東南亞互聯網經濟有望達到500億美元,2025年整體互聯網市場規模達2000億美元。而2017年互聯網業務在東南亞地區GDP中的佔比僅為2%。

過去9個月,彭蕾的主要功績在於整合,她將Lazada的技術、物流和支付系統融入阿里體系,讓Lazada更有阿里味兒。

2017年,Lazada的在線支付平臺helloPay被併入螞蟻金服。2018年8月,Lazada聯合200多家中國商家,上線匹配人貨場的精選商品庫Global Collection,實現72小時直達的跨境物流服務。9月,Lazada推出瘋狂砍價功能“Slash It”。另據彭博社報道,Lazada上線了以圖搜圖功能,其搜索能力正是由阿里提供。

雙十一更是拉近了兩個團隊的距離。

阿里安全部的一位主管告訴「藍洞商業」,10月他前往新加坡,與Lazada安全團隊一同測試升級其安全防禦體系與安全策略。今年雙十一期間,Lazada部分安全人員到杭州,與阿里安全部一同應對風險。

彭蕾卸任CEO或許與激烈競爭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有關。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本次人事變動之際,Lazada已經被有著騰訊背景的Shopee超越。高盛的數據顯示,Shopee公司的App下載用戶增長更快。

2017年,根據一份市場報告,Shopee自我宣稱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公司。Shopee的母公司SEA集團(原名Garena),2017年10月在美國上市,上市前的大股東是持股39.8%的騰訊。

Lazada並不服氣,當時的公司CEO回應稱,Lazada仍然是東南亞商品交易總值最高,且用戶最多的電商公司。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混戰的市場。

印尼一位天使投資人接受「藍洞商業」採訪時說,去年年底以來,印尼電商市場進入“火拼”狀態,各平臺推折扣、搶用戶,彭蕾入主之後,Lazada宣傳、廣告與讓利動作明顯增多。

除了控股Lazada,2017年8月,阿里還斥資11億美元投資了印尼電商公司Tokopedia。該公司是淘寶模式,2014年拿過軟銀與紅杉的1億美元融資,與Lazada正好模式互補。

有趣的是,京東也對Tokopedia表示過濃厚的興趣,彭博社稱雙方投資金額談到5億美元,但最後還是被阿里拿下。事實上,2016年前後京東就進入印尼市場,且投資動作頻繁。2017年9月,京東與泰國零售商Central Group 合資成立JD Central,11月,投資泰國時尚網站Pomelo。2018年,更是領投越南電商Tiki。

相比之下,亞馬遜在東南亞地區反而不如中國公司積極,始終處於觀望與試水狀態。僅僅是2017年在新加坡推出兩小時送貨服務Prime Now。

螞蟻風雲

螞蟻金服是彭蕾的代表作。但她曾經發誓,這輩子做什麼事都行,就是不跟錢打交道。

彭蕾回憶,從她記事起,母親天天都在焦慮。因為在農村信用社工作,有時記錯賬會多給別人錢,有時存錢可能收進假鈔。最怕的是貸款追不回來,母親就得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2010年,馬雲偏偏讓彭蕾接棒支付寶。那個時候,彭蕾說她完全不懂金融。甚至,2014年支付寶從淘寶獨立,彭蕾還是最不能理解的那個人,“支付寶服務好淘寶就好了。”

馬雲告訴她,阿里要做的是支付,不是金融,要解決誠信問題,希望為中國建立一套支付體系。接著開玩笑說,“我相信你可以,你就告訴你的團隊一句話,我不懂金融,但是有一天我比你們還懂的時候,你們麻煩就大了。”

彭蕾不懂金融,卻懂人。她堅持兩條原則:一是發現並滿足用戶需求,給用戶帶來價值。不懂行的彭蕾經常在網上找各種用戶的吐槽與不滿,將鏈接扔給團隊,要求給出解答。二是,組建一個好的團隊。

駱駝大會之後,支付寶通過快捷支付極大提升了支付成功率與用戶活躍度。彭蕾發現,越來越多的用戶有餘額放在支付寶,這對支付寶是一種壓力,用戶也關心能不能有利息。

2011年,祖國明加入阿里,他的老朋友周曉明去天弘基金任首席市場官,當時雙方就想在淘寶推理財產品,但時機尚不成熟。第二年5月,支付寶拿到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祖國明與周曉明聯手,支付寶“二號項目”餘額寶立項。2013年6月,餘額寶出世。

餘額寶迅速成為攪動金融行業的一條鯰魚,也是支付寶從支付轉向金融的開端。支付寶“一號項目”是網絡銀行,也就是日後的網商銀行,由於難度更大,幾年後才正式開業。2013年,阿里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業務覆蓋支付、理財、小貸、擔保和保險等,一年後這家公司被命名為螞蟻金服,彭蕾任董事長兼CEO。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2012年9月,阿里完成了雅虎76億美元的股份回購,國家開發銀行提供10億美元銀行貸款,阿里藉機引入了國開金融和中投公司。其中,彭蕾功不可沒,這也成為她入主螞蟻金服最大的“加分項”。

8年,支付寶已從一家服務淘寶的支付公司蝶變為全球最大估值的互聯網獨角獸,彭蕾從“阿里政委”升級為“金融女王”。2016年10月,彭蕾不再兼任螞蟻金服CEO,2018年4月卸任董事長,井賢棟接班。彭蕾承認,“教訓有一籮筐,業務上犯了很多錯誤,選擇也有困惑的時候。”

彭蕾覺得最艱難的時刻,不是支付寶私有化、不是轉型移動、不是微信紅包偷襲“珍珠港”,而是支付寶圈子事件。

2016年11月24日,支付寶9.9.7版本推出“圈子”功能,近百個圈子中的“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引發爭議,這兩個圈子只有女大學生、白領女性或芝麻信用分達到750分以上的用戶才能發佈和評論,其中充斥大量大尺度照片。短短几天,該事件迅速引爆網絡,有人圍觀,有人吐槽,王思聰的一條微博尤其辛辣,“O2O賣淫還是蠻屌的。”

事情傳到馬雲耳朵裡,他立即給支付寶管理層打電話,但都沒打通。當時,彭蕾和螞蟻金服22位高管正飛往美國舊金山。

落地打開手機,彭蕾收到大量負面信息。在酒店吃完晚飯,不抽菸的彭蕾找了根菸抽起來。

當晚,彭蕾發出一篇《錯了就是錯了》的公開信,提出三條措施,所有打擦邊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惡意發佈突破底線圖片的用戶永久封號並永久不能註冊,團隊內部討論整頓。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回國前一天晚上,彭蕾召開高層反思會。後來,又開了兩次,彭蕾表示“認慫”。雖然阿里一直都有社交夢想,螞蟻金服高管達成共識:不做社交,聚焦線下支付

至今,彭蕾還是覺得“很受傷”,“價值觀一點都不虛,你的言行舉止、很多細節裡面,都是價值觀。價值觀永遠不可能100分,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你可以做到100分,甚至120分。”

從不信任開始

彭蕾的自我實現,離不開馬雲。甚至可以說,二人是相互成就。

馬雲天馬行空、漫無邊際,彭蕾細膩入微、洞察人心,彭蕾幫馬雲把空中樓閣移到地面,馬雲讓彭蕾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這樣的兩個人,也是從不信任開始的。

上世紀90年代的一天,彭蕾去中國黃頁,在公司看見一個人瘦瘦的,嚷嚷著要“保釣”,說從浙江台州划船去更近。彭蕾一打聽,原來這人是這家公司的老總馬雲。彭蕾大跌眼鏡,堂堂老總怎麼是這副模樣。多年以後,彭蕾說那次被“顛覆三觀”。

當時彭蕾是浙江財經學院的老師,幾年後她和同校師兄孫彤宇結婚。1998年,孫彤宇和馬雲北上創業,彭蕾辭職入夥。後來,夫妻二人與馬雲一同創業,建立阿里,當時彭蕾依然覺得馬雲不靠譜。

1999年2月20日,陰曆正月初五,阿里十八羅漢聚在杭州湖畔花園小區16棟三層的一個空蕩蕩的屋子裡,馬雲站著講了兩個小時。彭蕾後來回憶說,“那時候幾乎都是馬雲在講,說要做一箇中國人創辦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張牙舞爪,而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翻白眼。”

攻心者彭蕾

1999年,阿里巴巴員工合影

彭蕾那時候既不太懂,也覺得不太可能。馬雲每次回來都說,他又拒絕了一家VC。有一天他告訴彭蕾,我已經拒絕了37家VC。直到最近幾年,彭蕾才搞清楚,沒人相信馬雲,是他被拒絕了37次。

隨著公司業務進展,彭蕾慢慢開始信任馬雲。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阿里也過得很慘淡。第二年,在時任COO關明生的建議下,馬雲開始和關明生、彭蕾討論建立阿里的組織、戰略和價值觀。在當時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形成了“百年阿里”培訓制度。

2016年,阿里推出官方紀錄片《造夢者》,展現了當年的部分場景。視頻中,彭蕾身穿淡棕色高領毛衣,外罩黑色西服,披肩長髮,臉上多少還有些稚嫩。彭蕾告訴大家,公司不再供應晚餐,兩月一次的活動經費取消,但HR培訓預算比上一年增加九倍。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包括部分創始人,但彭蕾相信馬雲的決定。

與馬雲相處多年,彭蕾總結出一套CPO與CEO搭班策略,

一條是要形成跟CEO同等對話的能力、勇氣和分量,敢於拍桌子;另一條是CEO要與CPO“雌雄同體”,要先進去成為他的一部分,然後再抽離出來,形成企業一套組織能力體系。

很多時候彭蕾還是無法理解馬雲。2017年,她在湖畔大學授課時承認,“坦率來講,他(馬雲)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我們最後有些可以消化,但是還有一部分經過他三次五次的堅持我不一定完全認同,但我也還是會去做,而且會不折不扣的去做。”

擔任支付寶CEO以後,彭蕾覺得自己“第一次進入了所謂男性佔據主導地位的世界。”她以自己的女性視角,找到了與男性佔大多數的金融世界的相處方式。

一是“愛做夢”,她到支付寶給自己的第一個心裡指導是支付寶一定要有夢想,日後很多商業決定、產品細節都是在夢想指導下完成的。二是“不講道理”。彭蕾發現,手下團隊男性居多,她講一些期待或想法時,團隊總會當面論證為什麼不可能,邏輯嚴絲合縫,她無力辯駁。這時,她就會說,“我知道了,就這麼定吧”,直接拍板。

三是“小心眼”,其實就是偏執和堅持。

如今,彭蕾主要聚焦阿里國際化,還包括公益、女性與兒童。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三天,彭蕾就赴陝西寧陝縣參加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會項目。彭蕾說,對她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Be Yourself(做自己),她沒有什麼好失去的,因為自己本來也不懂。

馬雲的話則顯得意味深長,“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閒庭信步,這是人才隊伍上最大的成功。”明年9月,他也將不再擔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這或許意味著,屆時阿里創始團隊將集體淡出核心管理層。

交出去的是權力,也是未知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